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题10-1 简答题(1)带传动的带速v 为什么规定在5~25 m/s 范围内?答:因为P = F e v /1000 kW ,故当功率P 确定,v 过小时,则力F e 过大使带的根数过多,故v 不宜小于5m/s 。
而v 过大时,由于离心力过大,带与轮间正压力减小,摩擦力严重下降,带传动能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 li m 减小,容易使得F e ≥ F e li m 产生打滑,且此时抖动严重,故v 不宜大于25m/s 。
(2)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最大中心距、最大传动比、最小带轮直径?答:中心距过大,将引起严重抖动。
在中心距一定条件下,传动比大,小带轮包角过小。
带轮直径过小弯曲应力则过大。
故应对三个参数加以限制。
(3)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什么?设计中应如何选择?答: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链轮齿数、链节距和链轮转速。
设计中采用较多的小链轮齿数,较小的链节距,并限制链轮转速不要过高,对降低动载荷都是有利的。
(4)链传动的传动比写成121221d d z z n n i ===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
因z p d ︒=180sin /,故1212d d z z ≠。
题10-2 单根V 带传动的初拉力F 0=354N ,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160mm ,主动轮转速 n 1=1500r/min ,主动带轮上的包角α1=150°,带与带轮上的摩擦系数为f =0.485。
试求:(1)V 带紧边、松边的拉力F 1和F 2;(忽略带的离心拉力的影响)(2)V 带传动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F e 及最大功率P 0 。
解答:1.求V 带紧边、松边的拉力F 1和F 2()()559371827182N708N 3542261824850180150485021021...e F F F F F ...fa =====⨯==+⨯π⨯︒︒⨯解得: F 1=552.703N , F 2=155.297N2.求V 带传动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F e li m 及最大功率P 0(1) 最大有效拉力:N 406397N 15593155933542112110...e e F F f f lim e =+-⨯⨯=+-=αα(2) 带 速:m/s 5712m/s 100060150016010006011.n d v =⨯⨯⨯π=⨯π=(3) 最大功率: kW 994kW 1000561240639710000...v F P lim e =⨯==题10-3 一带传动的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1=100mm ,d 2=400mm ,小带轮转速n 1=1460r/min ,滑动率ε=0.02,传递功率P=10 kW 。
求:带速V 、有效拉力F e 、大带轮实际转速n 2 。
解答:1.带 速: m/s 67m/s 100060146010010006011.n d v =⨯⨯⨯π=⨯π=;2.有效拉力: N 1316N 671010001000=⨯==.v P F e ;3.大带轮实际转速:()()r/mim358r/min400146010002.0112112=⨯-=-=dndnε。
题 10-4测得一普通V带传动的数据如下:n1=1460r/min,中心距a=400mm,小带轮直径d1=140mm,大带轮直径d2=400mm,B型带共3根,传动水平布置,张紧力按标准规定,采用电动机传动,一班制工作,工作平稳,试求:该V带传动允许传递的最大功率。
解答:查教材表13-3得单根B型带所能传递的功率P0=2.83kW;传动比86214040012.ddi===,查教材表13-4并用插入计算得功率增量△P0=0.47kW;小轮包角1211403.57180≈⨯--=αadd,查表13-5得包角系数Kα=0.89;V带计算长度()()mm1634mm4221221≈-+++≈addddzaLcπ取基准长度1600mm,由表13-2得带长修正系数K L=0.92;则V带传动允许传递的最大功率:P=Z(P0+△P0)KαK L=8.11 kW。
题 10-5设计一用电动机驱动破碎机的普通V带传动。
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5.5 kw,转速n1=960 r/mim,带传动传动比i=2,两班制工作,要求轴间中心距a<600 mm。
解答:1.选择V带的型号(1)求计算功率P C: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破碎机及两班制工作的已知条件,查教材表13-6取工况系数K A=1.4。
