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记忆
环节
二、记忆的作用
1.记忆在个体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统一、发展的过程 2.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条件 3.记忆是知觉、思维、创造的基础
• 记忆可以使你回忆过去, • 比如看过的电影,你的身份证号。 • 记忆还能使你每天的经验具有连贯性, • 例如:当你驾驶一辆汽车的时候,是记忆的
•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来自于感 觉记忆并对其进行操作、加工, 是正在操作的、活动的记忆, 只有当那些被加工、处理和编 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 记忆中存储,否则就会遗忘
1.短时记忆是 信息在感觉记 忆之后的高一 级加工水平阶 段
• 具有以下基 本特点
• 第一,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 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 般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 1分钟
• 感觉记忆好比是整个记忆系统的“接待室”, 从感官输入的所有信息都要在这里登记并进行 初步加工以后才能进入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
(二)短 时 记 忆
• 短时记忆是 指人脑中的 信息在一分 钟之内的加 工与编码的 记忆
• 与感觉记忆在功能上的区别是,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无意识的, 也是未经加工的感觉痕迹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 LTM: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深度的加工 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 日常生活中随时表现出的动作、技能、语言、 文字、态度、观念,以至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 等,均属长时记忆。
2.长时记忆的编码
• 与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的容量与时 间,都是无限的。
1.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觉记忆
•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 存器或瞬时记忆
• 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 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 其映象的记忆
• 如:输入短信验证码
感觉记忆基本特点:
• 第一,进入感觉记忆中的信 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 征编码,并以感知的顺序被登 记,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 第二,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 持时间很短暂。图像记忆保持 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 超过1秒,但不长于4秒
(三)长时记忆
1.什么是长时记忆
•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 经过充分加工,在 人脑中长久保持的 记忆,又称为永久 性记忆
• 长时记忆就像一个 巨大的图书馆,保 存着个体将来可以 运用的各种事实、 表象和知识
长时记忆一般具有以下 特点:
• 第一,长时记忆的容量 无限
• 第二,长时记忆中的信 息保持时间长久,它能 够按时、日、月、年乃 至终身
– 记忆与感知觉不同。 –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 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
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
• 通过识记、 • 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指个体识
保持、再 别与记住事物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认或回忆
是记忆的前提和关键
三个基本 • 保持是指已识记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
这种功能使得路边的商店看起来很熟悉。 • 记忆还使你知道车的大小距离,不会和别的
车相撞。停车时不会撞到栏杆。
三、记忆的表象
• 1.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 来的形象叫记忆表象
• 2.记忆表象的特征: • 直观性 • 概括性 • 可操作性
3.记忆表象的种类 (1)听觉表象、视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 表象、动觉表象 职业特点对表象类型发展有较大影响
• 在感官编码时,并非将所有感觉器官可能收录到的刺激 全部编入。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耳朵不同于录音机,感 官编码是具有选择性的。个体在编码时,对刺激的选择, 未必决定于客观刺激的本身,而主要决定在个体的主观 心理因素。
• 一般相信,在感觉记忆的编码过程中,以下两种心理活动 是最重要的:
–注意
–形之辨识
后觉的作用
• 个体可以在外在物理刺激消失后,在心理上以余 像或余音为对象,继续作信息之处理。
• 如果将一个图形,以两百分之一秒的极短暂时间, 投射在银幕上,观察者的视觉神经系统,可以帮 助他将余像的时间,加长50倍,将保留时间延长 到四分之一秒。在两百分之一秒的短时间内,视 觉的信息自然无法处理,延长为四分之一秒时, 看清一个图形,可能就足够用了。
第四章记忆
HZH
概要
本章学习提要
引言
• 记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l 记忆的内涵和记忆 • 记忆有没有规律?
的基本过程
• 记忆究竟是什么?
l 记忆的类型以及记 忆的功能
•
人们是怎样存储与加工信息的?
l 记忆的组织、记忆 • 人是如何加工与处理刺激信息的
的测量以及记忆的
问题?
系统
• 为什么已经记住的东西,过了一
l 遗忘的规律以及复
段时间后会发生遗忘?
