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


霍尔锚
通常锚泊时抓力系数 4
斯贝克锚 4~6
波尔锚 7~11
AC-14型 7~11
链的抓力系数 砂底-0.75 泥底-0.6
T0
四、锚与锚泊
y
s
l
单锚泊出链长度
(1)悬垂链长S;
S
Y (Y 2T0 ) Wc
(2)卧底链长L;
L T0 a wa cWc
(3)出链长度Lc为
T0 a wa cWc
C(min) 1 2 3 4 5 6 7
排水量(t) ~36000 ~45000 ~55000 ~66000 ~78000 ~91000 ~105000
C(min) 8 9 10 11 12 13 14
排水量(t) ~120000 ~136000 ~152000 ~171000 ~190000 ~210000 ~
(3)回转产生横倾及减速 横倾:回转过程中船舶会出现横倾现象,
其规律是:先内倾,后外倾。
减速:回转时船速将大幅下降,旋回中 船速下降与相对旋回初径DT/L密切相关, DT/L越小,旋回性能越好,降速越明显。 实船和船模试验结果表明,当DT/L=3时 可降速40%-50%
一、船舶操纵性能
(4)影响回转圈大小的因素 方形系数Cb:船型肥大Cb大,旋回性好。 吃水:吃水大旋回性差 吃水差:增加尾倾,旋回性变差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确定富余水深的实例
欧洲引水协会(EMPA),对进出阿母斯特丹等港口的 船舶,建议采用如下的富余水深。
水域 外海航道 港内航道
港内
大型船 吃水的20% 吃水的15% 吃水的10%
VLCC 吃水的15% 吃水的10% 吃水的5%
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对吃水15M以上的船舶及 DW15万吨的以上的船舶过境时,规定了至少保持3。 5M富余水深。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岸吸与岸推正好形成一个力偶,结果使船 首转向航道中央,而船尾迅速向岸边吸 拢。
越靠近岸边,水深越浅,航道越狭窄,航 速越快,船体越肥胖的船型,岸吸与岸 推形象越明显。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5.船间的相互作用
两船平行接近时引起的 现象
波荡:处于他船行波不 同位置而受到向前加速 和向后减速的作用
C(min) 15 16 17 18 19 20
一、船舶操纵性能
倒车冲程 万吨级船舶 6~8L 5万吨级油轮 8~11L 10万吨级油轮 10~13L 15~20万吨油轮 13~16L
4.舵力与转船力矩 (1)舵力及其影响因素
舵的水动力在垂直于舵叶剖面中心线的法向分力称为舵力。 影响舵力的主要因素:舵叶面积、船速和舵角。 舵叶面积、船速和舵角越大,舵力越大,船舶的操纵性越好。 舵力的大小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追越中两船的相互作用
B
B
B
A 位1 B
A 位2
B
A 位4
A 位3
A 位5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两船间相互作用的回转力矩达最大值时,比满 舵旋回35度回转力矩大得多。因此在浅窄航道 追越中,为减轻、避免船间的相互作用,应注 意增大两船的横距、降低船速以确保安全。 距离的选择
一、船舶操纵性能 纵距
(5)不同类型船 舶的旋回性能
满载大型油轮
瘦削型船
集装箱
浅吃水、空载船
横距
船舶变速对旋回圈的 影响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1.风 船舶操纵中受风的影响 使船的航速增加或减少 与重心形成的风压力矩使船发生偏转 风压倾倒力矩使船舶倾斜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2)转船力矩 舵力对船舶重心G之矩称为转船力矩。
(3)舵角极限 钢质海船机械舵角的极限是35°
一、船舶操纵性能
5.船舶回转圈及其几何要素 (1)回转圈
在转舵后,船舶重心的运动轨 迹曲线称为回转圈。 (2)回转圈几何要素 偏距Kk 进距Ad 横距Tr 旋回初径DT 回转直径D 相对回转直径D/L
一、船舶操纵性能
日本濑户内海主要港口规定富余水深为10%d+50CM。
三、港作拖轮及其运用
1.港作拖轮的种类及其特性 种类 1 ) 可 变 螺 距 推 进 器 (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
三、港作拖轮及其运用
1.港作拖轮的种类及其特性 种类 2 ) 平 旋 推 进 器 (VOITCH-
风力 风力可由下式表示:
Fa 9.8 aCava 2 Aa c os2 Ba sin 2
2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风力矩 风压与力臂的乘积。 风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在风力矩的作用下船将发生偏转。 在风压的作用下,船将向下风漂移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2.流 水动力及其转船力矩 水动力由下式表示:
Fw 9.8 w Cw vw2 L d
2
转船力矩:水动力与力臂的乘积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流对船速和舵效的影响 船速:航速与流速的矢量之和 舵效:可以等效认为顶流时舵效较顺流
时为好 旋回:顺流旋回,其最大纵距、旋回直
四、锚与锚泊
2.锚抓力与出链长度
根据试验,当底质为泥沙时,锚的抓力于 链长、水深的关系如下表
出链长度/水深
1.5
2.0
2.5
3.0
3.5
抓力/锚在空气中的重量 0.66
1.01
1.39Biblioteka 1.742.09四、锚与锚泊
单锚泊抓力 单锚泊时的锚抓力可用下式表达: P=Pa+Pc=λwa+λwcl
锚的种类
浅水效应。此时可发现船首水花声减小,船尾 出现明显的追迹浪,车叶打出泥浆水,以及船 体振动等。当H/d<1.5时,这种增加倍率将急 剧增大。 将出现船体下沉,纵倾增大,阻力增加,螺旋桨 负荷增加,推进效率下降,因而使船速下降。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浅水对操纵性与旋回性的影响 舵力下降 旋回性下降 航向稳定性提高 冲程减小
SCHNEIDER PROPELLER)
三、港作拖轮及其运用
1.港作拖轮的种类及其特性 种类 3)Z型传动推进器
三、港作拖轮及其运用
1.港作拖轮的种类及其特性 种类 4)固定螺距推进器(FIXED PITCH PROPELLER)
三、港作拖轮及其运用
港作拖轮的特性 1)VSP型的拖力要比CPP型稍差,但机动性能良
P

