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历史文化
传统中的畲族起源: 畲族历史是中国古代商殷历史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始祖叫龙麒。是五帝时期,帝喾的第五 个夫人刘氏娘娘耳中舍虫所变。传说刘氏娘娘耳中有虫三寸。一日因耳中瘙痒,急掏之, 虫被掏出落地变为龙犬,身长一丈五色斑纹,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 高辛帝(帝喾)60年(公元前2637年),北方的燕部落和犬戎部落联盟入侵高辛领地,直接危 及帝都郾师,形式十分严峻。帝出榜征将,“谁能平得番将,愿将三宫主(刘娘娘的继女) 嫁他。”龙麒接榜,出战,第二年,龙麒趁燕王酒醉酣睡,咬死燕王,含颅奔回本营,立 了大功。高辛帝见龙麒平番成功非常高兴,即封为“忠勇王”,择日与三宫主完婚。宫主 见是犬,不愿嫁之,龙麒做人语:“将我放入金钟内,七日后,变为人形。”第六日,宫 主恐其饿死,揭钟观之,见身已成人形,头尚未完整,无奈何与其洞房。 龙麒与三宫主婚后,生三男一女每逢子诞生,都要请父皇赐姓。长子坠地,盘装上殿,赐 姓盘,名自能;次子降生,蓝装上殿,赐姓蓝,名光辉,再生三子,巧逢帝外巡回朝,宫 主速抱子拦路求父赐姓,帝见三子非可爱,忽然天上雷鸣,帝即赐姓雷,名巨佑;后生一 女,龙麒大喜,抱女上殿,帝问“何时降生?”答“辰时”,帝大笑,“今龙抱龙上殿, 仍二龙戏珠,赐姓龙名龙。”长大后赘军丁钟志琛为婿。 龙麒喜捕猎,不愿为官,高辛帝赐广东潮州带为其领地,并建祠凤凰山,赐盘、蓝、雷、 钟四姓为一族。从此,畲族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风情民俗。 史料中的畲族起源: 根据史料记载,龙麒是高辛氏第五妻刘君秀之子,生于公元前2637年的五月五日,长成后 身高丈余,胸宽数围智慧超群,勇猛过人。21岁时率兵抵御西北部落勋、燕、犬戎入侵, 建立入侵,敇封“忠勇王”,后又加封“护国王”。龙麒与妻肖西生有三子一女,长子盘 自能,生于公元前2344年,次子蓝光辉,生于公元前2343年,三子雷世佑,生于公元前 2342年,幼女龙龙,生于公元前2341年,长大后嫁钟志琛为妻。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初, “忠勇王”龙麒率全家族离帝都河南郾师迁徙河南南阳,称“西南王”。这就是畲族始祖 及盘、蓝、雷、钟一族四姓的起源。
畲族的起源: “畲”字来历甚古。唐刘禹锡《竹枝词》云:“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宋范成大《劳畲耕》道:“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 地也。”畲族的“畲”字原是“火种田”的意思,早先用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法, 这样勤劳的人民,被称为“畲民”。 畲族起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后迁居福建、江西、浙江。传说畲族始祖是盘瓠。盘瓠 与高辛帝的三公主结为夫妻后,生下第一个孩子跟父姓盘,叫盘自能;生下第二个孩子时, 放在篮子里养,就姓蓝,叫蓝光辉;第三个孩子生下时,天上响雷,就姓雷,叫雷巨;第 四个孩子生下时,是一个泼妮崽(女孩),下地时,刚响起“当当当”的钟声,就姓钟, 招女婿叫钟志深。 景宁是畲族迁移浙江生息最早的地区之一。畲族史诗《盘瓠王歌》里有道:“三姓子 孙人来多,分居景宁和云和。” 在浙江的畲族散居于景宁、云和、遂昌、武义、龙游、衢县、平阳、瑞安、兰溪、泰 顺、青田、文成、龙泉、庆元以及桐庐等县的山区和半山区。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 用汉字。也有借用汉字而赋予新的意义,或者干脆利用汉字部首创造新字。 畲族《起源歌》里述说了迁徙的缘由:“田差难种吃,田好官来争;官多难生养,思 量再搬迁。”畲族从广东至福建、江西、浙江频繁地迁徙,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方 式,在山区森林中搭寮居住。