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软膏剂与凝胶剂
(一)油脂性基质
包括:植物油脂、烃类、类脂类及硅酮类 优点:
①润滑,无刺激性; ②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 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有软化保护 作用; ③能与较多药物配伍,不易长菌。
缺点: • 油腻性大,不易洗除; • 吸水性差,与分泌物不易混合,不适用于 有多量渗出液的皮损; • 药物释放性差; • 往往影响皮肤的正常生理。 用途:对水不未定药物的基质,加入表面活 性剂可增加吸水性,常作乳膏剂的油相。
①单硬脂酸甘油酯: • 乳化能力较弱,W/O型辅助乳化剂。 • 常与一价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O/W型乳化 剂合用,做乳膏基质的稳定剂与增稠剂。 ②聚山梨酯与脂肪酸山梨坦 • 聚山梨酯:吐温类(Tween) O/W型乳化剂 • 脂肪酸山梨坦类(Span)W/O型乳化剂
4.聚氧乙烯醚类
①平平加-O: • O/W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可与其他乳化剂及辅助乳化剂配合使用,增 加基质稳定性。 ②乳化剂-OP •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O/W型乳化剂。 • 与其他乳化剂合用,制备O/W型基质。
油脂类
• 从动、植物中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 其混合物。 • 从动物中得到的脂肪酸油稳定性差,很少 应用。 • 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麻油、花生 油、棉籽油 • 植物油常与熔点较高的蜡类熔合或在乳膏 基质中调节基质的稠度。
(二)水溶性基质
• 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解于 水中而制成的半固体软膏基质。 • 用于湿润的或糜烂的创面,腔道黏膜或防 油保护性软膏。 • 主要为聚乙二醇(PEG):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不同所表现的性状不同。 • 固体PEG与液体PEG适当比例混合得到稠度 适宜的半固体软膏基质。
(三)乳膏基质
• 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 • 有水包油型(O/W)与油包水型(W/O) • 水相:水、甘油、丙二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 乙二醇 • 油相: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以及用 于调节稠度的凡士林、液状石蜡和植物油 • 乳化剂:皂类、十二烷基硫酸钠、多元醇的脂肪 酸酯、聚山梨酯类、壬烷基酚和聚乙二醇醚
②蜂蜡与鲸蜡 • 含有少量游离的高级脂肪醇而有弱的表面 活性作用,属W/O型辅助乳化剂 • 在O/W型乳膏基质中增加基质的稳定性与调 节稠度。
3.二甲硅油
• 简称硅油,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 二甲硅氧烷的总成。 • 化学性质稳定,疏水性强,易涂布,有较 好的润滑效果,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过敏性 • 与其他油脂性材料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 用于防止水性物质的刺激或腐蚀;用于乳 膏基质中的油相,调节基质的润滑性能。 • 对眼有刺激性,不宜用作眼膏基质。
②石蜡与液状石蜡 • 两者用于调节凡士林的稠度 • 常用作乳膏基质的油相,并调节稠度
2.类脂类
①羊毛脂 • 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与2倍量的水均匀混合, 形成W/O型乳膏基质。 • 分为:无水羊毛脂,含水羊毛脂 • 常与凡士林合用,以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 与渗透性。 • 在乳膏基质中起辅助乳化剂的作用,增加 软膏的稳定性。
一、概述
第一节 软膏剂
• 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 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 乳膏剂(creams)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与乳状 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 糊剂(pastes)系指大量的固体粉末均匀地分 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 软膏剂有药物、基质和附加剂组成。
2.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①鲸蜡醇与硬脂醇 • 鲸蜡醇又称十六醇;硬脂醇又称十八醇 • 用于O/W型乳膏基质中,起稳定与增稠的作用。 ②十二烷基硫酸钠 • 又称月桂醇硫酸钠,阴离子型O/W型乳化剂。 • 与其他W/O型辅助乳化剂(十六醇、十八醇 等)配合使用,调整HLB至容易化所需的范围。
3.多元醇酯类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①均匀、细腻,稠度适宜,易涂布于皮肤或黏 膜上; ②性质稳定,储存时应无酸败、异臭、变色、 变硬等变质现象;乳膏剂不得有油水分离及 胀气现象; ③对皮肤或黏膜应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 良反应; ④应是所含药物有狼嚎的释放性、透皮性; ⑤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软膏与乳膏应无菌。
(四)附加剂
• • • • • 保湿剂 防腐剂 增稠剂 抗氧剂 透皮促进剂
1.保湿剂
• 防治外相的水分易蒸发失散而使软膏变硬 • 甘油、丙二醇、山梨醇、透明质、酸壳聚 糖及其衍生物
2.防腐剂
• 有效防治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的制剂变质 • 羟苯乙酯、苯甲酸、山梨酸、苯扎氯铵、 溴化烷基三甲基铵、三氯叔丁醇
软膏剂特点:
• 局部作用:润滑皮肤 保护创面 局部治疗 • 全身作用:药物经透皮吸收 TT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二、基质与附加剂
基质(bases): • 软膏的赋型剂 • 药物的载体 • 对软膏剂的质量与药物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 常用的软膏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基质、水溶 性基质、乳剂型基质(W/O,O/W)。
1.肥皂类
①一价皂 • O/W型基质的乳化剂; • 应避免用于酸碱类药物制备软膏(特别忌与 含钙镁离子类药物配伍,否则形成不溶性 皂而破坏其乳化作用); • 且一价皂为阴离子型乳化剂,忌与阳离子 型乳化剂及阳离子型药物配伍。
②多价皂 • W/O型乳化剂 • 以多价皂作乳化剂的基质油相比例大而较 粘稠,新生多价皂较易形成,基质交稳定, 但耐酸性差。
1.烃类
①凡士林 • 液体烃类和固体烃类组成的半固体混合物 • 有黄、白两种,后者为漂白而成 • 保护皮肤与创面,并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促 进皮肤水和作用,是皮肤柔润,防止干裂。 • 与蜂蜡、石蜡、硬脂酸、植物油等融合,加入 适量羊毛脂、胆固醇和一些高级脂肪醇类能增 加其吸水性,可在调配基质时应用。
3.抗氧剂
• 提高软膏剂和乳膏剂的稳定性 • 水溶性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 维生素C、半胱氨酸、甲硫氨酸 • 油溶性抗氧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BHA)、二丁甲苯酚(BHT)、没食子酸 丙酯(PG)、维生素E
三、基质与附加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 • • 基质对药物亲和性的影响 基质pH的影响 基质对皮肤水和作用的影响 透皮促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