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解质平衡 PPT课件

水电解质平衡 PPT课件


血浆(PV) 4
血容量(BV) 7
绝对值 (L)
42 28 14 11 3 5
体液的组成
水 电解质
溶解的离子 携带电荷
正电荷 – 阳离子
钠、钾、钙 负电荷 – 阴离子
碳酸氢根、氯
体液间隙溶质分布
153 mEq/L
Na+ Cl142 103
153 mEq/L
Na+ Cl144 114
弥散
溶质经过半透膜的移动 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
达到平衡
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
超滤
水和溶质在液体压的作用下共同 移动 毛细血管床
主动运输
需要能量
逆浓度梯度方向移动 钠钾泵
需要载体分子的参与
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体液的调节
为保持机体稳态,体液受到以下因素的 调节:
液体入量 激素调控 液体出量
分泌钾和氢离子
激素调节(续)
肾素
由肾脏分泌
肾脏灌注下降时 产生血管紧张素 I
导致血管收缩
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I
选择性血管收缩 增加肾脏血流,改善肾脏灌注
刺激醛固酮的释放
出量的调节
肾脏
主要的调节器官
血流量约180升/天 产生1200 – 1500 cc尿
皮肤
受交感神经系统调节 刺激汗腺
高龄 年幼 神经系统异常 心理异常
激素调节
ADH
储存于垂体后叶 血液渗透压改变时释放
使肾小管和收集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 水进入体循环
稀释血液 减少尿量
激素调节(续)
醛固酮
肾上腺皮质释放 血浆钾浓度升高时
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时 作用于远曲小管增加水和钠的重吸收
输注晶体液注意事项
积蓄组织间隙的液体,返回血浆容量最 主要阶段是术后第三天(术后72小时)
如果心脏和肾脏功能不能代偿,将会发 生高血容量和肺水肿
Böck JC et al. Ann Surg 1998: 210:395-405
Section 2: 临床常用的胶体液
血浆 羟乙基淀粉 右旋糖酐
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
Hb 70 – 100 g/L 根据病人代偿能力、 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
开放组
p <0.02 限制组
5
10
15
20
25
30
Time (Days)
Hebert PC, New Engl J Med, 1999
重症监护病人输血需求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Hebert PC, New Engl J Med, 1999
输注全血 ?
全血的扩容效果 仅为输注量的76%
(Anfield 1965)
一次性赔偿26万元 每年赔偿18万元…
输血的并发症
羊城晚报2001年5月1日
Incidence of Allergic Reaction
0.400%
0.345%
0.200%
0.273%
0.129%
0.000%
gelatin
dextran
albumin
Laxenaire, MC. Ann Fr Anaesth Reanim 1994; 13: 301
血液制品不可单纯用于扩充血 容量
扩容效果不理想:
*全血的血浆增量效力仅76% ,血液动力学改善 并不理想(Ahnefeld 1965)
*全血输入后血浆粘滞度增加,不利于改善微循环灌注。
并发危险性大:
*病原体传播:HCV,HBV,HIV *免疫抑制
多一份血制品,多一份风险 早一分钟输血,早一分钟危险 健康人失血1000ml以内, 往往不必要输注任何血液制品
% 风险逃避
5.2 ± 4.9 107 ± 7.3
0%
2.5 ± 3.8 84.6 ± 7.2
33%
<0.01 <0.01
<0.01
Hebert PC, New Engl J Med, 1999
重症监护病人输血需求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APACHE II <20
生存率(%)
100 90 80 70 60 50 0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北京协和医院 杜斌
稳态的重要性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于生命非 常重要
通过调整入量和出量维持稳态
由肾脏和肺进行调节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原因
疾病 液体入量改变 长期呕吐或腹泻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影响
