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翻译硕士个人情况:本人本科普通一本学校,高中就对复旦大学有执念(你懂得),所以考研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复旦大学。
翻硕考研之路漫长而不易,吸取过来者的经验可以或多或少帮助大家备考。
下面是过来人分享的复旦大学翻硕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
大三那年,我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去向。
和很多人一样,我考虑的范围包括就业、公务员和考研这三个主要选择。
就业是一个不错选择,但对高考失利而没有学到喜欢的专业的我来说,这还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机会只留给准备好的人,而我还没有准备好。
公务员这个选择我不了解也不擅长,并且也因为太多人去挤这座独木桥,所以更加敬而远之。
那么就只剩下第三个选择,考研。
曾经我跟朋友抱怨不喜欢自己本科的专业,而且就业前景也不乐观时,朋友回答说,“那你就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吧。
”当时猛然醒悟,苦恼都是作茧自缚,其实选择权在自己的手上。
对年轻人来说,我们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时间,也只有用时间才能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于是就这样爽快地决定了,院校的选择上也简单粗暴,要考就考自己喜欢的学校:复旦。
记得高中的时候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那是我第一次与她邂逅。
没想到后来通过9个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她的众多学子之一。
在备考的过程中,第一步要了解的是考试科目和内容。
很多院校的翻译硕士(MTI)相关专业要考二外,而复旦MTI招生对二外并无要求,这比较适合没有二外基础而跨专业考研的我。
考试科目包括学校自主命题的三门专业课:英语翻译基础、翻译硕士英语和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
第四门就是全国统考的考研政治。
政治并不需要准备多久,尤其对文科生而言,大部分人在高中时都有不错的基础。
所以,我把政治放在考前3-4个月的时候才开始准备。
因此,从4月开始集中攻克三门专业课,尤其是英语翻译基础和翻译硕士英语这两门。
首先英语翻译基础考察形式为两篇中译英,两篇英译中,主要考察考生的笔译能力。
而翻译的领域包括文学和财经、社会文化类、计算机等。
其中文学考察的题材多为散文、小说或古汉语选译。
因此我整理的参考书覆盖到翻译理论与技巧类的,精美译著类的,以及古汉语英译类的著作。
其他两门专业课相对比较简单。
一、政治政治可以说是提分很快的一门学科,当然也是因人而异,我用到的书基本就是肖秀荣三件套,《政治新时器》,风中劲草,讲义,肖四,肖八以及后期各种冲刺卷,肖秀容时政小册子。
但是个人观点觉得不必要太早,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基础,最早八月份就可以了,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思修、和时政。
前期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看看视频课,跟着一个你觉得舒服的老师就可以了。
九月份十月份的时候会出一本风中劲草的书,风中劲草的知识点那本书,从前到后的读熟,读通。
跟着老师学学如何解答选择题,其实主要还是背,等到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的时候就是政治冲刺阶段,这个阶段提分最快,把风中劲草,肖八,肖四这三本书利用好,每天花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的时间背,就是背,没啥技巧,这样大题基本解决了。
二、翻硕英语这个真不好说,难度有变,前几年很难,选择题看你自己词汇量和短语的积累,改错也不算太难,专八难度,阅读做傻了,以为在做6级,作文还是挺重要的。
这门大家按专八准备完全足矣。
我的备考资料:《华研英语专业四级完型、语法与词汇(1000题)》《华研英语专业八级写作范文(100篇)》《华研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与改错》《冲击波英语专业8级改错》三、翻译这是大头,近几年这门考试题型已经基本固定为一篇70分的英译汉,一篇80分的汉译英,并且都是文学气息浓厚。
这一门最重要的是你的积累,在考场上如此紧张的氛围中,能够一秒蹦出来的表达全是你根深蒂固的原始积累。
这个积累基本由三块构成:词、句、法。
词指单词和短语,很多同学问我词汇量要多少,这个当然是越多越好,基本要求老老实实背完专八13000吧,能到GRE就是锦上添花了。
其实我考研之前词汇量少的惊人,随便在英语文摘里挑一篇基本全是生词,有一种撕书的冲动,于是我决定首先突破单词。
我背不了词汇书,会疯,就挑背单词的app,比较了几个之后发现完美规划挺适合我的,可以自己设定每天的学习量和复习量,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
大家应该都听过什么10几天背完GRE的书,这和我刚开始采用的方法类似,短时间内狂背,平均一天背200—300个,有时候背疯了会超500,这种方法简单粗暴,因为我没有时间来细水长流,想短时间内提高词汇量,别无他法。
大概用了一个月,基本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单词上,背了几千,然后再看英语文摘,发现生词少了不止一点点,这时候带来的成就感是很爽的。
经过短期高强度单词背诵后,我适当减压,每天减至50—100个新单词左右,然后每天复习旧单词,一直到进考场的那天。
至于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因人而异,反正我亲测有效,关键在于坚持。
词汇学习推荐:李平武《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我很喜欢这本书)《英语专业八级词汇考点速记》李鹏《晨风频度英语:高效专业八级词汇映像速记》遣完词就得造句了。
如何表达地道,写出好句子,也是靠你的积累。
而句子的积累全在于你看了多少文章,练了多少笔。
前期我主要以三笔为练习材料,辅以英语文摘,虽然和复旦风格不符,但重在积累表达,扩展知识面。
