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理论导引

文学理论导引

文学理论C+夕
名词解释:
1,文学:
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通过语言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1,文学艺术真实构成的三个要素?
①,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②,创作问题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
③,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2,为什么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似乎更适宜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的心理世界?
一方面:文学可以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形象符号传达情意,便那些难以言说或不可言说的情绪、感受获得一种具象化的表现;
另一方面:文学有可以直接利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个特点,展示思维活动特别是理性思维活动的过程,传达那些只能用语言才能确切表达的思想认识;
第三: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是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

3,体现在创作过程和作品中的创作个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上的个性化;
②,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品意蕴的提炼上的个性化;
③,创作个性还体现在作家的艺术表现中,艺术表现的各种形式,如用何种体裁样式,修辞造句等都可以见出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来。

4,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情感推动、引导着想象的展开;
②,情感影响对生活材料的感受和理解;
③,情感还会对作家理解人生、判断价值形式有深刻的影响。

5,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的制约体现在?
其一,是作家创作的文学文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实现其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
其二,是文学接受具有推动文学创作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接受的阅读需要为创作提供动机。

6,文学世界朱文学符号这种物质媒介固定下来的,其感性形式不能直接呈现给读者,只能靠文字符号提示和指引读者进行联想,让形象在读者的头脑中再现出来。

这就是文学接受具有这样三个特点:
首先,文学接受是间接性的;
其次,文学接受是主观性的;
最后,文学接受存在着差异性。

论述:
1,“自然”对浪漫主义文论创作的影响?
在浪漫主义文论中,“自然”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字眼,它被浪漫主义文论赋予了多重含义:把自然视为人的本性是浪漫主义文论所说的“自然”的第一种含义。

浪漫主义文论通过这种意义的自然的强调,要求文学表现真实的情感,把诗的抒情视为人对自身热情和生命力的释放。

浪漫主义文论所说的“自然”的另一个含义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

韦勒克指出,“许多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有着一些个人之间的差别。

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浪漫主义文学一方面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题材。

如拜伦、雪莱、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

另一方面又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表现了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望。

同时,在这种自然观中,浪漫主义文学还表现了一种神秘感,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然题材中常常出现神话甚至宗教的意象,正如韦勒克所说,“在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想象观和象征观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和相互的蕴涵的关系……”这说明浪漫主义对想象,自然和诗歌艺术的理论阐释是相互关联的。

2,从形象的“符号化”谈谈对文学传统的颠覆
现代主义文学在表现形态上的隐喻性,带来了其文学形象的“符号化”特点。

所谓的形象的符号化也可以理解为形象的象征性,传统文学作品都追求形象的生动性、具体性。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形象,更追求与现实生活形象相近的真实感。

而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形象,一般来说都有符号特点,都有某种象征意味和一定的抽象性,现代主义文学形象的符号化说明,这种形态的形象并不是某个现实形象的直接摹写,而是一种具有指代特点的符号,其隐喻、象征着形象之外的某种观念或意义。

如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主人公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只甲虫其实是现代人的象征,其隐喻现代人为物质利益所驱使,人类的生活与甲虫的生活的生活没有本质的区别。

作者正是通过这只方式,提醒读者注意到形象的符号性,并以此使读者与追寻和思考其中隐含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