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图法差异对线性回归参数和不确定度评定的影响

作图法差异对线性回归参数和不确定度评定的影响


1.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
测量范围内示值误差的数学模型以式 (1 ) 表示 :
en=Ld -Ls-LΔtd δα+Lα δt
由式 (3 )
(3 )
e=emax-emin
(1 )
式 中 :e — —— 测 量 范 围 内 的 示 值 误 差 ;emax、emin— ——
emax=Ld1-Ls1-L1Δtd1δα1+L1α1δt1
不确定度评定实例分析
长度测量指示表示值误差不确定度 评定的数学模型及评定实例
□ 徐淑兰
曾令萍 李培国
一 、 引言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 , 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 果相联系的参数 , 它不但在数值上反映测量结果的分 散性 , 而 且 在 技 术 要 求 上 要 与 测 量 结 果 相 一 致 , 二 者应具有相同单位。 测量结果通常是被测量的估计 值 、示 值 误 差 或 修 正 值 。 长 度 测 量 指 示 表 (包 括 指 针 式外径百分表、外径千分表,数显表)用于相对测 量 ,其 示 值 误 差 与 一 般 示 值 误 差 定 义 不 同 。 指 示 表 的示值误差是以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各检定点中 示值误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表示,可以称为“测 量 范 围 内 的 示 值 误 差 ”。 因 此 , 对 指 示 表 的 不 确 定 度 评定应将两 个 检 定 点 的 示 值 误 差 综 合 考 虑 ,而 不 考 虑其相关情况。 二 、 数学模型
2012. 7 China Metrology 中国计量
(4 )
87
三 、 作图方法的影响 例 1 和例 2 得到的结果有所差异 , 在对其他大量实 例分析的基础上 , 我们总结规律如下 :
1. 无论是哪种方法 , 得到的直 线 的 截 距 a 和 斜 率 b
都是相同的 , 即无论哪种作图方法对 x 和 y 之间的线性 在 此 数 据 基 础 上 ,根 据 作 图 方 法 的 不 同 ,分 别 归 类为以下 3 种方法 : 方法 I 由3组 数 据 ,每 组 数 据 分 别 进 行 线 性 回 归 ,得 到3 组 a 、b 、r 、u (a )、u (b ) 和 u (xpred) 值 , 然后再取平均值 ( 注 : 不确定度没有平均值的做法 , 这里只是为了方便对不 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 方法 II 每个点测量 3 次 , 可求得其平均值 , 最后通过平均 值做校准曲线 , 得到唯一的一组 a 、b 和 u (xpred) 等值 。 方法 III 每 个 点 测 量 3 次 ,3 次 数 据 直 接 用 于 制 作 校 准 曲 线 , 即曲线 是 由 3 ×5=15 个 点 求 得 的 , 也 得 到 唯 一 的 一 关系都没有影响 。
2. 线 性 相 关 系 数 r 受 作 图 方 法 影 响 , 线 性 相 关 性 :
方法 II> 方法 I> 方法 III , 即由平均值作出的线性最好 。
3.在构筑曲线校准点数 ( 即 n) 相同的情况下 ( 如方
法 I 和 II ), 线 性 相 关 系 数 r 越 高 , 则 得 到 的 u ( a )、 u ( b ) 和 u (xpred) 值越小 。 即线性越好 , 由线性回归引入的不确 定度越小 。
86
中国计量 China Metrology 2012.7
误差与不确定度
是不变的 , 但得到的线性相关系数 u (a )、u (b ) 和 u (xpred) 却有所不同 。 虽然平均值做线性回归的结果使得线性 系数更高 , 但是其得到的线性回归不确定度却不一定 会更小 。 根据 JJF1059-1999 《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 示 》, 当参与线性回归的点数越多时 , 有效自由度越 大 , 表明得到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信度越高 。 而且由于
n i=1 n i=1 n i=1 m j=1 m n
u(b )。
若待测样品观察值为 yobs, 重复测量 p 次 , 则由线性 回归计算得到的待测样 (xpred) 的值和不确定度可从表 1 计算得到 。 (2 )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 , 以前繁琐的线性回归参数的 计算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来进行 , 如 Excel 软件 。 通过该 软件的 LINEST 函数功能 , 不仅可以求得 a 、b 和 r 的值 , 还 可 以 计 算 得 到 sy 和 a 、b 各 自 的 不 确 定 度 。 《CITAC/
sy=
通 过 表1可 以 计 算 得 到 直 线 的 截 距a、斜 率b、线