暑假开始练张培基。
如果列个考复旦必备书单,无疑,不论在谁的榜上,你都能看见张培基的身影。
至于为什么,你只要买一本看看就知道了。
看张先生的翻译是一种享受,句句让你拍案叫绝。
我练的是他的第二本,每天一篇,精译,然后再对照译文,思考他的翻译思路和技巧,比较自身差距,总结语言点和表达,熟读并背诵,因此每篇花的时间都很长,但保证每篇都有收获。
除了张培基,我还练了散文108篇,这本书也不错,我大概翻了50篇左右,英译中中译英都有,里面有几篇大赞,特别是荷塘月色那篇美得一塌糊涂,我背了不下十遍。
在看、翻、背的过程中,你能真正体会到翻译的乐趣,就跟中文的推敲一样,有时看到自己的选词用句和大师的有几分神似,心里那个激动啊。
另外,我中后期也用了其他书,大部分是各校真题,适合练笔。
具体书单如下:《英语文摘》、《三级笔译》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二)》(一、二都可以,四本都翻完不太现实)《双语译林:散文佳作108篇》(全翻完也不太现实,可以自己挑对眼的翻)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这本我只看过,没翻)韦利英译《论语》(看看那些有名的句子是怎么翻的就行了)《星火英语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题精解(英汉互译)》(篇幅挺适合练手的,自己挑着翻)《跨考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英语翻译基础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各校真题)法,顾名思义,技法和语法。
语法不过关的同学随便找几本语法书看看就成了,保证自己的译文别出语病和低级错误。
技法的话,市面上很多相关的书,就像复旦翻译系元老何刚强老先生说的那样,技巧这种东西因人而异,各成一家,每个译者都有通过自己经验总结出来的翻译技巧,很难说那家强,自己看看就行了,主要是在练习中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手感,推荐书目如下:何刚强《英汉口笔译技艺》(复旦自己的教材)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陈德彰《中国人最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总的来说,翻译想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练了很久但是水平似乎没有提升,我想说的是,这很正常,学语言的都是这样,你现在积累的一砖一瓦全是你之后量变的资本,只要你每天都在一点一滴地积累,你的能力就在一点一滴地提升。
四、百科最后说说百科。
很多同学表示摸不着头脑,其实要摸还是能摸到点门道的,关键是对真题的把握。
我把2011年至今的真题收集好之后,发现复旦真是喜欢考原题啊,名词解释年年有大量重复的,莎士比亚更是每年都考,把词条分好类之后大概摸清了复旦百科的倾向,总体来说偏人文历史类吧,大家看看真题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考得不偏也不难。
所有的真题我都自己解释过,然后背过。
所以针对名词解释,大家不用太担心,考过的真题这是必背的,其他的就看你平时多积累积累了,通过对真题的研究你要学会把握学校的出题风格,比如有一年出了利玛窦,第二年就出了汤若望,这就告诉你这所学校的题风是一脉相承的,你看到利玛窦就应该懂得发散,把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传教士都看看;再比如复旦经常考英国,那你就应该掌握英国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史,国歌(天佑女王)、民族(央格鲁撒克逊)、别称(日不落帝国)、名人(莎士比亚,湖畔诗人)、历史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鸦片战争)、制度(君主立宪)、代表(BBC,大英百科全书)等等,你会发现以上列出的条目全是考过的题目。
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自己思考揣摩,摸清学校的出题思路和风格,打蛇要打七寸,有针对性的复习比你大海捞针有效率多了。
所以百科这块我基本没有看过什么书,压根就没有哪本书可以包罗万象(后面还是会推荐一些给大家),对了,有关每个名词解释要写多少,反正绝对不是越多越好,一浪费时间二没必要,一个才两分写四五行哪值这个价,我平均每个2到3行,保证每句话都有踩分点就行了,关键是后面的两篇作文。
先说小作文,什么“不会连续两年考同样的题目”这个定律是不适合复旦的,很难讲明年是不是又考类似的,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把真题吃透,然后自己看看其他应用文的格式,稍微练练笔,背背模版就行了。
最后是大作文,写得也比较得心应手,要求800到1000字,我写了有1500+,估计大作文帮我拉了些分。
之前零零散散练过几篇命题作文,因为个人感觉命题作文对思路有限制,我不太喜欢写,就强迫自己写了几篇。
大家备考的时候多看看范文就是了,最好练练手,只要保证自己有话说,语句通顺,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ok,当然,有文采更佳。
总之,复旦的百科是我看到所有学校里最有人性的,我后面看了其他学校今年的百科,如果让我考绝对上不了130,因此大家不用太过担心这一门,平时好好积累就行了。
推荐书目如下:《跨考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叶朗《中国文化读本》中英本(这本书很多人推荐,个人感觉没多大用,看看无妨)陶嘉炜《中国文化概要》(很薄,两下就看完了)徐梁《知道点中国文化》吕思勉《中国文化史》胡占国《最新应用文写作技法与范例》(不一定看这本,随便找本应用文教材就行)任富强《议论文写作新策略》(这本书重在启发思路)另外多查查百度百科,看看新闻。
身边的小伙伴们已经陆陆续续知道考研的结果,有成功的,当然也有失败的。
回顾我们这一年的备考时光,感慨颇多,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吧,这段经历总归是我们大学四年最为纯粹,最为难忘的了。
如果最后用一个词来总结我的考研之路,那一定会是——坚持。
我这还有好多关于复旦大学翻硕的相关资料,有我自己备考时候用的书和资料,有一些参考书是做了笔记的,还有是完全新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