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若干问题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若干问题


三、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几个实例
(一)、常用疾病频率指标与分布问题 发病率(罹患率、新感染率) 1、发病率(罹患率、新感染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患病率(感染率) 2、患病率(感染率): 特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病例( 老病例)所占比例。 特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病例(新、老病例)所占比例。 死亡率: 3、死亡率: 表示死于某病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 表示死于某病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 病死率: 4、病死率: 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
儿童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HIV(+) 5
1
9
7 171 299 216 261 274 531 1567 2649 3343 3306 4677 5201 8219 9732 21691
二、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内容: 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内容:
1、根据公共卫生评价指标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提出 、根据公共卫生评价指标和公众关注的热点, 社区人群中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社区人群中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及时发现传染源或其它危害因素并对其危害做出 、 评价; 评价; 3、迅速对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判断,并及时进行现场 、迅速对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判断, 调查(预警); 调查(预警); 4、建立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 、建立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 5、循证的(因果关系有充分证据)病因、传染源、 、循证的(因果关系有充分证据)病因、传染源、 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判断; 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判断; 6、培训一支高素质现场流行病学专业队伍和普及现 、 场流行病学知识。 场流行病学知识。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5-20 5-18 5-16 5-14 5-12 5-10 5-8 5-6 5-4 5-2 4-30 4-28 4-26 4-24 4-22 4-20 4-18 4-16 4-14 4-12 4-10 4-8 4-6 4-4 4-2 3-31 3-29 3-27 3-25 3-23 3-21 3-19 3-17 3-15 3-13 3-11 3-9 3-7 3-5 3-3 3-1
我国逐年HIV感染者和 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报告数 我国逐年 感染者和 病人的报告数
年份
AIDS
1
0
2
0
0
2
3
5
23 29 52 38 126 136 230 233 714 1028 6120
病例数 300 350 400 450 100 150 200 250 50 0 日期
时间分布特点
发病时间 归属日期
不断提高访谈质量 熟悉访谈项目与各种调查表式 及时、全面、完整、 及时、全面、完整、边调查边总结边提高 调查对象尽量做到不漏, 调查对象尽量做到不漏,不要随意改变 自身随时把关 有督导员每天把关(包括访谈和采样), ),上一级抽查 有督导员每天把关(包括访谈和采样),上一级抽查 评价防治艾滋病的基本伦理原则 尊重(知情、同意、隐私、宽容) 尊重(知情、同意、隐私、宽容) 不伤害(侮辱或歧视) 不伤害(侮辱或歧视) 有益(感染者身心健康、治疗和护理健康人不受感染) 有益(感染者身心健康、治疗和护理健康人不受感染) 公正(医疗保险、治疗、检测) 公正(医疗保险、治疗、检测) 团结互助(政府和社会,发病与健康) 团结互助(政府和社会,发病与健康)
教 军 人
保 育 居 保 儿 姆 童
散 幼 托 儿 童
武 警
(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几个技巧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几个技巧