则:P c=K A P=1.4×5.5 kW =7.7 kW,(2) 查图13-15(普通V 带选型图),根据P c 及n 1选择A 型带。
2.设计参数选择及主要几何尺寸计算(1)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 1、d 2① 选择小带轮基准直径d 1: 教材表13-7中最小基准直径及带轮基准系列,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d 1=125mm 。
② 验算带速:m/s 28610006011.n d v =⨯π=,符合5-25m/s 要求。
③ 确定大带轮基准直径:d 2 = id 1 = 2×125 mm = 250 mm 。
(2)确定基准带长L d① 初选中心距a 0:根据 0.7 (d 1+d 2)<a 0<2(d 1+d 2)及设计要求初选。
0.7 (d 1+d 2) = 262.5 mm ,2(d 1+d 2)=750 mm ,设计要求轴间中心距a <600 mm ,初选a 0 = 500 mm 。
② 初算带长:()()()()m m 1597m m 5004125250250125250024222122100≈⨯-+++⨯=-+++≈ππa d d d d z a L c ③ 确定基准带长L d :由基准带长系列选取L d = 1600 mm 。
(3)计算实际中心距a :mm 5501mm 21597160050020.L L a a c d =-+=-+=取a =502 mm 。
(4)验算小轮包角1α:()适用︒≥︒=︒⨯--︒=︒⨯--︒=α1207165357502125250180357180121...a d d 。
3.确定V 带根数Z单根A 带、n 1=960 r/mim 及d 1=125 mm ,查教材表13-3得基本额定功率P 0=1.4kW ; A 带、n1=960 r/mim 、i=2,查教材表13-4用插入法计算得功率增量△P 0=0.12kW ; 查教材表13-2得 带长修正系数: K L =0.99;查表13-5得包角系数K α=0.965则带根数:()()3599096501204177......K k p p P Z L o o c =⨯⨯+=∆+=α,取Z =6,未超过A 型V 带传动推荐的Z max =6,故该设计可用。
4.计算初拉力F 0及压轴力F Q查教材表13-1得A 型带q =0.1kg/mN 5166N 2861096509650522866775005250022........qv K K .zv P z F co ≈⨯+⎪⎭⎫ ⎝⎛-⨯⨯⨯=+⎪⎭⎫ ⎝⎛-=ααN 1982N 251666222716510≈⨯⨯⨯=α=︒.Q sin .sin ZF F 。
5.带轮结构和尺寸(略)题 10-6 某带传动装置主动轴扭矩为T 1,两轮直径d 1、d 2各为100mm 与150mm ,运转中发生了严重打滑现象,后带轮直径改为d 1=150mm ,d 2=225mm ,带长相应增加,传动正常,试问其原因何在?解题分析:因为,带传动正常工作的条件是:需要传递的有效拉力F e ≤⎪⎪⎭⎫ ⎝⎛+-=αα112110f f lime e e F F 。
而带传动需要传递的有效拉力112000d T F e =,当小轮直径由d 1=100 mm 变为150mm ,扩大了1.5倍,则有效拉力F 下降1.5倍。
而在初拉力F 0、带和带轮材料不变时,带传动能传递的极限拉力F elim 却变化不太大,故可使得F ≤F flim ,避免了打滑。
题10-7 一链号为16A 的滚子链传动,主动轮齿数z 1=17,链轮转速n 1=730r/min ,中心距a=600mm 。
求平均链速v ,瞬时链速的最大值v max 和最小值v min 。
解答:1.平均链速v :链号为16A 时,链节距p=25.4mm 。
s m 255m/s 1000607304251710006011..pn z v =⨯⨯⨯=⨯=2.瞬时链速v max 、v min 。
βω=cos d v 112,其中: mm 23.138mm 17180sin /4.25180sin /1=︒=︒=z p ds rad 4476rad 60730260211.n =⨯π⨯=π=ω当β=0时,有:m 28.5m 44.761000223.138cos 211max =⨯⨯==βωd v 当︒±=︒±=59.101801z β时有:()s m 19.5s m 59.10cos 44.761000223.138cos 211min =︒±⨯⨯⨯==βωd v题10-8 某单排滚子链传动,已知主动轮转速n 1=800r/min ,齿数z 1=19,z 2=90,中心距a ≈900mm ,该链的极限拉伸载荷Q=55600N 。
若工作情况系数K A =1.2,求该传动能传递的功率。
解答:实际能传递功率Ap lz K KKKPP0≤查得Q=55600N时,链号为16A,其节距p=25.4mm;又由n1=800r/min,可查得额定功率P0=30kW。
由z1=19,可查得K z=1;因单排,故K p=1。
链长47.138)2(2212221=π-+++=aPzzPazzL P,取L P=138节,查得K l =1.09。
故能传递动率kW25.27kW2.1109.11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