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回归的不确定度问题
2
r
c0VL d f acid f time f temp aV
-2
式中: r ---每单位面积镉溶出量 (mg﹒dm )
c 0 ---浸取液中镉含量
d ---稀释系数 V L ---浸取液体积
(mg﹒l )
-1
(l)
2
aV
----容器的表面积 (dm ) ----酸浓度的影响 ----浸泡时间的影响
3
中,溶液高度距陶瓷器皿上口 1mm;; ③ 记录 4%醋酸溶液的量,本例 VL=332ml; ④ 样品在(22±2)℃的条件下放置 24h(黑暗中) ⑤ 搅拌溶液使其均匀。取一部分溶液稀释,稀释系数为 d。 ⑥ 选用适当的波长在 AAS 上进行分析。校准直线已事先建立; 。 ⑦ 计算结果,报告在总浸取液中镉的含量(mg/dm ) 3 数学模型
ˆ ˆ) / b x0 ( y0 a s 1 1 ( x0 x ) 2 uc ( x0 ) n ˆ b p n ( x x )2
i 1 i
n为测量次数,s为标准偏差 p和u本别是什么?
1 1 ( x0 x ) 2 u c ( y0 ) s n p n ( x x )2
第 j 个响应值(观测值)
y1.m
y2.m
y3.m y
ym
y4 y2 y1
yn.m
y a b x
x1
x2
x3
xn
x
散点图(说明:由于本人在计算机上作图的能力有限,所以此 图有很多信息未表达甚至有误,请注意。 ) 用这一系列输入值与观测值, 根据最小的乘法原理可以回归出一 条最佳直线:
ˆx ˆa ˆb y
s余 ˆi )2 ( yi y s n2 n2
——残余标准偏差
ˆ) s s (b l xx
3.相关关系
ˆ 的标准偏差 —— b
lxy l xxl yy
4.显著性检验 ① 当
0.05 时, 0.01 时,
y 与 x 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
② 当 0.05 ③ 当
u (aV ) 0.012 0.012 (
0.05 2.37 2 2 ) 0.06 dm 1.96
5.3 体积测量的不确定度 5.3.1 液体灌满样品容器的体积影响 经验方法要求液体灌满样品容器至上口边沿 1mm 之内,1mm 约为
样品容器内高的 1%,本例灌满样品的液体体积为 332 升,因此样品 容器被液体灌满的体积的变化范围的半宽为±0.5%×332 升,按三角 分布考虑。
0.01 时,y 与 x 的线性相关关系显著
y 与 x 的线性相关关系特别显著
那么, 0.05 =? 0.01 =? 查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表 根据 ( 0.05或0.01) 及自由度 n-2 可查出 0.05 或 0.01 ,如 n-2=8 时, 0.05 =0.632, 0.01 =0.765 五、当利用回归方程(校准直线)求 x 的估计值时的不确定度 已知观测值 y0 ,求 x0 ( y0 是由 p 次测量得到的平均直)
f acid f time
f temp ----温度的影响
4 识别和分析不确定度来源 4.1 浸取液中镉含量 c0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并用校准溶液事先校准。
c0 A0 B0 B1
A0 ----浸取液中金属的吸光度
B0 ----校准直线的截距
B1 ----校准直线的斜率
校准直线在拟合时有不确定度,浸泡时间、溶液浓度、温度对浸取 液中镉含量 c0 均有影响。 4.2 体积 V L 浸取液体积测量,受浸泡液体高度、温度、校准、读数影响。 4.3 容器的表面积 aV 容器的表面积测量,受长度测量影响及浸泡深度影响。 4.4 稀释系数 d 本例无须稀释浸取液,故可不考虑其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画出因果图:
yi
1 m yij m j 1
2.计算变量 x、y 的平均值
1 n x xi n i 1 1 n y yi n i 1 3.计算 Lxx,
Lxy, Lyy(用各点观测值的平均值来回归的方法)
1 x ) 2 xi2 ( xi ) 2 i 1 n n 1 Lxy= ( xi x )( yi y ) xi yi xi yi i 1 n n 1 2 2 2 Lyy= ( yi y ) yi ( yi ) i 1 n ˆ ˆ 、b 4.计算 a
说明:5 个标准溶液的排序为 i=1、2、3、4、5
每个标准溶液测量 3 次的排序为 j=1、2、3 校准直线的公式为:
A j C i B1 B0
A j ----对第 i 个标准溶液的第 j 次吸光度测量值 Ci
----第 i 个标准溶液的浓度
B1 ----斜率
B0 ----截距
拟合的结果为:
-1
5.1.4 酸浓度影响 一个研究表明:酸浓度每变化 1%, f acid 约有 0.1 的变化;另一个研 究表明:当酸浓度约为 4%时,酸浓度的不确定度为 0.008%。所以:
u ( f acid ) 0.008 0.1 0.0008