1 2
w

C
yw

Lw

d

(u
y

vc
)2

1 2
a

Cya

Ba

va2
船舶横向水阻力
横向风压阻力
三、港作拖轮及其运用
所需拖轮马力的简易估算方法: 总的拖轮马力=船舶载重吨X10%
四、锚与锚泊
1.锚的用途 锚泊 港内用锚助操 1).抑制船速 2).控制船身横向移动 3).协助调头 4).稳住船首 应急操纵上的使用 1).避免碰撞、触礁、上滩 2).保证狭水道航行安全时使用 3).海上漂滞使用 4).系泊时缓和船体受外力的摇动 5).搁浅后固定船体以及协助脱浅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
主讲:苏维顺 厦门海事局
一、船舶操纵性能
1.推进系统介绍 推进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主机 调速器 换向装置 传动轴 螺旋桨 螺旋桨种类: 定距桨FPP 可变螺距桨CPP
一、船舶操纵性能
定距桨与可变螺距螺旋桨对比
项目 结构 换向 倒车推力 装配船型
好,横向牵引力可达到直向的45%左右,可正横向 方向进车。 2)CPP型前进推力很大,但后退拉力和运动性能 稍差。另外,CPP型拖轮的拖力受波浪的影响 很大,有时可降至一半;而VSP和Z型拖轮因 耐波性能好,故波浪对其拖力影响甚微。 3)Z型采用的是360度旋转式螺旋桨,牵引力很 大且操纵性能也佳,可向任意方向提供强有力 的推力。
+
Y (Y 2T0 ) Wc
四、锚与锚泊
经验公式: (1)当风速为20M/S时,出链长度为:
Lc 3H 90m
(2)当风速为30M/S时,出链长度为:
Lc 4H 145 m
四、锚与锚泊
3.港内锚地锚泊所需水 域
单锚泊旋回半径R=船 长L+实际出链长度 Lc
船间最小安全距离 D=L2+2LC2
定距桨FPP 简单 慢 较进车差别大 大、中、小型
可变螺距CPP 复杂 快 与进车差别不大 中、小型船
一、船舶操纵性能
2.船舶操纵性 (1)船舶操纵性
船舶能保持或改变航向、航速和位置的性能称为船舶操纵性。 操纵性包括航向稳定性、回转性、转首性等。 (2)航向稳定性 保持原来航向的能力,称为航向稳定性。 (3)回转性和转首性 回转性是指船舶经操舵后,船舶改变原航向作圆弧运动的性能。
转头:当船首向与他船 散波方向存在夹角时, 受波峰波谷不同方向的 作用力,其结果产生了 使船转头的力矩
波峰
增 速
减 速
波峰
波峰 波峰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吸引与排斥:前进中的船舶,首尾处于 水位升高,压力增高从而给靠近的他船
水位升高 以排斥作用;而船中部分水位下降,压 力降低,则给靠近的船舶以吸引作用。
三、港作拖轮及其运用
2.运用拖力的方式及带缆
吊拖(LEADING
L
AHEAD):
一般情况下应使拖缆的
2L
俯角小于15度,即拖缆
长度应大于被拖船拖缆
出口至水面高度的4倍,
不小于45M。实际上一
般取拖缆长度为拖轮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