他们从事狩猎、种山,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在景宁敕木山 和云和岗头庵一带的畲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山洞作住房,蓑衣作衣裳,烤火代棉被, 野菜作粮草,辣椒作油炒。”他们男女共同耕作,虽然生活艰苦却保持着乐观的性格。 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畲族文化,其服饰、婚嫁、祭祖、丧礼、红年猪、 操石磉、水竹嗒等,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二 在畲民的家庭里,老人或长辈都会受到小辈的尊重。当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后, 一般在小儿子家度晚年。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小辈们总要让老人先品尝。离开父母单独成 家的子女,每逢庄稼成熟,也要给老辈人先尝新。当年长的人走进一户人家,无论是不是 相识,年轻人马上站起让位,请长辈或客人坐。 在畲族人的心目中,老人都是富有生产、生活经验的师长。年轻人对老人都很孝敬, 有新鲜东西,就连普普通通的蔬菜、番薯成熟了,也要请老人先尝新。 畲族尝新有一定的规矩:在割新谷和舂新米时,任何人都不许把谷或米放入口里,甚 至不许碰着嘴唇,谁把谷或米放入嘴里,就被认为是对上辈不孝。在割尝新谷时,首先割 几棵稻子或稻秆送给牛吃,意为牛耕田辛苦,先让牛尝新。待香喷喷的新米饭做好后,首 先盛一大碗摆到庭堂桌上让祖宗尝新后,再让本家或亲房年纪最大者吃一口新米饭。上辈 吃过一口新米饭后,随即用筷子把碗里的米饭挑一点放在桌上,表示有吃有余,年年有余。 接着,全家老少围坐一席,共同尝新,喜庆丰收。 陌生的客人到畲族家里去,只要把雨伞或手提袋挂到庭堂的壁上、房屋柱上,或者直 接走入房间,他们就会让位请坐、沏茶,夏天递给扇子,冬天送上火笼取暖,并请吃饭。 如遇节日,更是热情款待,家中有什么都端到桌上来。 谁家造房子,只要主人捎个口信,人们就会聚集起来,帮助抬木、下料、平地基,样 样争着干。谁家遇灾难,大家解囊资助,送米、送菜、送豆、送柴……有什么送什么。即 便杀一头猪,全村也要热闹一番,各家各户都要请一人来“散猪福”。肉一片片切得巴掌 那么大,让大家吃个痛快。
三பைடு நூலகம்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畲族人祭祖的节日。 每到三月三,畲族男女老少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聚在一起对歌,人人唱起《盘瓠 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山歌从早晨一直唱到日落才散场回去。到了深夜各村寨挂出 盘瓠图像,紧闭楼门。由一个人化装成道士,头戴神额,身穿神裙,手执灵刀、龙角,跳 舞祭祖。祭祖时,不许外人看见,偷看是对他们风俗的不尊重,必将受到惩罚。一般是罚 跪在始祖盘瓠图像前敬酒。 三月三这一天的晚餐,各家各户要染乌饭祭祖先,有的吃“山茉头饭”(山茉头系一 种植物,果如黄豆大小、成串,成熟时呈黑色,以汁染饭,叫“吃乌饭”)。相传畲族始 祖盘瓠为了部下的居住安全,不让他们遭受野兽的袭击,日夜守在山上,以山茉头为食。 他度过无数个年年月月,除掉了不少兽害,相传在三月三那天,他在追猎时不幸殉身。盘 瓠的部下,为了记住三月三这一天,每当此日,便采摘山茉头的叶煎汤做饭吃或将叶盖到 做好的饭上。这种习俗,现在有的村寨已不流行了。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是畲族人除旧迎新的日子。这一天,畲民家家户户都忙于“打尘”, 他们穿起蓑衣,戴起箬帽,先通烟囱,打扫厨房和房屋里的灰尘,尔后,擦洗板壁和地板。 把房屋里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迎接新年。 打过尘后,畲民一般都不上山下地劳动,也不外出走亲访友,大家都守在家里做豆腐、 做年糕、杀猪杀羊、杀鸡宰鹅等着过年。
