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第三节 光的波动性 激光
第十四章第三节 光的波动性 激光
(1)薄膜干涉是利用了光在空气膜前后 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2)温度变化时,空气膜的厚度发生变 化.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解题样板规范步骤,该得的分一分 不丢! (1)A、B间为空气薄膜,在B板上方观 察到的亮暗变化,是由B的下表面反 射的光和A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叠加产 生的.(4分) (2)当温度为t1时,
(2)亮、暗条纹的判断:Δr=nλ(n= 0,1,2,„),即到双缝的距离差为波长 亮 的整数倍的点出现_____条纹,Δr=nλ
1 + λ(n=0,1,2,„),即到双缝的距离差 2 暗 为半波长奇数倍的点出现____条纹. L (3)条纹间距公式:Δx=___λ. d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面内,光振动在某一方向较强而在另
一些方向振动较弱的光即为偏振光. 横波 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______ (填“ 横
波”或“纵波”).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2.偏振光的产生 自然光通过起偏器:通过两个共轴的 偏振片观察自然光,第一个偏振片的 作用是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叫做 起偏器 _________.第二个偏振片的作用是 检 检偏器
紫 靠近中央的是____光,最远离中央的
红 是____光. (2)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圆环.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3)泊松亮斑:光照射到一个半径很小
的圆板后,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
亮 _____斑,这是光能发生衍射的有力
证据之一.
三、光的偏振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1.偏振光:在跟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即时应用 1.(2012· 福建龙岩调研)如图14-3- 2所示,a、b、c、d四个图是不同的单 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图 样.分析各图样的特点可以得出的正 确结论是( )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图14-3-2
A.a、b是光的干涉图样
B.c、d是光的干涉图样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2)若屏上一点 P 到中央明纹的距离为 x 与 Δx 满足: ①x=nΔx(n=0,1,2, „), 该点为明条纹; 1 ②x=nΔx+ Δx(n=0,1,2„),该点为暗 2 条纹.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即时应用 2.如图14-3-3所示是双缝干涉实 验装置,使用波长为600 nm的橙色光 源照射单缝S,在光屏中央P处观察到 亮条纹,在位于P点上方的P1 点出现 第一条亮纹中心(即P1到S1、S2的路程
向而照射到阴影区域的现象叫做光的
衍射.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2.明显衍射的条件 小 当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光波波长____, 相差不多 或者跟光波波长_________时,光才能 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衍射图样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1)单缝衍射:中央为亮条纹,向两侧 有明暗相间的条纹,但间距和亮度不 同.白光衍射时,中央仍为白光,最
4.薄膜干涉 (1)现象:光照射到薄膜上时,薄膜前、 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相叠加,发生干 涉现象,若入射光为单色光,可形成 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入射光为白 彩色 光,可形成______的干涉条纹.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2)应用 ①干涉法检查平面 如图14-3-1所示,检查精密零件的 表面质量;
温度为t1时最亮,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 高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 (1)在B板上方观察到的亮暗变化是由 哪两个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2)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A的高度升高 多少?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思路点拨】 点:
分析此题时应注意两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C.形成a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b图 样光的波长短 D.形成c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d图 样光的波长短 解析:选A.干涉条纹是等距离的条纹, 因此,a、b图是干涉图样,c、d图是 衍射图样,故A项正确,B项错误;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l 由公式 Δx= λ 可知, 条纹宽的入射光的 d 波长长,所以 a 图样的光的波长比 b 图 样的光的波长长,故 C 项错误;c 图样 的光的波长比 d 图样的光的波长长,故 D 项错误.
②镜片增透膜 在光学元件(透镜、棱镜)的表面涂一层 薄膜,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 波长的λ/4时,在薄膜的两个面上的反
λ/2 射光的路程差恰好等于_____,因而相
互抵消,达到减小反射光、增大透射光 强度的作用.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二、光的衍射 1.衍射现象 光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方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现象
例3
(2012· 天津模拟)抽制高强度纤
维细丝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14
-3-6所示,观察光束经过细丝后在
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以判断细丝
粗细的变化(
)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A.这里应用的是 光的衍射现象 图14-3-6
B.这里应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 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 丝变粗
(3/2)×400 nm=3λ紫/2,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则两列光波到达P1 点时振动情况完全
相反,即由S1 、S2 射出的光波到达P1
点时就相互削弱,因此,出现暗条纹.
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题型探究讲练互动
双缝干涉条纹的分析
例1
(2010· 高考江苏卷)如图14-3
不同 点
条纹宽度 条纹间距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两种现象 比较项目
单缝衍射 中央条纹最 亮,两边变 暗
双缝干涉 清晰条纹,亮 度基本相等
不同点
亮度
相同点
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 象,属于波的叠加;干涉、 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2.光的干涉和衍射的本质 光的干涉和衍射都属于光的叠加,从 本质上看,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的形 成有相似的原理,都可认为是从单缝 通过两列或多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在 屏上叠加形成的单缝衍射现象.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第三节
光的波动性
激光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光的干涉
1.定义:在两列光波的叠加区域,某 加强 些区域的光被______,出现亮纹,某 减弱 些区域的光被______,出现暗纹,且
加强 减弱 ______ 和______互 相 间 隔的 现 象叫
做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二、双缝干涉中明暗条纹的判断
1.屏中央位置明暗条纹的判断:双缝
到光屏中央距离相等,光程差为
零.如果两光源振动完全一致,中央
一定是亮纹,假如两光源振动正好相
反,则中央为暗纹.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2.根据Δr与λ的关系判断:在两光源 振动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屏上一点P 到双缝的距离Δr满足: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薄膜干涉的理解和应用
例2
(满分样板
10分)在研究材料A
的热膨胀特性时,可
采用如图14-3-5所
示的干涉实验法.
图14-3-5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 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 平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厚度均匀的 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 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 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
大,P点都是中央亮纹的中心.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而P1点到S1、S2的路程差刚好是橙光 的 一 个 波 长 , 即 |P1S1 - P1S2| = 600 nm =λ橙,则两列光波到达P1点振动情况
完全一致,振动得到加强,因此,出
现亮条纹.当换用波长为400 nm的紫
光时,|P1S1-P1S2|=600 nm=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设空气薄膜厚度为 d1,此时最亮说明: 2d1=nλ(2 分) 当温度为 t2 时,设空气薄膜厚度为 d2,此时 再一次最亮说明:2d2=(n-1)λ(1 分) λ 得 d1-d2= (1 分) 2 λ 故温度由 t1 升高到 t2,A 的高度升高 .(2 分) 2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1)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根 据此特点,它能像无线电波那样进行 调制,应用于光纤通信.也可以用于 全息照像. (2)激光的平行度非常好.根据此特点, 它可以应用于精确测距,还应用于 VCD光盘的解读.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3)激光的亮度高,温度高.可以利用
图14-3-1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将被检查平面和放在上面的透明标准 样板的一端垫一薄片,使样板的标准
平面和被检查平面间形成一个楔形空
气膜,单色光从上面照射,入射光在
空气层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
叠加情况,从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 根据干涉条纹的形状,来确定工件表
面情况.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激光束来切割各种物质,焊接金属以
及在硬质材料上打孔.医学上可以用
激光作“光刀”来切开皮肤、切除肿
瘤,也可以用激光“焊接”剥落的视
网膜,还可以引起核聚变.
第十四章
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
要点透析直击高考
一、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对比 1.衍射与干涉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