呼吸 代谢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体液的分布
水是身体中含量最大的成分 占成年人体重的60%
健康人可以调节体液平衡
体液分布的各个间隙
细胞内液(ICF)
细胞内 含有对维持稳态非常重要的溶质
细胞外液(ECF)
细胞外
组织间液
细胞之间及细胞周围
血管内 淋巴液和器官内液
血管内
血浆
总体水的正常分布
ECF
ICF
1/4 3.5 L (8%)
1/3 10.5 L
28 L (67%)
保持血液携氧能力
( DO2 %)
110 100
(DO2)=(CO)×(CaO2) 血液稀释对DO2
80
Hct CO CaO2 DO2
30%
40
25%
血液稀释
血液浓缩 20%
0
0
20 30 40
70
HCT(%)
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手术 及创伤
Hb > 100g/L
不必输血
Hb < 70g/L 胞
过胶体溶液
大量输注晶体液导致组织水肿
正常组织
乳酸林格溶液组
组织 水肿
Diaspirin Cross-Linked Hemoglobin is Efficacious in Gut Resuscitation As measured by GI Tract Optode,Frankel HL, J Trauma, 1996
2/3
(25%)
TBW = 42 L
(BW 60%)
图示说明
水可以自由从各间隙 进出
电解质可以在细胞外 液自由出入,但不能 在细胞内、外自由交 流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 大部分保留在血管内
成人,70kg 体液总量(TBW)
比例 (%)
60
细胞内液(ICV)
40
细胞外液(ECV)
20
组织间液(ISF) 16
源节流已成为当务之急
北京青年报2001年9月16日
国内首例因输血引起的一家三口同染艾 滋病毒索赔案,在苏州宣判
无法证明输血无误,医院成输家 医院首付50万,每年支付18万…
2001-11-13,
湖北某医院输血不慎导致一家三口染病
探访一个艾滋病家庭
法庭判决:
静脉输注RL后
RL液
ECF: 80%
20%
RL液在细胞外液 自由出入。因此 输注RL液后均匀 分布在细胞外液, 其分布容积为 14L
RL补充时的用量
RL用量 其中
expected PV increment = 0.5 L Distribution volume = 细胞外液 = 14 L Nomal PV = 3 L RL用量 = 0.5 × 14 ÷ 3 = 2.3 L
用5%GS补充
组织间液
血浆
细胞内液
当葡萄糖液注入血管内时, 其中的葡萄糖参与了机体的 新陈代谢,只剩下自由水的 成分。当这些自由水进入到 血管内时,它们将按照细胞 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比例 关系重新分配,最终达到一 个新的平衡
5%GS补充时的用量
5%GS用量 其中
expected PV increment = 0.5 L Distribution volume = 总体液量 = 42 L Nomal PV = 3 L 5%GS用量 = 0.5 ×42 ÷3 = 7 L
晶体液和细胞外液的比较
pH
Na+
K+
Ca 2+
Cl -
HCO3-
RL
6 ~ 8.5 130
4
3
109
28
细胞外液 7.4
142
4
5
103
27
RL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十分相似
晶体液
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补充电解质 价廉 时效短
Section 1:结 果
5%GS需要输注7.0 L RL液需要输注2.3 L 采用晶体液扩容,需要的液体量明显超
200 mEq/L
K+ HPO43150 SO42-
150
Pr 16
PV
Pr 1
IF
Pr 40
ICF
电解质
以每升溶液中的毫当量为单位
mEq/L
每升血浆(溶液)中电解质的含量
溶液即溶剂
微量元素
身体所有组织和体液的组成成分 对于维持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催化剂
神经传导 肌肉收缩 营养物质代谢
显性及不显性失水 – 500-600 cc/天
与汗腺刺激直接相关
呼吸
不显性失水
随呼吸频率和幅度以及氧输送的增加而增加 约400 cc/天
胃肠道
粪便
平均约100-200 胃肠道异常时可以增加或减少
可能用于维持循环容量的各种 溶液
晶体溶液
天然胶体
人工胶体
5%GS 生理盐水 乳酸林格液 其它电解质溶液
两组死亡率相近 APACHE II <20患者限制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开放组 年龄<55岁限制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开放组
结论:危重患者采取限制性输血至少与开放性输血同样有效,甚 至优于后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