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第一节电影符号学

第三讲第一节电影符号学

第三讲现代电影美学理论
第一节电影符号学
一、电影符号学的诞生
二、电影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三、电影符号学的主要内容
四、电影符号学的分化
一、电影符号学的诞生
电影符号学诞生于法国,其标志是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1964)。

其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

结构主义的先驱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雅各布逊,其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罗兰·巴尔特、拉康等人。

索绪尔和雅各布逊的语言学理论成为结构主义的基石,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更是成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经典著作。

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的语言与言语、组成与聚类、能指与所指、外延与内涵等概念的区分,是20世纪语言学领域划时代的革新。

历史意义:
电影符号学的诞生标志着经典电影美学理论和现代电影美学理论的划分。

(经典电影理论主要涉及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尤其是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而从电影符号学开始的现代电影理论,主要对电影文化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电影中符号的性质与作用);
电影学从此更广泛的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结构主义符号学、意识形态等理论结合起来,呈现出交叉、综合的趋势。

以电影符号学为代表的现代电影理论与传统的经典电影理论相比的区别:1.从研究对象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主要研究电影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更多地把银幕当做一幅图画(蒙太奇电影美学)或者一扇窗户(纪实学),观众可以通过这幅图画或者这扇窗户来观察生活。

以电影符号学为代表的现代理论,主要是把电影当做一种语言或一门学科来研究,前期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来研究电影中符号与结构的性质和作用等问题,后期更是转而研究电影与观影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2.从研究内容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把电影当做一门与众不同的的独特艺术来研究,尤其关注电影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以电影符号学为代表的现代理论却把电影看做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对电影的研究主要是对于电影语言表达方式与意义的研究。

3.从研究体系拉力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无论是蒙太奇学派、类型电影理论,还是纪实美学,彼此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更找不到递进发展的关系。

现代电影理论从符号学开始,一方面发展电影叙事学,另一方面又同精神分析学结合产生了第二符号学,紧接着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派生出各种批评流派,乃至于发展到晚近的解构主义理论,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

4.从研究方法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主要运用传统文艺理论的方法,侧重于对电影自身的本体研究。

从电影符号学开始的现代电影理论,从一开始就注意运用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注重对电影文化进行跨学研究,侧重于将人类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电影学
领域之中。

二、电影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电影符号学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作品的结构形式。

即以语言学模式来研究电影艺术,以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
(1)代表人物:索绪尔、雅各布逊
(2)主要内容:提出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外延与内涵、组合与聚类等概念的区分。

a、语言:是符号系统,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规则)
言语:语言的表达,指个人的说话。

(实际行为)
b、能指:能指是符号的表示成分;(一束玫瑰花)
所指:所指是符号的被表示成分。

(激情)
符号的意义产生于能指与所指的结合。

(这束玫瑰花就成了一个符号)
电影符号:是由影像和声音构成。

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听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

“肖似符号”(羊群和人群)
电影符号的能指:包括画面的能指和声音的能指。

电影符号的所指:镜头间的相关性。

C、外延:指使用语言来说了些什么;
内涵:指使用语言说的东西之外的其他东西。

(言外之意)
在电影符号中,外延:指电影画面和声音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内涵:指电影画面和声音内在潜藏的深层意义。

(画外之意)
某种风格,某种象征(哲理、人性、意识形态),某种诗意。

d、组合关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呈线性排列,横向水平关系;
聚类关系:也称联想关系,纵向的垂直关系。

三、电影符号学的主要内容
1、确定电影的符号学特性
英国电影符号学家彼特·沃伦将符号分为三种类型:
a、象形符号:指能指与所指有某种内在或外在的类似性
(照片、地图、肖像画)
b、指示符号:根据自己和对象之间事实的或因果的关系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东西,指符号和对象之间并不具备相似性,只有某种经验上的因果关系。

(敲门声——客人的到来)
c、象征符号:符号和对象之间按照社会习惯所形成的关系
(鸽子——和平;狐狸——狡猾)
2、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
麦茨提出组合段概念,所谓组合段,就是把一部影片看做是由镜头、场面和段落构成的整体,按照电影“文法”来进行分切的单位。

麦茨的研究结构产生了著名的八大组合段体系:①自主镜头和组合段,组合段可以分为非时序组合段和时序组合段,非时序组合段可以分为②平行组合段和③括入性组合段。

时序组合段可以分为④描述性组合段和叙事组合段,叙事组合段可以分为⑤交替叙事组合段和线性叙事组合段,线性叙事组合段可以分为⑥场景和段落,段落又可以分为⑦插曲式段落和⑧普通段落。

1自主镜头,也被称为插入镜头,指有独立意义的镜头,是一个有完整情节的段落;可以是一组镜头也可以是一个长镜头。

这里又可再分成:(1)非电影虚构世界的插入镜头(指影片以外的事件).(2)主观插入镜头(主要是指角色体验到的非实际存在的内容,如回忆,梦想等).(3)被移位的电影虚构世界中的插入镜头(在一个形象系列中被特意插入了另一形象).(4)说明性插入镜头.
例:《邦妮与克莱德》开片的一组照片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拉提卡在阳光下微笑
2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非时序性指不同影像内出现的时间关系并非真实的时间。

如在拍到都市夜景或海滩的黄昏时,穿插进白天阳光明媚的田野,或晴空万里,波平浪静的大海等等;平行组合即平行蒙太奇序列的组合.
《美国丽人》
3非时序性的括入组合段,即在几个事件之间有相同的关系。

通常用淡入淡出、融入融出、划如划出、摇镜头等来组合连接.
《无间道》
4描述性组合段,影片的环境描述。

《雨果》的开始《逃出克隆岛》
画面叠化出巴黎城夜景,再次叠化出火车站外景,通过镜头移动先后交代火车站台、候车大厅等场景,最后定格在墙壁上的钟表上。

主人公雨果趴在钟表的后面,透过玻璃看候车大厅里的一切:腿上戴着保持器的警察,牵着宠物狗的贵妇,推着花车的卖花姑娘,看报纸的胖先生,演奏乐器的乐师,跳舞的人们。

然后镜头一转,随着雨果在钟楼内复杂的通道上运动,直到雨果走到另外一个钟表前,透过玻璃看到一个白发老人坐在桌前,无趣地摆弄着桌上的机械鼠。

5 交替叙事组合段,也就是交叉式蒙太奇。

6 场景,一个连续性影像序列,即一个时空关系中的整体,相当于戏剧中的一个"场".
《生活大爆炸》《十二怒汉》
7 插曲式段落,将几个特意挑选的非连续性的场景,通过压缩有意识地组合在一起。

《沉默的羔羊》中斯达琳的受训
《低俗小说》女司机与拳击手交谈的一幕
8 普通段落,通过任意选取的几个镜头,体现出几个不同的时间或地点,从而可以展现某一过程。

三、电影符号学的主要内容
3、分析电影作品(影片本文)的叙事结构。

“电影本文”,即指具体的影片组织结构,也指各影片共同具有的组织结构。

读解本文:在电影中就是分析影片的内在系统,研究其中一切可见的或潜在的含义,在各中符码和能指的交织中寻找其精密的结构。

读解本文,就需要对一部影片的段落、镜头组接、影像结构、声音元素等多方面的表意功能进行研读。

四、电影符号学的分化
70年代后,分为电影叙事学和电影精神分析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