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3+1=4<N
+X F5=F4-YA=4-3=1
∑=4+1=5<N
+X F6=F5-YA=1-3=-2 ∑=5+1=6<N
+Y F7=F6+XA=-2+5=3
∑=6+1=7<N
+X F8=F7-YA=3-3=0
∑=7+1=8=N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4.四象限插补
L2 F<0
y F0 F0
F<0 L3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1.2 CNC装置的工作过程
机床数控系统是一种位置控制系统。数控 机床的任务是依照操作者的意愿完成所要加工 零件。操作者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尺寸要求、外 形要求、表面指令要求编制零件加工程序。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CNC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以下的任务
1.加工程序的输入 2.数据的译码和计算 3.刀具补偿计算 4.插补计算 5.位置控制处理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3.存储器
图 2-6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4.I/O接口(输入/输出接口)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二、多微处理器系统的组成
多微处理器系统的CNC装置中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带CPU的功能部件可对系统资源(存储器、 总线)有控制权和使用权。它们又分为多主结 构和分布式结构。多主结构是指带CPU的功能 部件之间采用紧耦合方式联结,有集中的操作 系统用总线仲裁器解决总线争用通过公共存储 器交换系统信息。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即:
(2-3)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若Fi<0,表明Pi(Xi,Yi)点在OE 的下方,应向+Y 方向进给一步,新点坐标值为(Xi+1,Yi+1),且 Xi+1=Xi ,Yi+1=Yi+1,新点的偏差为:
即:
(2-4)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终点判断
在插补计算、进给的同时还要进行终点判别。常 用终点判别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设置一个长度计数器, 从直线的起点走到终点,刀具沿X轴应走的步数为Xe, 沿Y轴走的步数为Ye,计数器中存入X和Y两坐标进给 步数总和∑=∣Xe∣+∣Ye∣,当X或Y坐标进给时, 计数长度减一,当计数长度减到零时,即∑=0时,停 止插补,到达终点。另一种是如果在两个轴上的插补 数不一样多,则将插补步数较大的周设为计数轴,步 数值设为计数长度,当在技术轴上每进给一步计数长 度减一,当∑=0时,停止插补,到达终点。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1.1 CNC装置的结构
C系统及CNC装置 1) CNC装置 2)输入输出装置 3)主轴驱动和进给伺服系统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1.1 CNC装置的结构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1.1 CNC装置的结构
• C装置的功能
1)控制功能 2)准备功能 3)插补功能和固定循环功能 4)进给功能、进给速度的控制功能 5)主轴功能 6)辅助功能 7)刀具管理功能 8)补偿功能 9)人机对话功能 10)自诊断功能 11)通讯功能
F0 F0
L1
F<0 x
F<0
L4
四象限直线偏差符号和进给方向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5.四象限直线插补计算公式及进给方向
Fm≥0 直线线型 进给方向
偏差计算
Fm≤0 直线线型 进给方向
偏差计算
L1,L4 +X L2,L3 -X
Fm+1=Fm - ye
L1,L2 +Y L3,L4 -Y
Fm+1=Fm - xe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二)圆弧插补原理
1. 圆弧插补偏差计算公式 在圆弧加工过程中,可用动点到圆心的距
离来描述刀具位置与被加工圆弧之间关系。如 图2-39所示为圆弧插补过程,设圆弧圆心在坐 标原点,已知圆弧起点A(Xa,Ya),终点B (Xb,Yb),圆弧半径为R。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从 CNC 系统使用的微机及结构来分, CNC 系统 的硬件结构一般分为单一微处理器和多微处理器结构 两大类。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2 CNC系统硬件
2.2.2 CNC系统中的微处理器 1.单微处理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单微处理器系统的CNC装置的特点是整个CNC装置中只有一 个CPU,通过该CPU来集中管理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资源(包括 存储器、总线),并通过分时处理的方法,实现各种数控功能。 有些CNC装置中,虽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PU,但只有一个 CPU对系统的资源拥有控制权和使用权,该CPU称为主CPU, 其它CPU(称为从CPU)无权控制和使用系统资源,只能接受 主CPU的控制命令和数据,或向主CPU发请求信号以获取所需 要的数据,从而完成某一辅助功能,该结构称为主从结构,也可 归为单机结构。
