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近几年来的教学,特别是在一年级的时候,
我们要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一年级学生应该这样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初次尝试合作学习时,对小组活动感到陌生,不能迅速适应这
种活动方式,可先以同桌2人为一组。

当学生们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时,再运用规模大一
些的小组。

我觉得:以上下两桌4人为一组,课堂上需要展开合作时,只要上桌的2个同
学向后一转,就可迅速运作,方便灵活。

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
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过渡到3人组、4人组……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

2、选拔和培养合作组长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课堂组织纪律容易
散乱,学生为合作而合作,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选拔和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

第一,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强,口齿清楚,说话流利,行动利索,且表现**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

平时进行观察了解,选好苗子,重点锁定6个左右,还可以备选一些作为后备力量。

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
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

小组长的培养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调控,当出现想法不同时,组长应问为什么,
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再现冷场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当出现小组成员都想不出办法时,
组长应带领组员参与到其他小组中,进行跨小组合作学习。

3、灵活调配合作小组的成员
一年级学生小组成员的确立,人员安排一定要均衡合理,在4个人的小组中,力求使
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能力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尽可能使各小组之间保持
平衡。

合理的分配应该是: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生两个。

在分组的过程中,尽量
不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因为这样做往往是好学生选好学生,女生选女生,造
成差生只能选差生,甚至个别学习进度慢的和有缺陷的学生没人选,这样不利于小组活动。

在教学初期,由教师来进行分组比较合适,小组一旦成立,最好使它们保持相对的稳定。

4、角色分工,示范指导
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工
作的“责任扩散”现象,小组就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因此小组中每个成
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4人小组中对每人进行角色分工,可设主持人、总结发言人、
联络员和记录员,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角色可以进行互换。

5.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年级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9项。

①听取发言不插嘴,注视对方认真听。

②说明不东拉西扯,有根有据说清楚。

③求助别人要有礼,得到帮助表感谢。

④反思自己有勇气,肯定别人要虚心。

⑤人自控守纪勿喧哗,依次发言顺多数。

⑥帮助同学要热情,耐心周到把难除。

⑦说服别人表理由,态度诚恳不嘲笑。

⑧建议大胆有设想,人人献策解问题。

⑨协调组员共商量,分配任务齐努力。

合格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低年级不同于中、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在合作学习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