%
n i=1
m ij ij 2 j=1
∑∑〔y -(a+bx )〕
n×m-2
(5 )
y=a+bx
(1 )
性 相 关 系 数 r 的 值 和 a 的 不 确 定 度 u (a )、b 的不确定度
其中a 和 b 分别为校准曲线的截距和斜率 。 为了提 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校准曲线取 n 个点 ( 一般 n≥3 ), 每个点重复测量 m 次 。 为了作图和计算方便 , 人们经常取 m 次测量结果 的平均值进行作图 , 从而求得线性回归相关参数 , 如 截距 a 、 斜率 b 、 线性相关系数 r 等 , 甚至包括 a 和 b 的不确 定度 ( 有些文献或软件也称为标准误差 )。 但是人们往 往没有注意到 , 测量值作图和平均值作图是两种不同 的作图方法 , 计算得到的线性参数和评定的不确定度 也是有所差别的 , 目前尚没有文献对此讨论 。 为此 , 本 文将从一个实验实例展开说明作图方法对线性回归 的影响 , 为广大仪器使用者和计量工作者提供有益的 参考 。 一 、 线性回归相关参数的获得 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 令 :
Lxx=∑∑(xij-x )2=m∑(xi-x )2
i=1Leabharlann Lyy=∑∑(yij-y )2
j=1 m
(3 )
Lxy=∑∑(yij-x )(yij-y )
j=1
(4 )
EURACHEM GUIDE :Guide to Quality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 指出 ,“ 由用来导出校准曲线的软件提供的
测量范围内各检定点中示值误差的最大值 、 最小值 。 测量范围内任一点示值误差的数学模型以 式 (2 ) 表示 :
en=(Ld-Ld αd Δtd)-(Ls-LsαsΔts) =Ld -Ls-Ld αdΔtd +LsαsΔts
(2 ) 式中 :en— —— 测量范围内任一点的示值误差 ( 相当 于 20℃ 条 件 下 );Ld— —— 指 示 表 示 值 ( 检 定 条 件 下 ); —— 标准器 ( 指示表类量具检定仪 , 以 下 简 称 “ 检 定 Ls— 仪 ”) 示值 ( 检定条件下 );αd、αs— —— 指示表和检定仪 线 膨 胀 系 数 ;Δtd、Δts— —— 指 示 表 和 检 定 仪 偏 离 20℃ 的 温 度值 ,Δtd=td-20 ,Δts=ts-20 (td、ts分别表示指示表和检定 仪的温度 )。 令 δα=αd -αs 、δt=Δtd -Δts 取 L≈Ld≈Ls、α≈αd≈αs、Δt≈Δtd≈Δts 则式 (2 ) 可写成 :
TECHNOLOGY
技术
平均值并不是实际测量的值 , 反应的是测量最佳估计 值 , 未能反应测量结果分散性对线性回归不确定度的 影响 。 所以在线性回归不确定度评定时 , 应该采用实 际测量数据作图的方法 ( 即方法 III ), 而不宜采用平均 值作图的方法 , 否则会降低不确定度评定的可信度 。 作者单位 【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 计
2012. 7 China Metrology 中国计量
85
技术
TECHNOLOGY
误差与不确定度
组 a 、b 和 u (xpred) 等值 。
信息 ” 是获得线性回归不确定度的一种方法 。 下面我们就通过该函数的功能来讨论不同的作 图方法对线性回归参数和不确定度评定的影响 。 二 、 几种不同的作图方法 以 发 表 于 《 中 国 计 量 》2010 年 第 4 期 上 的 《 石 墨 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镉检出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评 定 》( 其 中 xpred=3.0 ,p =3 )( 例 1 , 数 据 见 表 2 ) 和 发 表 于 《 电子质量 》2009 年上的 《 离子色谱法测定电子电器产 品中 溴 含 量 的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 其 中 xpred=0.3 ,p =3 )( 例
误差与不确定度
TECHNOLOGY
技术
作图法差异对线性回归参数和 不确定度评定的影响
□ 张宝珠
张国城
在仪器分析过程中 , 人们常利用两个物理量之间 的 线 性 关 系 ,通 过 建 立 线 性 回 归 校 准 曲 线 ,实 现 目 标 物理量的间接测量 。 若物理量 y 和 x 存在线性关 系 , 假 设为
4.当构筑曲线校准点数不同时(如方法II和方法III),
得到的 u (xpred) 和线性相关系数 r 没有直接关系 , 两种方 法得到的 u (a )、u (b ) 和 u (xpred) 大小没有明显规律 。 四 、 结论 实践中 , 我们习惯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代替实测 值进行线性回归 , 虽然得到的校准曲线的截距和斜率
3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如表 4、表5所示 。
表4 例 1 中 3 种方法求得的线性参数和不确定度
2,数据见表 3)的数据为例 :
表2 例 1 中镉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表5 例 2 中 3 种方法求得的线性参数和不确定度
表3
例 2 中溴浓度与响应值的关系
注 : 为了便于比较 , 不确定度有效数字多保留了几位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