加工点可能在三种情况出现,即圆弧上、圆弧外、圆 弧内。当动点P(Xi,Yi)位于圆弧上时有: X2+Y2-R2=0
P点在圆弧外侧时,则OP大于圆弧半径R,即 X2+Y2-R2>0
P点在圆弧内侧时,则OP小于圆弧半径R,即 X2+Y2-R2<0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用F表示P点的偏差值,定义圆弧偏差函数判别式为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1.3 CNC装置的特点
1.灵活性 2.通用性 3.可靠性 4.易于实现许多复杂的功能 5.使用维修方便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2 CNC系统硬件
2.2.1 CNC系统硬件结构与分类 1.CNC系统的结构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表面安装技术的发展, CNC系统硬件模块及安装方式不断改进。从CNC系统 的总体安装结构看,有整体式结构和分体式结构两种。 2.CNC 系统的分类
在计算偏差的同时,还要进行一次终点比较,以确定是否到达了终 点。若已经到达,就不再进行运算,并发出停机或转换新程序段的信号。
第二章 数控系二章 数控系统(1)
例2-1 加工第一象限直线OE,如图2-35所示,起 点为坐标原点O(0,0),终点坐标为E(5,3)。
图2-35直线插补轨迹过程实例
因此,可以构造偏差函数为 :
F=Xe Y- Ye X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其偏差符号与进给方向的 关系为: 当F=0时,表示动点在OE上,如点P,可向 +X向进给,也可向+Y向进给。 当 F>0时,表示动点在OE上方,如点P1,应 向+X向进给。 当 F<0时,表示动点在OE下方,如点P2,应 向+Y向进给 。
第2章 数 控 系 统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1 CNC装置
CNC(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的缩写) 即计算机数控。CNC是在早期硬件数控系统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硬件数控(NC) 系统的输入、运算、插补、控制功能是由电子 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逻辑控 制电路,不同机床的控制系统都需要专门设计 逻辑电路,这种靠硬件逻辑电路控制的系统, 其通用性、灵活性、功能性方面都较差。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3.多微处理机CNC装置的典型结构
(1)共享总线结构 (2)共享存储器结构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3.1 CNC系统软件结构与分类
一、CNC系统软硬件组合类型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1.不用软件插补器,插补完全由硬件完成的 CNC系统;
2.由软件插补器完成粗插补,由硬件插补器 完成精插补的CNC系统;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3.插补计算过程
1)偏差判别 根据偏差值确定刀具位置是在直线的上方(或线上),还是在直线
的下方。 (2)坐标进给
根据判别的结果,决定控制哪个坐标(x或y)移动一步。 (3)偏差计算
计算出刀具移动后的新偏差,提供给下一步作判别依据。根据式 (2-3)及式(2-4)来计算新加工点的偏差,使运算大大简化。但是每 一新加工点的偏差是由前一点偏差 推算出来的,并且一直递推下去,这 样就要知道开始加工时那一点的偏差是多少。当开始加工时,我们是以 人工方式将刀具移到加工起点,这一点当然没有偏差,所以开始加工点 的 F=0。 (4)终点判别
CNC系统软件的功能 1、输入 2、译码 3、预计算 4、插补计算 5、输出 6、管理与诊断软件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4 数控插补原理
2.4.1 数控插补原理 1.插补的概念 在数控加工中,一般已知运动轨迹的起点
坐标、终点坐标和曲线方程,如何使切削加工 运动沿着预定轨迹移动呢?数控系统根据这些 信息实时地计算出各个中间点的坐标,通常把 这个过程称为“插补”。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初始点O(0,0),终点(5,3),应用递推公式 (2-3)、(2-4)进行偏差计算。
终点判断:∑=∣Xe∣+∣Ye∣=5+3=8,插补 需要七个循环。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直线插补运算过程
插补循环 偏差判别 进给方向 偏差计算
终点判别
0
1
F0=0
2
F1=-3<0
3
F2=2>0
3.带有完全用软件实施的插补器的CNC系统。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二、CNC装置软件结构的特点
1.多任务并行处理 (1) CNC系统的多任务性 (2) 并行处理
2.实时中断处理 (1)实时性 (2) CNC装置的中断类型 (3) CNC装置中断结构模式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2.3.2 CNC系统软件的功能特点
第二章 数控系统(1)
这里规定动点在直线上时,可归入F>0的情况一同考 虑。插补工作从起点开始,走一步,算一步, 判别一次, 再走一步,当沿两个坐标方向走的步数分别等于Xe和 Ye时,停止插补。下面将F的运算采用递推算法予以 简化,动点Pi(Xi,Yi)的Fi值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