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性详细规划 ppt课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 ppt课件

实现的,其核心内容是各项控制指标。 II. 指标:规定性指标、引导性指标 (P304)
规定性指标 引导性指标
规 土地使用 划 控 制 指 标 体 系
土地使用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
建筑建造 建筑建造控制 城市设计引导
用地边界
用地面积 用地性质 土地使用相容性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居住人口密度 绿地率 空地率 建筑高度 建筑后退 建筑间距 建筑体量 建筑色彩 建筑形式 其他环境要求 建筑空间组合 建筑小品设置
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之和/用地面积) ×100%
•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总层数 • 建筑面积=底层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设用地总
面积
绿地率: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 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
用地边界内涵(P316)管控手段:划线管控,地块划分必 须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
2、环境容量控制
控制内容: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 •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的关系、概念、计算方法

容积率: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衡量土地使用 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为FAR,是地块内所有建筑 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Ar与地块面积Al的比值(万 m2/hm2)。
FAR= Ar /Al 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和下限。 • 下限:保证开发商的利益,可综合考虑征地价格和建
筑租金关系; • 上限:防止过度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及环境质量下降。
建筑密度: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块用地面 积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 建筑密集程度。
第三节 引导性控制要素
3、建筑建造控制
控制内容: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沿街建筑高度、 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等。
建筑高度:一般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平屋顶)或屋 面面层(坡屋顶)的高度。
一般控制上限
建筑后退: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 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 行控制。
四方面的作用:
1. 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2. 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
依据。 3. 体现城市设计构想。 4. 城市政策的载体。
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的概念以来,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大致可以 分为三个阶段: 1. 从形体设计走向形体示意 2. 从形体示意走向指标抽象 3. 从指标抽象走向完整、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14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规定性控制要素 ★引导性控制要素 ★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控制 ★市政设施配套控制 ★控规的实施与管理
城乡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
镇规划

乡规划
村庄规划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包括:退线距离、退界距离。
建筑间距: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包含:日照间距、侧向间距、消防间距、通风间距、生活私
密性间距、城市防灾疏散间距。
4、行为活动控制
交通活动、环境保护两方面。 交通活动:交通出入口方位、数量、禁止机动车出入口路段、
交通运行组织规定、地块内允许通过的车辆类型、地块 内停车泊位数量和交通组织、装卸场地规定、装卸场地 位置和面积等。 环境保护: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节 规定性控制要素
第二节 规定性控制要素
第二节 规定性控制要素
I. 规定性指标(指令性指标):指该指标必须遵照执行, 不能更改。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 建筑限高(上限)、建筑后退红线、容积率(单一或 区间)、绿地率(下限)、交通出入口方位(机动车、 人流、禁止开口路段)、停车泊位及其他公共设施 (中小学、托幼、环卫、电力、电信、燃气设施)。
固体废气物控制 其他
第一节 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 容积率、建筑密度是控制性指标体系的核心, 其指标赋值的确定方法包括5种:
1. 城市整体强度分区原则法(宏观、中观、微 观)
2. 人口指标推算法 3. 典型实验法 4. 经济推算法 5. 类比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图纸成果(P309) 控规文本 控规说明书(编制规划文本的支撑)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 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 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 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 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 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II. 指导性指标(引导性指标):指该指标是参照执行的, 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包括:人口容量(居住人口密 度);建筑形式、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其他环 境要求(关于环境保护、污染控制、景观要求等的指 导性指标,可根据现状条件、规划要求、各地情况因 地制宜的设置)
1、土地使用控制
是规定性控制内容的核心部分。 控制内容:用地面积、用地边界、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兼容
规 设施配套 划 控 制 指 标 体 系
行为活动
市政设施配套 公共设施配套
交通活动控制 环境保护规定
给水设施 排水设施 供电设施 交通设施
其他 教育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 商业服务设施 行政办公设施 文娱体育设施 附属设施
其他 交通组织 出入口方位及数量 装卸场地规定 噪音震动等允许标准
值 水污染允许排放量 水污染允许排放浓度 废气污染允许排放量
第一节 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1、编制程序 I. 任务书的编制 (P302) II. 编制过程 ① 项目准备阶段 ② 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 ③ 方案设计阶段 ④ 成果编制阶段 ⑤ 上报审批阶段
第一节 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2、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方法 I.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是通过指标的制定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