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件 伶官传序
浙大附中 施永忠
背诵课文
方其………入…,还…,而 告……,……盛,……壮哉!
及……,未及…………至 于…………,……衰也!
岂……而……欤?…本……迹, 而……人…? 《书》……“……,……”………… ,…………,自浙大附然中 施永之忠 理也。
分析课文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 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 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 哉?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智 勇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 爱)伶人才如此吗?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如何判断名词用作动词?
1 带名词宾语。 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
2 带代词宾语。 如“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
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分析课文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分析课文
评论庄宗连续的胜利,用“意气之盛” 回应开头的“盛”字;又评论他的失 败,用“何其衰也”回应开头的“衰” 字。然后引古语“满招损,谦得益”, 进一步阐明盛衰由人事。
3 叠用的单音节名词的前一个。 如“女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
4 带补语。 如“寿毕,请以剑舞”中的“寿”。
5 能愿动词或副词后面的名词。 如“非能水也”中的“水”。
6 “所”字后或“者”字前的名词。 如“予购三百盆, 皆病者”中的“病”
浙大附中 施永忠
返回
课后作业:
1、完成与本文有关的所有练习题 (包括同步练)。
返回
拓展思考:
一、文中有几处名句,请选择其中的一句,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你的认识: 1、满招损,谦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
于所溺。
浙大附中 施永忠
返回
二、词 句 检 测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格 满招损,谦受益 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警 句 祸患常积于浙大忽附中微施永,忠 智勇多困于所溺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 冠 以短 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 史实,借事论理,讽谏当时北宋王朝 的执政者;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也表 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浙大附中 施永忠
•
函: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一夫夜• 呼,乱者四·应,仓皇东• 出
夜、东:名词作状语 四: 数词作状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用法
•
•
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形容词用作名词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
A、B、此盛(三之)以者,锦吾
遗 囊
恨
也
C、系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3、掌握名词用做动词的规律及 判断方法。﹑
浙大附中 施永忠
返回
分析课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 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 知之矣。
先提出兴衰由人事的观点,接着举 出将要评价的后唐庄宗的事例。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分析课文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 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 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 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指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溺”,“所溺”不只限于伶人。
盛衰之理 岂非人事
结
(庄宗得失可知)
示
构
意
恪守父命
仇雠已灭
意气之盛 得之易
何其衰也 守之难
成败皆人
谦得益
满招损
浙大附中 施永忠
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 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分析课文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叙述晋王的遗命,庄宗如何接受和执 行晋王得遗命。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分析课文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 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 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
《新五代史》即《五代史记》是 一部纪传体史书,因有薛居正编纂 的《旧五代史》在前,故称之为 《新五代史》。欧阳修认为旧史不 宜“垂劝诫,示后世”重新编写了 五代史。写《伶官传》是为了告诫 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 幸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 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浙大附中 施永忠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 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 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 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 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 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 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 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 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 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 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 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浙大附中 施永忠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 己的感 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 《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 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 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 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 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 代史•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
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浙大附中 施永忠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兴盛)
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拓展检测 规律总结 布置作业
伶 官 欧传 序 阳
修
浙大附中 施永忠
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史 学家,字永叔,号醉 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是北宋中 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 导者,并培养了大批 的古文作家,如“三 苏”父子、王安石等 都是出其门下。 浙大附中 施永忠
欧阳修
返回
作品简介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 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 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 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 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浙大附中 施永忠
返回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 总结的历史教训。
2、背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 忆文中的名言名句。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
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困难)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诉)
告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禀告)
浙大附中 施永忠
判断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D、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E、智 F、遣
勇多 困 从 事以
于所 一少
溺
牢 告(于) 庙
G、燕 王,吾 所 立
介词短语后置: 被 动 句: 判 断 句: 省 略 句:
BCE
DE AG B F 浙大附中 施永忠
翻译下列句子:
1、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 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2、背诵文章第三段。 3、选择其中的一句名言结合自己
的体会在周记本上写一篇短文。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