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个十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认数,涉及到20以内的各数;在本册教材中,则进入了认数的第二阶段,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

这部分的学习从价值上来说,不仅为后面的100以内数的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也是认识更大数的基础,它突出了计数的十进制法则,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具体到本课“十个十个地数”,从内容布排上,首先在数羊的情景中由数学史上的刻痕计数引入,进而自然引出“十个一捆”的计数方法,让学生先初步了解十个十个数的计数方法,简单了解计数方法的变迁,并感知十进制计数法的简洁美。

其次,通过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让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几个十就是几十,再添上几个一,就是几十几。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认识数位,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学会100以内数的读写。

在第三部分中,则通过行为阶段(十个一捆),到图的阶段,最后到符号语言阶段(数位表),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并深化理解数的组成。

在最后一部分中,则通过行为阶段,直接进入到符号语言阶段(数位表、几十),巩固深化十进制计数。

学生分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设计到十进制计数的概念学习,“数位”、“数的组成”等抽象性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并具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尽可能调动各感官参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具体实物十个十个地数,一步步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知道数源于计数,并积累一定的数感。

情感:
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一、复习引入
1.师:(出示媒体图片)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以畜养牲口为生。

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比如我放羊,你喂猪,他养牛,而且都有一定的数量,保证不能数错。

人们为此想出了不少的好方法来数数。

请你仔细看一看,说说古人是怎么做的)?
生:用刻痕来表示数,一个一个数
2.(出示书上羊的图片)
师:知道了刻痕计数的方法,,我们可以怎么准确地计算出这群羊的个数?
生:一个一个地数
师:好的。

可是怎样让别人一看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你数羊的方法及羊的个数?
(生讨论)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十个十个地数》(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十个十个数。

让学生估测羊的个数。

二、学习新知
1.
学生在书上进行圈画,并将圈画与单只个数写在表格中
交流反馈,引入写法
引入读法:
(1)明确2 和6 各自表示的意思:2 写在左边,表示2 个十,6 写在右边,表示6 个一. 先让学生尝试说,后全班学生齐说
(2)学习连贯的读法:2 个十,6 个一是二十六(全班齐读,同桌互说)
2.师出示一堆小棒(23 根)
(2)个十和(3)个一是(23)
( 20 ) +( 3 ) = (23)
交流反馈: 20 是哪里来的?(2 个十是20)
3 是哪里来的?(3 个一是3)
23 呢?(20 和3 的和)
全班齐读
3.完成书上练习: 35 、57 、54 、100
指导:计数、写法、读法和列式计算交流反馈(100:渗透百位的认识)
三、探究拓展
1.第15 页第4 题
(1)师:看小朋友做得那么好那么快,小青蛙一个个都跳出来祝贺大家,来了多少呢?让我们先猜猜大概有几只?然后再用圈来数一数并完成旁边的表格。

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2)交流写法、读法和列式计算.(20+7=27)
2.第15 页第5 题第1 小题
(1) 师:三八妇女节,你是否准备给妈妈送上一束花来表示你对妈妈养育你的感激之情呢?小丁丁是这样做的,让我们看看他买了几朵?
(2)学生计数完成表格
(3)交流
(4)师:如果十朵装一袋的话,可以装几袋?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是20 朵一袋呢?50 朵一袋呢?(小组讨论)
3.第15 页第5 题第2 小题
(1)师:去年植树节种下的苹果树结满了果子,小巧他们已经把它们摘下,准备装箱,而且有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一百个一箱,你们准备怎么办?
(2)交流讨论结果:70+2=72 (完成书上的表格)不能装一箱
(3)如果要装满一箱应该有些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学生讨论方法)
(4)交流
四、复习巩固
全课总结师:小朋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