习的基本方法
• 记忆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把学习
的东西进行合理组织,即如何记
得牢固?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 积累和保存个体 经验的心理过程, 即人脑对外界输 入的信息进行编 码、存储和提取 的过程。
• 个体经验是指: 感知过的事物 思考过的问题 体验过的情绪 练习过的动作 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 条件的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的 在人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 与体验的保留和重现的过程, 就是记忆
时必须以甲刚说的话为根据,所以甲的话就构成乙 的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只是对“现在”经验的记忆。要想把短时 记忆留下来做为将来之用,那要进一步加以处理, 使之变为长时记忆。
• 短时记忆具有明确的意识。 –在短时记忆阶段,当事人本身明确地 意识到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或听到的 是什么,否则就构不成短时记忆。 – 与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反而没有 明确意识。
形之辨识
• 感觉器官收录到刺激后,在进行编码之前,个体知觉 上知道该刺激代表什么意义,他所见到的是什么东西, 他所听见的是什么声音。
• 因此,形之辨识的心理活动,乃是编码时按刺激的特 征实施分类,以便于以后的处理。形是指刺激的形貌, 辨识则是根据以前学到的经验为基础,对该刺激所作 的初步认识。
• 看到在天空飞的动物,立刻就辨识那是鸟类,看到带 有文字纸页装订成册的东西,立刻就辨识那是书籍。 由此可见,感觉记忆阶段对新吸收信息的处理,必须 有赖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相关信息。
• 人类学习语言的顺序,也是先学口 语,而后再学文字的(文字代表的 是形与义)。
4.短时记忆的存储
• 研究发现,无分种族文化,一般成人的短时记 忆平均值,都是七个项目。
(1)组块
• 短时记忆的容量,以单元/块来计算。 • 一个单元/块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音节,也
可以是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 • 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
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 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5.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斯滕伯格认为:有三种可能方式: • 平行扫描
– 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检索;
• 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 对项目逐个进行的检索,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
• 完全系列扫描
– 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再做出判断。
注意
• 个体对情境中的众多刺激,只选择其一个或部分去反应, 并从而获得知觉经验的心理活动。当个体对某一刺激注意 时,可以获得清楚的知觉,对注意目标之外的刺激,则模 糊不清;因而会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 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 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相反,那些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 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 就消失了。
例如: 美术工作者的视觉表象、厨师的味觉表象、运动员 的动觉表象、刨工的触觉表象等,都特别清晰鲜明
• (2)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 一般表象:去掉感知对象的个人特点,集
中了一类事物的共有的、重要的特征。 • 如,水果,大学生,工人 • 个别表象:在某一特定对象的感知基础上
产生的表象, • 如特定的人或物,苹果,
•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 因此长时记忆的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
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或把一些分散的 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
• 语义编码
• 在记忆一系列语词概念材料时,人们总是倾向 于把它们按语义的关系组成一定的系统,并进 行归类。
小提琴,乐器,铜音鼓, 大提琴, 定音鼓,中提琴,小鼓
• 第三,感觉记忆的记忆容量由 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
• 个体凭感觉器官,将对外在刺激一瞬 间的认知性感应。以视觉为例,“瞥 见”一词所指者,即为感觉记忆。
• 其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 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 的暂时登记。
• 感觉记忆是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 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一般 按几分之一秒计算)记忆。
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 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人类记忆广度为7±2,即5—9 个 组快组块,其平均数为7
• 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 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 元
• 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 还需继续加以处理,否则就会 消失。
2.短时记忆的特征
• 短时记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
–短时记忆所能记的,都是现在发生的事情。 –以甲乙两人面谈为例,甲说完第一句话,乙在回应
• 短时记忆具有心理运作功能。
–换言之,短时记忆的功能,不只是对传入之信息暂 时保存而已。显然,阅读要靠短时记忆,应付考试 看题目要靠短时记忆。在这过程中伴随有积极的思 维活动。
–因此短时记忆具有心理运作功能,所以又称运作记 忆或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 用的短时记忆
• 感觉记忆只留存在感官层面,如不加注意, 转瞬即消失。
• 感觉记忆是信息处理过程的第一站,如不 立刻予以处理,记忆就会消失。
2.感觉记忆的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