访谈前的准备 层层培训:明确调查目的,明确调查内容,明确调查方式, 层层培训:明确调查目的,明确调查内容,明确调查方式,明 确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性。访谈技巧(真实性) 确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性。访谈技巧(真实性) 知道有关访谈的内容:有关政策,调查项目、表格填写、 知道有关访谈的内容:有关政策,调查项目、表格填写、样本 采集、登记保存、运输,相关知识(临床表现、指标意义) 采集、登记保存、运输,相关知识(临床表现、指标意义) 确定督导员:现场调查质量控制(可靠性) 确定督导员:现场调查质量控制(可靠性) 伦理原则:知情同意书(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 伦理原则:知情同意书(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允许做什 应该如何做) 么,应该如何做) 访谈技巧 叙述方法: 叙述方法:准、全 态度、信任、技巧(语言、方式) 态度、信任、技巧(语言、方式) 反复、细致、逻辑推理、佐证(不是一次完成) 反复、细致、逻辑推理、佐证(不是一次完1名住呼吸内科 名住呼吸内科 2人发病 人发病 1名转院 追查中 名转院?追查中 名转院 3.31- 4.6 指征病例 3.30死亡 3.30死亡 神经内科参加治疗和护理 另9名医护人员未发病 名医护人员未发病
神经内科4名参加 人住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名参加 3人住呼吸内科 抢救的医护人员 均发病3.31-4.2 1人住消化内科 均发病 人住消化内科
2004年 2004年1月1日至7月14日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日分布图 日至7 14日甲、 日甲
地区分布特点
截止5月20日北京市SARS病例报告来源分布情况
900 800 700 600 病例数 500 400 300 200 100 0
朝阳 海淀 昌平 东城 丰台 通州 西城 宣武 石景山 房山 大兴 顺义 崇文 延庆 怀柔 门头沟 91总队 总后卫生部 确诊 疑似
区县名称
人群分布特点
截止6月4日北京市SARS病例年龄别发病数
1200 确诊 1000 疑似
800
600
400
200
0 010203040506070809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病例数
截 止 6月 4日 北 京 市 SARS病 例 职 业 分 布 情 况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 若干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汪宁
一、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特点: 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特点:
1、假设在调查中形成并验证:描述、分析、 、假设在调查中形成并验证:描述、分析、 抽象、验证; 抽象、验证; 2、不仅收集和分析资料,更重要是采取公共 、不仅收集和分析资料, 卫生措,保证社区健康; 卫生措,保证社区健康; 3、一旦掌握充分资料或可靠线索,就应采取 、一旦掌握充分资料或可靠线索, 措施, 措施,而不是对全部问题做出判断后采取措 施; 4、遵循流行病学理论,借助临床医学、实验 、遵循流行病学理论,借助临床医学、 科学、大众传媒、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力量; 科学、大众传媒、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力量;
某SARS病例医院传播链 病例医院传播链
家属11人 家属 人, 4人发病 4.9-14.12 人发病 急诊内科3名护士 急诊内科 名护士 1名护工 名护工 发病4.8- 4.17 发病 呼吸内科参加抢救 或上呼吸机的6名 或上呼吸机的 名 护士发病4.9- 4.14 护士发病
急诊观察同室1人未发病 急诊观察同室 人未发病
关系 明确 可能 接触
宋蔚、李娜等病例的诊断及报告情况分析
李娜 人民 医院 住院 肺炎?
7天
SAR S?
李娜发病 健宫医院 住院肺炎 5天
6天
宋 蔚 发 病
0.000 01020304050607080-
年龄 9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北 京 市 SARS报 告 排 除 病 例 职 业 情 况
民 工 生
学 工 人
干 部 职 员 他
其 务 待
家 业 服 业 务
商 退 人 员
离 医 务 人 员
农 不 民 详
餐 饮 师 食 品 业
发 病 率 (十 万 分 之 ) 45.0 00 40.0 00 35.0 00 30.0 00 25.0 00 20.0 00 15.0 00 10.0 00 5.0 00 0.0 00 01020304050607080年龄 90( 全 人 口 发 病 率 1 7 .6 7 2 /1 0 万 , 其 中 , 男 性 1 7 .1 4 6 /1 0 万 , 女 性 1 8 .2 4 6 /1 0 万 )
艾滋病在亚洲流行的形势 Pattern of the HIV Epidemic - Asia
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
Family
家庭
Bridge Population
桥梁人群
Sex workers
性工作者
Source Population
源头人群
Drug Users
吸毒者
Children
截止5月20日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病例发病、住院时间与发病到住院间隔天数分布情况
间隔天数(中位数)
0
发病确诊
住院确诊
100
50
300
250
200
病例数
150
0
日期
间隔天数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5000
0
1-1 1-6 1-11 1-16 1-21 1-26 1-31 2-5 2-10 2-15 2-20 2-25 3-1 3-6 3-11 3-16 3-21 3-26 3-31 4-5 4-10 4-15 4-20 4-25 4-30 5-5 5-10 5-15 5-20 5-25 5-30 6-4 6-9 6-14 6-19 6-24 6-29 7-4 7-9 7-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