畲族姓氏的由来 :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自古有盘、蓝、雷、钟四姓,主要聚居在福建、 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个省。现居浙南闽东地区却有蓝、雷、钟、李姓氏,这究 竟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畲族姓氏的由来,据宗谱和有关志书所载及神话相传:畲族始 祖龙麒卫国有功,高辛帝赐配第三公主,生三男一女,驸马讨姓受封,帝赐长子“盘 装”就姓盘,名自能,受封南阳郡“立国侯 ”;次子“蓝装”就姓蓝,名光辉,受封 汝南郡“护国侯”;三子雷公云头响得好,高辛帝朱笔取姓便姓雷,名巨佑,受封冯 翊郡“武骑侯”;一女名淑玉,招婿姓钟,名志琛,受封颖州郡“国勇侯”。畲族人 民世代相传,这一传说家喻户晓。 如今,浙江有蓝、雷、钟、李等姓氏。与古时相比 较,没出现盘姓,却出现了李姓,引起了人们好奇。关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活动,徐 规、吕生、施联朱等学者都做过研究。现各地各姓宗谱有记载:“唐光启二年 (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为(以)闽王王审知为向导官, 由海水(路)来闽连江,至马鼻登岸,时徙罗源大坝头居焉。”而盘王驶一船被风 漂流不知去向,故盘姓无传(可能漂居海外)。以上是畲族迁往闽东的最早记载。从 宗谱上记载与当时王审知入闽的史实考证,迁徙的时间是相符的,说明宗谱的这一记 载是有历史依据的。 至于李姓一支,始祖李廷玉原系福建安溪胡头人,因世乱奔逃福 州汤岭,赘蓝色艳为婿,奉行蓝家习俗,其裔景崇、景楮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 1619)迁居平阳、五亩、枫树湾等地。据平阳县畲族各宗谱记载:明、清时期,畲族 已迁入浙南各县。 据史书及族谱记载:浙江畲族先祖发祥地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入迁 路线:蓝、雷、钟、李各姓大部由罗源、连江、古田、福安、福鼎等地居住一个时期, 然后迁入浙江,所以浙南畲族大部均姓蓝、雷、钟、李氏也不足为怪了。浙江其他各 县畲族姓氏大多相同,全国各地也是如此,这是有根可寻,有据可考的。
一
畲族人喜唱山歌,男女老幼出口成歌,有“处处是歌海,人人是歌手”之称。 他们不但在各种节日和喜庆场合唱歌,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中也常以歌代话。两个陌 生的畲族人,通过对歌,以了解对方的姓氏、住家以及生活状况等;男女青年以对歌来谈 情说爱。 畲族山歌多为七言一句或五言一句,有歌颂畲族始祖功绩的“史歌”,有歌颂生活的 “颂歌”,有倾吐男女之间爱慕之情的“情歌”,有反映勤耕苦种的“种田歌”。据说, 用畲族语言编唱的山歌本有3800多本、山歌几万首。 畲族人世世代代口头留传下来的《盘古歌》(也叫《高皇歌》、《盘瓠王歌》、《麟 豹王歌》),是畲族的史诗,全歌长达260行,七字一句。这是一篇叙述畲族始祖盘瓠功 绩、本民族起源以及婚姻、丧事等习俗和盘、蓝、雷、钟姓氏的由来与民族迁徙过程的歌, 畲族男女老少都会唱。 畲族的“情歌”,往往是以物传情,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下面这首《蝴 蝶采花》,即是一例: 蝴蝶成双飞采花,鲤鱼成双跃溪滩。 画眉成双扑枝头,郎妹成双共一家。
简介:
送彩礼这天,新郎的叔伯带着歌手、厨师来到女方家中,奉上彩礼之后,带来的 厨师要到女方家中厨房去做菜,“考赤郎”便开始了。女方将厨房用具全部收掉, 厨师在厨房中先唱,唱一样东西女方给一样东西,厨师要唱40多句才能将所有用 具凑齐。接着厨师开始涮锅,但女方早派人在一旁捣乱,不让厨师顺利完成涮锅, 有的还将东西扔进锅中,给厨师添乱。 厨师要想尽办法,快速将锅涮好,只要涮好锅放上肉,女方就不能捣乱了。 但他们会很快在烧火上面给厨师设置障碍,将灶堂里淋上水,塞进湿柴,因此厨 师要先准备好煤油、蜡烛等引火之物。只要肉放进了锅中,灶火点燃,厨师便算 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