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和说话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思维离不开语言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三、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四、聋哑人的思维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六、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和说话1、什么是说话⏹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

2、语言和说话的关系⏹说话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运用语言的行为。

⏹语言离不开说话,存在于人类千千万万的、无数的说话行为之中,是从无数具体的说话行为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则。

这种规则是有限的,组成这种规则的材料也是十分有限的。

语言实际上就是一套抽象的规则。

⏹说话实际上就是对语言规则的具体运用。

3、语言、说话、说出来的话是不同的事情: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想交流所产生的结果。

语言规则支配着说话,说话则是对语言规则的具体运用,语言就存在于说话和所说的话之中。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为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彼此无法交流思想,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无法进行生产活动,社会就会因此而崩溃。

可见,语言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般的社会现象,比如说: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4、语言没有阶级性,但语言的使用有不同的风格:⏹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但是,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和风格。

不同的人群在语言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如知识分子说话时较多地带有文绉绉的书面腔,普通老百姓说“大白话”,那是使用语言的人因社会生活条件、文化素养等的差异而带来的特点,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所以人们不会因为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

⏹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语言的语音形式和语法结构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当然,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其他如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字符号、化学公式、手势表情等,但它们与语言相比,其重要性就要差得多了。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语言在文字产生以前早已存在,估计已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旗语、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无法与语言、文字的作用相比拟。

它们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伴随动作(身势表情等)也是一种交际工具,不过使用的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它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

⏹总之,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字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在上述种种交际工具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表情、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思维不同于思想,是指动脑筋、认识现实的过程。

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

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

⏹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略)⏹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语言(说话)。

儿童学会语言的过程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

三、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人类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

人类语言活动与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相联系。

控制语言活动的大脑左半球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大脑的两半球的分工是人类特有的。

四、聋哑人的思维(略)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有。

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差别的,即思维方式具有民族性,这从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差异方面可以看出来。

语言具有民族性。

不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

注意亲属称谓的不同点:⏹英语:uncle —汉语:伯父、叔父、舅父、姨父、姑父;⏹英语:aunt—汉语:伯母、叔母、舅母、姨母、姑母;⏹英语:brother—汉语:哥哥、弟弟;⏹英语:sister—汉语:姐姐、妹妹。

六、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略)自测练习一、名词解释⏹1.语言⏹2.说话⏹3.交际工具⏹4.社会现象⏹5.思维二、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____,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______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____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

⏹5(8).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____。

⏹6(9).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____,没有____。

⏹7(10).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____,说话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____。

三、判断正误⏹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4.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现象。

⏹5.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6.语言具体存在于个人的运用之中,所以是个人现象。

⏹7.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8.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9.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具有重要作用。

⏹10.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1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1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13.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14.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15.语言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言。

⏹16.语言在无阶级社会没有阶级性,在有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17.抽象的语言都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着。

⏹18.从语言和说话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19.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20.语言和思维是互相影响的,二者互相适应。

四、问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2.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o(活)",这是为什么?⏹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4.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5.用"棋、下、有、一、完、没、的、盘"这八个词组成句子,看能组合成多少句子。

⏹6.人们平时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

这是不是说,语言具有阶级性?⏹7.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8.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9.两个人在争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一个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成成句。

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10.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 1.后天环境论⏹认为儿童语言能力完全是后天获得的,是由后天的经验形成的.⏹ 2.先天决定论⏹(1)乔姆斯基为代表的“LAD理论”认为儿童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语言获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 ).⏹(2)伦内伯格为代表的“关键期理论”(“自然成熟说”)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受发音器官和大脑等神经机能制约的自然成熟过程.当和语言有关的生理机能成熟到一定的准备状态时,只要受到适当的外界条件的激活,就能使潜在的与语言相关的生理机能转变为实际的语言能力,所以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在儿童发育期间,语言能力开始时是受大脑右半球支配,以后逐渐从右半球转移到左半球,最后才形成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左侧化).左侧化过程发生在2-12岁之间,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之后如果左半球受损,将会造成严重的语言障碍甚至丧失语言能力;如果在这一时期的开始或中间阶段(即左侧化完成之前)左半球受损,则语言能力继续留在右半球而不受影响.⏹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以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为代表.他认为,婴儿在出生时就对人类言语的声音模式具有特殊敏感性,脑中具有接收、了解和生成言语的特殊结构.但是要使这种结构产生言语功能,还需要有适当的环境和经验的作用.这一观点为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是天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