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抓住“欧风美雨”、“国人自省、自强” 解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
“变”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把西方先 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影响)传入中国。
宜宾“一诊” 分值分析
中国古代史—18分+15分(改革) 中国近代史—43分 世界古代史—4分 世界近代史—20分+15分(人物评说)
1840——1949中国近代史
五四

爱国运动Biblioteka 中 国19世纪40 —60年代
1919
19世纪60
19世纪末
—90年代 1894—1895 —20世纪初 1915—1923
⑴关键词:技术发展、政治变革、思维观念
参考 1、国人对先进生活方式的追求,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2、东西方之间的落差,引发近代中国对专制的反思和对西方民主的探究; 3、伴随西学东渐的深入,促使近代国人思维从封闭保守走向积极开放。
⑵关键词:革命斗争、救亡图存
参考 1、西方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加速近代中国双半程度; 2、民族危机加剧,激发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变”的影响
材料一: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到1896 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 8400份。光绪皇帝和洋务派大臣每期必读; 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还主动投稿;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 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
材料二: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 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上半期,尤为鼎盛...达到400多个”。
⑴程度上: 土洋并存 中西合璧 ⑵领域上: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⑶地域上: 严重不平衡 沿海快内地慢 城市快农村慢 ⑷总趋势上: 既有新旧文化冲突与传承
更有东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近代化趋势明显
“变”的原因
材料: “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
的。”也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近代中国 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陈旭 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 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 会是“和风细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 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 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何时与梁相识? 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此事汝母知否? 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 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
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节录)
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社会存在怎样的家庭婚姻观?
1949
“变”的现象 “变”的原因
“变”的特点 “变”的影响
衣服衣服

通信 传媒

“变”的现象

食食 住
习俗
风尚 行
传统与改良并行 长袍与西服不悖 西风东渐异味争尝 民族区域特性明显 洋房和里弄 中西正交融 科技带动速度 地区差异巨大

习俗 陈规陋习有所改变 平等风尚逐渐浓厚
通信 电报电话出现 报刊影视广播起步 传媒
最大原因在于饮食不讲究营养。” 材料四:
牛奶关系于一国之强弱,一国之强弱
住 行 全赖子民,民强则国强,民弱则国弱。 ——《健申康报营》养上观的念牛引奶入广并告实践
ps: 近代以来,在“强国强种”的大背景下,有
关饮食安全、健康营养的大讨论在全国兴起。
视野拓展
材料: “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
机械钟表的传入和传播是明清时期中西文化 交流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尤自近代起,国人“一炷香”、“一袋烟”、 “一顿饭”来形容光阴流逝的粗略时间观逐渐转 变为“争对腰间表”、“常言某日上午几点钟” 的精准时间观。
这种时间感知方式的巨变是与近代中国社会 的深刻变革紧密相关的......
“小生活 大时代” —析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清末,婚姻自由观念开始被民众接受; 但传统保守的旧婚姻观念仍然存在。
“变”的特点
技术门类 铁路 电报 电话 电灯
西方发明 1825年 1835年 1876年 1881年
上海 1876年 1871年 1882年 1882年
重庆 1934年 1886年 1912年 1906年
——《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参考)
“变”的原因
总体来看:
首先是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政 治、经济、思想等造成了全方位的强烈 冲击,实质上体现了西方生活方式、民 主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同时也是中国人在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领域不断深省和反思,探索与学 习,追求自由、民主、富裕的结果,从 而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 观念的深刻变化。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并有所发展,城市化进程加 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3.先进中国人认识到自身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进 步人士的鼓吹与提倡。
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 化运动等促进思想解放 ,自由平等观念等深入人心。
5.政府的政策以及不同时期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如 如民国政府推行移风易俗的法令等......
材料三:1890年前后,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一名小地主,从蒋村 到宁波坐木船至少要三天两夜,从宁波到上海路途虽远十倍之多, 乘轮船只需一夜即到。深受刺激,鼓励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 读书,学习西方先进制造。
根据材料史实并结合所学,任选至少一个角度说明 近代中国小生活之“变”给大时代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变”的影响
视野拓展
中医与西医并行于世 公共卫生得到发展
视野拓展
材料一: 1904年上海租界工部局《捐照章程》规定,卖肉、野味、家禽铺摊,
店材屋 料二必:须用砖石砌造并铺食上品水安泥全,卫并生应管安理装受自到来重水视,每日冲洗。 民国时期《取缔章程十条》不得出售未盖印的猪牛肉、自死物、染病
牲畜等。
材料三: 章绳以《家事学概论》“东亚病夫之名,由来已久,迄今尚未除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