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课件2资料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课件2资料


了解罗丹
奥古斯迪·罗丹(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 十四岁学画,后又学习雕塑,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创 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 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 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 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 件雕塑的《地 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 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 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 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 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3. 解准词:
症结: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比喻事情弄到坏或不能 解决的关键。
•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 淳朴:诚实朴素。 • 畅谈:痛快尽情。 • 贯注:(精神、精力)集中。 • 饶舌:唠叨;多嘴。 • 参悟:探究并领会。 • 热忱:热情。 •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 灭。垂:流传。朽:腐烂。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苦()()壮 ()注 ()觉
2. 写对字:
• kǎi chì
jiàn lì
• (慨)叹 (炽)热 关
(键)
激(励)
• nǎo jiàn chá
guàn
• 苦(恼) (健)壮 注 (察)觉
(贯)
3. 解准词:
1、症结: 2、慨叹: 3、淳朴: 4、畅谈: 5、贯注: 6、饶舌:
7、参悟: 8、热忱: 9、微乎其微: 10、永垂不朽: 11、不速之客: 12、宽释: 13、媲美:
1. 课外阅读作者其它作品,读后交流。
2. 积累有关“专心” 的格言、成语、 故事等,可以小组为单位编辑专题小 报,全班展示。
3. 利用随笔展开相关话题的讨论。
·作 业 ·
1、收集课外成功名人的故事一个。 2、仔细观察身边某个人,写一段描写他 做某件事的片段。(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方法, 300字左右)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课件2
思想者
作品塑造了一个为 人类一切烦恼陷入深沉 思考的男子形象。
沉思
那忧郁而凝视的目 光,紧闭的双唇,表 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 界。
青铜时代
他左手握拳,右手扶 头,面孔昂起作思索状。 充满了青春活力,意味着 人类即将进入智慧的创造 期。
• 解题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事件、 结构、中心等)
文学常识
• 了解罗丹 • 了解茨威格
1. 读准音:
zhēng ráo pì kuíwú
• 症结 饶舌 媲美 魁梧
rán cù huáng 白髯 蹙眉 惊惶
chén 热忱
Chì nián
炽热 黏土
2. 写对字:
• kǎi chì
jiàn lì
• ()叹 ()热 关() 激()
• nǎo jiàn guàn chá
④ 为什么说“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 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深入探究)
⑤ 阅读本文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 示?(自觉反思)
2.通过对细节的分析感知人物的精神气质。 (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示例① 段13:修改作品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
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 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 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 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 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地发亮;时而, 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儿的黏土, 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2. 了解人物描写的特点,通过细节感知 人物形象。
3. 揣摩表达作者感悟的语段,理解议论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重点、难点)
4. 学习罗丹“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的工作精神,理解本文主旨。
思考问题:
①作者从罗丹那里得到了哪些启示? (原文回答)
② 作者是怎样刻画了罗丹的优秀品质? (分类归纳)
③罗丹是怎样一个人?(重点概括)
示例② 段16:工作结束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
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 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
,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 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 。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
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扶 着我的肩头。
3.体会议论对于文章的表达作用。 (删改法)
• 作业: • 1、预习13课 • 2、练习册13课基础知识部分 • 3、修改作文
【奥地利】 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 高尔基与茨威格 “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介绍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 庭。青 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 并受到他们的影 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 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 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 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 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示例③ 段6、17-19: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 “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
如那是美好而又值得的。” “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
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功的全力集中,把 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上的本领。”
“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 在他的工作里。”
三、拓展迁移
罗丹在欧 洲雕塑史上的 地位,正如诗 人但丁在欧洲 史上的地位。 他和他的两个 学生马约尔和 布德尔,被誉 为欧洲
思 想 名者 塑
巴尔扎克(名塑)
加莱义民(名塑)
沉思
石头人

教学要点
1. 从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各部 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 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 记见长。主要作品有小说《心的焦躁》、 《马来狂人》、《恐惧》、《月光胡同》、 《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
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 传记《三大 师》、《三大诗人》、《罗 曼·曼兰》、《同魔鬼作斗争》、《精神疗法》 等。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 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