5.2 面积测量的不确定度 5.2.1 长度测量的影响
值(用各观测值的平均值 标准偏差 (用 15 个观测值 回归所得)
B1
分别对回归直线求得) 0.0050 0.0029
0.2410 0.0087
B0
用 AA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测量浸泡陶瓷容器的溶液两次,得到浓度 c0 0.26 mgl ,而 标准不确定度:
u (c 0 ) s B1
1 1 (c0 c) 2 0.005486 1 1 (0.26 0.5) 2 -1 0.018 mgl P N s xx 0.241 2 15 1.2
-1
残余标准偏差为:
s
[ A
J 1
N
J
( B0 B1ci )]2 N 2
0.005486
s xx (ci c) 2 1.2
J 1
N
式中: P ---测量 c0 的总次数( P 2 )
N ---测量校准溶液的总次数 ( N mn 15
) ( m 3 ,n 5 )
注:液体灌满样品容器的程度与实际浸泡部分的表面积有关,所以这一影
响应在面积计算的不确定度中考虑,而不是在体积计算中考虑。体积测量是用量筒进行的, 并非依据液体灌满样品容器的程度。(编者自注,仅供参考)
5.3.2 温度影响 样品容器的体膨胀系数比液体的体膨胀系数要大得多, 为 2.1×10
Lxx= ( xi
n
ˆ = Lxy b Lxx
ˆx ˆ=y b a
5.得到回归函数(回归方程)
ˆx ˆa ˆb y
三、利用回归方程(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测量领域,直线回归方程 是作为校准直线来使用的)来求 x 或 y 的值。
ˆx ˆa ˆb y
在回归时,x 是输入量(标准值)y 是输出(相 应值)
VL
浸泡液高度 校准
c0
直线拟合 温度 浸泡时间 读数 长度 2 长度 2 酸浓度 浸泡温度
r
d
av
5 不确定度来源量化 5.1 浸取液中镉含量 c0 的不确定度 5.1.1 校准直线拟合的影响 其浓度分别 用(500±0.5)mgl 的镉标准溶液配制 5 个标准溶液, 为 0.1、0.3、0.5、0.7、0.9 mgl 。对每个标准溶液分别测量 3 次,
i 1 i
六 特别说明 以上计算是用观测点的平均值求回归方程以及标准偏差。在《化学 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的例 A5 中使用观测点的平均值求回归 方程,而用各观测点的值求标准偏差, 。故计算公式有所不同。此外 该《指南》的公式可能有错误,在下面的应用实例中予以指出,供参 考。 七 应用实例( 《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例 A5)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陶瓷中镉溶出量 1. 方法简述 用 4%醋酸水溶液(体积浓度)浸泡陶瓷,陶瓷中所含的有害金 属镉将会溶出,然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量溶液的吸光率。 根据吸光率来判断镉溶液浓度。 但 AAS 的吸光率与镉溶液浓度的关系 事先要用最小二乘法回归以产生校准直线。 2 程序 ① 被测样品(陶瓷器皿)在(22±2)℃的条件下保存,测量其表 面积。本例为 aV=2.37dm ; ② 将(22±2)℃的 4%醋酸溶液倒入被测样品容器(陶瓷器皿)
2
(高 1.45dm, 测量样品容器的尺寸, 计算其总的表面积为 2.37dm 宽 1.64dm) 。由于样品容器几何形状不是很规则,其尺寸测量的不确 定度约为 1mm(95%置信概率)。 5.2.2 面积计算的影响 由于样品容器几何形状不是很规则,所以面积计算也有不确定度, 本例面积计算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约为 5%(95%置信概率) 。 面积测量和计算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J ---测量校准溶液的序数 ( J 1、 2、 3 N ) , 注意:J 与 j 不同。
2、 3、 4、 5) i ----校准溶液的序数( i 1、
c
---- n 5 个校准溶液浓度的平均值
B1 ----斜率
c0 ----浸出液中镉的浓度 ci ----第 i 个校准溶液的浓度
ˆ ——y 的估计值(最佳) y ˆ ——a 的估计值(最佳) a
ˆ ——b 的估计值(最佳) b
ˆ.y ˆ )所 理论上可以证明,这条直线通过散点图的几何重心( x
ˆ i 的残差 谓最佳直线,是指 y 的各点观测值 yi 与回归后的估计值 y
平方和最小。 (散点距回归直线距离最近) 其不确定度相对 y 来说很小, 可 一般情况下输入量 xi 是标准值, 忽略。 二、各项参数计算 1.计算 y 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