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越双边贸易额占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994-2003 年)
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赖程度逐年提高。 如表 2 所示。
3.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额占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持续上升过程中表现出相同方向和相同趋
势的特征, 同时表现出同周期波动的特征
1994-1999 年为小幅度波动逐渐上升阶段。 两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与两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保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料来源: ①进出口贸易额来自 1995-2004 年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 ②当 年 价 格 计 算 的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来 自 联 合 国 统 计 部 门 网 站 (http:// /unsd/snaama/selectionbasicFast.asp, 2008 年 8 月 30 日访问); ③其他数据为作者计算。
的影响和制约, 特别是两国与美国、 欧洲、 日本和东盟其他成员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总 值 的 比 重 从 1994 年 的
3.2729% 增 加 到 2003 年 的
11.8820% , 增 长 了 约 3.63 倍 。
1994-2003 年间, 中国与越南之 间的双边贸易额占两国国内生
图1 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 两国



中国和越南作为东亚地区成长最快的两个重要的转型经济体系, 彼此之间的双边经济关系也一致 为学术界所广泛关注, 学者们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文献。 一些学者关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 作、 中越经贸合作特别是与中国西部地区和边境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 (毕世鸿, 2006; 朱振 明, 2003; 李益敏、 陈社明, 2002; 胡文富、 毛征友、 车辚, 2003) ②。 但现有文献最大的不足在于 忽略了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则更少。 本文利用相 关统计数据, 从实证角度对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问 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进一步提高, 对对方国
家的产品需求受到国民
收入水平、 消费和投资
能力的限制; 三是规范
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规
则体系和制度安排有待
进一步完善, 在某些领


域可能产生贸易保护主 义; 四是两国关系中的
图 3 中越贸易中中国贸易顺差变化图 (1994-2004 年)
边界问题和某些历史问题都会对双边经贸关系产生影响; 五是两国经贸关系还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表 2 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额占彼此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 亿美元、 %)






!
"!#"$%#
&#$’
"$%#’&
($( ’#
%$#)#
"
)((#$’
#()$%&
($"#
($"(%
"$()!#
&
’&!$ #
简言之, 随着中国与越南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两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和两国经济的持
续发展, 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 随着双边贸易规则体系和机制
的不断完善, 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关系会不断深化并日益稳定, 为两国之间的双边与多边跨国区域经济
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关系的不平衡性与波动性
现出较强的波动性, 最低的 1998 年为-13.2241%, 最高的达 102.4718%。 中国与越南之间进出口贸易
关系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较大, 如图 2 所示。
笔者认为以下 5 个
因素制约着双边经贸关
系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
两国出口商品具有相似
性, 纺织品、 服装等轻 工业产品以及其他劳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两国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特别是两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转型过程的不断推进, 两国之间进出口贸易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基础都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双
边与多边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贸易条件。 1999-2003 年为快速稳定增长阶段。 如
图 1 所示。
关键词: 中国; 越南; 双边贸易
一、 引言
越南作为中国南部的重要邻国和东南亚联盟的重要成员, 是中国进入东盟市场的重要的陆路通 道。 越南选择了与中国相类似的经济转型模式与发展战略, 中越双边经贸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 发展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和越南两国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 速度较快的转型经济体系, 面临着相同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①。 两国发展双边经贸关系和 开展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 中越两国陆地边界相联, 有多条公路和铁路相互连 接, 为商品跨国流动和生产要素跨国配置提供了良好而便利的联系通道。 两国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历 史文化联系, 具有开展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文化基础。 两国均处于由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 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发展时期, 在经济转型模式选择、 经济转型战略和相关政策的 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 相互协助、 相互合作。 当然, 两国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存在着竞争关系, 在吸引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 争。 但总体而言, 两国之间产品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越南也具有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对外投 资目的地的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越南是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成员, 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 间开展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联系纽带, 越南也是东盟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的陆路通道。 中国 与越南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共同面对, 并找到妥善的解决之策。
二、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相互依赖性
中国和越南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反应在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关系。 中国与越南发生边界冲突和 战争以前, 中国是越南的主要援助国之一, 双边经贸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国对越南的无偿经济援助。 两 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后, 随着两国友好谐邻关系的逐渐稳定和发展, 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相互依赖程度 不断提高。
- 71 -
东亚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年第 7 期
表 1 1994-2004 年间中越双边贸易数据比较 (1994-2004 年)
(单位: 亿美元、 %)











!
"
" !#$ "%!!

!"
密集型产品, 在两国出
图 2 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增长变化图 (1994-2004 年)
- 73 -
东亚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年第 7 期
口商品中都占有较大比
重, 在国际市场上都具
有一定的竞争性; 二是
都属于转型期的发展中

国家, 市场化程度有待
1.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贸易额持续增加 自 1991 年中国与越南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 双边贸易关系发展迅速, 目前, 中国已经是越南最 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商品来源地③。 1994-2004 年的 10 年间, 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 从 1994 年的 5.3286 亿美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67.4202 亿美元, 增长了约 12.65 倍, 中国对越南的出口 从 1994 年的 3.4154 亿美元增长到 42.6003 亿美元, 增长了约 12.47 倍, 中国从越南的进口从 1994 年 的 1.9132 亿美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24.8199 倍, 增长了约 12.97 倍, 如表 1 所示。 2.随着双边贸易的增长, 中国和越南彼此之间的贸易依赖度不断提高, 为两国跨国区域经济合作 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 72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年第 7 期
东亚经济合作



1994-2003 年间, 中越之间
的进出口贸易额占中国国内生
产 总 值 的 比 重 从 1994 年 的
0.098% 增 加 到 2003 年 的
0.3275%, 增加了约 3.34 倍, 中
越进出口贸易额占越南国内生产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