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转债下修策略

可转债下修策略

可转债下修策略
先来一个灵魂拷问:一只可转债价格100元/溢价率30%,另外一只可转债价格130/溢价率为0,如果非要二选一的话,你会买哪一只呢?
答案肯定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我应该会选价格100元/溢价率30%的那一只。

因为价格130/溢价率0的可转债在我看来已经等同于股票了,可转债下有保底的优势几乎没有体现出来。

那么单低指的就是低价格/高税后收益率,而不考虑可转债溢价率。

不得不说,当前可转债的市场热情真的是火热,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2020年3月8日),我去看了一下数据,当前市面上价格低于100元/或者税后收益率大于3%的可转债只有1只:亚药转债(128062)。

那么ToP不得不再一次放宽标准,捏着鼻子筛选出,价格低于105元/或者税后收益大于1.5%的可转债,如下图。

(低价格)
(高税后收益率)
可以看到,大部分低价可转债溢价都不低。

筛选出低价可转债只是第一步。

关键的第二步则是博下调转股价。

一般公司下调转股价是随机事件,很难预测。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指标判断出哪些可转债中短期下调转股价的可能性较大(相对于其他可转债)
1,短剩余年限/回售期限
剩余年限比较好理解。

绝大部分可转债最终的归宿都是强赎,剩余年限越短,留给公司强赎的时间窗口就越小,公司强赎的意愿就越强。

而想触发强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下调转股价。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有部分公司的可转债规定,下调后的转股价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

举个栗子,有一只可转债的转股价为5元,他的每股净资产也是5元,快要到期了,溢价率还很高。

这时候公司非常想下调转股价拉低溢价率,随后拉升股价促成强赎。

但是很可惜,他的发行说明书上规定下调后的转股价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所以就算他再怎么想,也无法下调转股价,所以可能只能眼睁睁等着到期赎回。

而一只可转债回售期限近在眼前,但是当前可转债价格还低于回售价,那么公司就很可能在回售日之前下调转股价,以确保回售不会发生。

具体的例子我在从零开始学习可转债知识(七)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2,有过下调转股价到底的“前科”
试想一只可转债到期时间还很长,但是他却突然宣布下调转股价,而且最终还一调到底。

这就是很明显的告诉大家:我就是不想还钱了,而且不想还钱的心情还很急迫哦。

作为转债持有人,我对于这种没有节操的公司只想说三个字:干得好!第一次下调转股价到底,但是没有强赎成功的公司,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再次下调转股价的可能性也比其他公司高。

我参与过的一只可转债,蓝标转债,就曾经3次下调转股价,最终如愿强赎。

顺便说一下,可转债下调转股价后强赎,其实对正股的股东权益是有害的,因为强赎之前可转债都会以较低的转股价转换为股票,相当于低价增发股票。

而我们上面所说的有些公司规定转股价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就是为了防止破净增发股票。

结语:单低博下调转股价策略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单低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性以及一个不错的债券收益率,而博下调转股价则是筛选出中短期下调转股价可能性比较高的可转债,是在防守之余做的进攻。

这个策略更加偏向于防守性,因为哪怕最后转债小概率没有强赎,也能取得不错的税后收益率(低价标准严格的情况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