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ppt课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ppt课件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和延展农村土地承包 权
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探索集体土地资本 化市场化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尤其是建设用地使用 权流转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 化,吸引资本进入广大农村
二、土地流转问题
1. 土地流转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是农民自觉流转意识不强。 二是农民大局观念和法制意识不强。 三是基层干部工作热情不高。
(二)土地使用权商品化
1 . 土地使用权商品化的依据。
在农村集体经济范围内, 土地不能被当作商品出卖, 土地 所有权不是商品, 然而土地所有权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一样, 要求在经济上得到实现。
2 . 土地使用权商品化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巩固农村集体经济, 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经济职能。
其次, 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再其次, 有利于打破农户家庭企业“ 小而全” 生产体系,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最后, 有利于消除土地经营的短期行为, 提高土地生产率。
3 . 土地使用权商品化的途径和办法
分清两种地租形式
社会主义地租也应采取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两种形式
新中国建立后,县境实行了“土地改革”,“耕 者有其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土地是农村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作 为一个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传统农业大县, 枞阳县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同时,对土地 这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行流转重组,使农业规 模成为新的“淘金”方式。
枞阳实有耕地面积近80万亩。全县农业人口高达 86.2万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业产业化一直 面临难以突破的局面。与此同时,近年来,因为 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全县有24万多人外出务工, 部分田地出现无人耕种的现象。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及 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简介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 岸。总面积1808平方千米。总人口97万人 (2007年末)。枞阳为农业大县。1949年,全 县可耕地有59.46万亩。50年代起,县境大规模 围湖造田,1967年可耕地已增到93万亩。后因退 田还湖、停垦还林以及建设用地,至1989年末, 可耕地减至64.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74亩。
市场机制发育水平
从要素市场来看,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关要素市场主要 是土地市场。
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一) 土地所有制多元化
关于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三种主 张:
1 . 关于土地国有化
2 . 关于土地私有化
3 . 建立集体所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的土地所有制结构
2. 土地使用权属不充分,无法实现 有效的土地流转
2002年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的统计,以各种形式流 动使用权的耕地约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 ~6%, 且多数发生在沿海发达省市,内地流转的耕地仅 占承包地的1% ~2%,可见我国农地使用权的流 转发展依然十分缓慢。农地流转缺乏流转主体且 农地使用权不具有物权性是现阶段农地使用权流 转不充分的重要原因。
2.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一是流转程序不规范。 二是流转协议订立不规范。 三是土地流转价格存在不合理现象。
3.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一是土地流转无章可循。 二是土地流转信息不畅。 三是土地流转管理不规范。 四是土地流转扶持措施尚未出台。
4. 土地承包流转政策不配套。
同时,和许多地方一样, 虽然国家持续对种粮农 民发放各种补贴,并推 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当 地农民种粮积极性并不 太高,传统的双季稻种 植被大规模的单季稻替 代。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
1. 农户对土地的预期不足
对预期净收益的顾虑不能形成有效的农业投入和积累机 制,影响土地产出效益。继续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 农民在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等方面享有更多的权利,但 就目前国情来看,农民从未真正享有土地处分权。促使农 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 权特别是要将处分权赋予农户,实际上就是承认农民拥有 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权。
区别两种土地对象
A . 对处于自然状态即未被开垦的土地征收地租, 这部分 地租实际上是土地价格
B 对已被开垦的土地租金的征收. 参照有关办法执行
确定两个数量界限
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发展趋 势
集体土地制度长期不变 农村土地集中不可避免,农村土地集约化
经营制度与自耕农制度并存 突显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和财产性 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逐步弱化 农村土地物权享有主体与使用主体分离,
一是土地流转工作难度大。 二是抛荒地难处理。
如何正确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转中的各项关系
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农业企业组织逐渐兴起 农村土地调整,监管制度逐步形成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中国家、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关系
三、影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因素
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整合功能。
社会传统观念
影响土地制度改革的传统观念主要有家庭观念,均平思想, 保守意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