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姓名:学号:班级: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2013年12 月12日目录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1)设计要求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1/2~1/3)h ,取b=300mm 。

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400mm 。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①.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自上而下) 15mm 水磨石面层 0.015×25=0.375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0×20=0.40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0×25=2.00KN/㎡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小计: 3.03KN/㎡ 活荷载标准值: 5.2KN/㎡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等5.2KN/㎡,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恒荷载设计值: g=3.03×1.2=3.636KN/㎡活荷载设计值: q=5.2×1.3=6.67KN/㎡荷载总设计值: g+q=3.636+6.67=10.396KN/㎡;近似值取10.4KN/㎡.②.计算简图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下图(a)所示,A20002000200012012017802001800200(a)板的实际结构图5有图可知,次梁截面宽度为2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a=120mm>h=8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则板的计算跨度为:mmhl18202/80)2/2001202000(2/l n01=+--=+=取边跨板的计算跨度01l=1820mm。

取中跨02l=2000-200=1800mm。

板的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

g+q=10.4KN/m③.计算弯矩设计值因为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820-1800)/1800=1.11%,小于10%,可按等跨度连续板计算,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下表。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表b=1000mm,C30混凝土,α1=1.0,f c=14.3N/2mm;HPB300箍筋,f y=270N/2mm。

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

为了方便,折减后弯矩值标于括号内。

板配筋计算过程见下表。

截面位置 1 B 2 C边跨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α1/11 -1/14 1/16 -1/14计算跨度0l(m)1.820 1.820 1.800 1.8002)(lqgM+=α/KN·m3.13 -2.46 2.11 -2.41⑤.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的钢筋外,还应该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示意图见附图2。

3.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①.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次梁自重: 0.2×(0.5-0.08)×25×1.2=2.52KN/m次梁粉刷: 2×0.020×(0.5-0.08)×17×1.2=0.343KN/m小计: 2.86KN/m板传来恒载: 3.636×2.0=7.272KN/m恒载设计值:g=10.132KN/m活荷载设计值:q=6.67×2.0=13.44KN/m荷载设计总值:q+g=10.132+13.44=23.572KN/m,取荷载p=23.6KN/m②.计算简图(a)次梁的实际结构图由次梁实际结构图可知,次梁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240mm ,主梁宽度为b=300mm 。

次梁边跨的计算跨度按以下两项的较小值确定:边跨 mm a l 58502/240)2/3001206000(2/l n 01=+--=+= mm 585058735730025.1l 025.1n>=⨯=取次梁边跨的实际计算跨度mm l 585001= 取中间跨02l =5700mm 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g+q=20.4KN/m(b)次梁的计算简图③.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因为边跨和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5850-5700)/5700=2.63%,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查得弯矩系数α和剪力系数β。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下表。

④.配筋计算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弯矩按照T 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去下面二项的较小值: mmS b b mml b n f f 2000200200020019003/57003/,0,=-+=+====故取mm b f1900,=,已知条件:C30混凝土,α1=1.0,f c =14.3N/2mm ,f t =1.43N/2mm ;纵向钢筋采用HRB400,f y =360N/2mm ,箍筋采用HPB300,f yv =270N/2mm ,预计纵筋布置为单排,则h 0=500-35=465mm 。

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T 形截面:21,,,1)(78.923)40465(8019003.140.1)2/(MM m KN h h h b f fffc>>⋅=-⨯⨯⨯⨯=-α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如下表。

次梁正截面配筋计算复核截面尺寸:38580465'0=-=-=f wh h h ;493.1200/385/<==b h w ,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KN V KN bh f c c 1.705.3324652003.140.125.025.0max 0=>=⨯⨯⨯⨯=β;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又:KN bh f t 09.934652003.147.07.00=⨯⨯⨯=>KN V 1.70max =采用φ6双肢箍筋,计算B 支座左侧截面1B V 的配筋。

mm V bh f h A f s B t sv yv 311101.7046520043.17.0465572707.03100=⨯-⨯⨯⨯⨯⨯=-=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的箍筋面积应增加20%,现调整箍筋间距,,8.2483118.0mm s =⨯=取箍筋间距mm s 140=。

配箍筋率验算:弯矩调幅时要求配筋率下限为31059.127043.13.03.0-⨯=⨯=yv t f f 。

实际配筋率,1059.11004.21402005733--⨯>⨯=⨯==bs A sv sv ρ满足要求。

因各个支座处的剪力相差不大,沿梁长均匀配置双肢箍φ6@140的箍筋。

⑤。

施工图的绘制 次梁配筋图见附图3,其中次梁纵筋锚固长度确定。

伸入墙支座时。

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按下式计算:mm mm d f f l l t y a ab 2404931443.136014.0>=⨯⨯==,mm mm l ab 2202024017349335.035.0=-<=⨯=,满足要求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应满足:,701455mm d l=⨯=≥取100mm 。

梁底面纵筋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应满足,701455mm d l=⨯=≥取100mm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 处开始布置,在剪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设计①.荷载设计(为简化计算,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的荷载:10.036×6.0=60.216KN 主梁自重(含粉刷):[(0.6-0.08)×0.3×2.0×25+2×(0.6-0.08)×0.02×2.0×17]×1.2=10.209KN 恒荷载:G=60.216+10.209=70.425KN 取G=70.4KN 活荷载:Q=10.4×6.0=62.4KN②.计算简图 主梁的实际结构图如下图所示,主梁的实际结构图有图可知,主梁端部支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240mm ,中间支承在400mm ×400mm 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按以下方式确定: 边跨 mm 56801202006000l 1n =--=,又mm mm ab 5964l 05.16000200120568022l 1n n =>=++=++所以近似取mm l 60001=,中跨mm l 60002=。

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主梁计算简图③.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a .弯矩值计算: 弯矩:,21Ql k Gl k M+=式中1k 和2k ,查表可得,弯矩计算过程详见下表。

注:*号处弯矩可通过脱离体确定,参见下图。

B CM Q a.M B23M BM BC(a)(b)主梁脱离体的弯矩图b .剪力设计值: 剪力:,43Q k G k V+=式中系数3k ,4k ,可由表查得,不同截面的剪力值的计算过程详见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