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电影《湄公河行动》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电影《湄公河行动》

符号学分析电影《湄公河行动》摘要:电影作为一门语言,通过运用具有约定性的一种符号系统,塑造人物、讲述故事。

本文将运用符号学的观点,结合符号的形式、隐喻与转喻等媒介研究理论,对电影《湄公河行动》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其人物塑造、视听语言、国家形象等方面,解析《湄公河行动》是如何成功地展现情节、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关键词:符号学;电影;《湄公河行动》;象征意义;国家形象一.引言符号是事物的代表,是指代其他事物的标记。

电影符号具有一切符号所具有的作用,比如提示、传达、暗示、隐喻、象征、转折、逻辑转换等。

相对于一般符号,电影符号更广,如暗示故事情节发展,帮助推理完成;能够传达情意,隐喻事件的深层含义,丰富电影的内涵。

因为电影的符号特性,才让电影从复制现实转型到了反映现实,从杂耍转型到了艺术。

帕索里尼曾在《诗的电影》中指出,“电影使用的是一种人人可懂的语言。

所以它肯定是建立在一般人都能懂的符号基础上。

电影是直接表现现实的,是一种‘现实符号学’,是可以用符号的方法解读的。

”符号学由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

电影作为一门语言,有自己的表意手段,能够独立地传达信息。

从表意功能上来看电影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它和人类语言一样可以自如地用以表现和再现。

基于电影语言的概念,研究者将电影看作是一个符号系统,从而建立了电影符号学理论。

1966年,麦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一书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诞生。

电影《湄公河行动》是博纳影业集团出品的警匪动作电影,由林超贤编剧并执导,张涵予、彭于晏、冯文娟等主演。

该片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

这部以真实案件为创作基础,以宣扬正义、弘扬英雄主义、彰显爱国精神为叙事基调,同时利用商业片加主旋律的方式,以打造影视精品为追求目标的影片,成为近些年来少有的接地气、扬正气、聚人气的一部优秀公安影视作品。

影片跳出了以往一些主旋律创作程式化、套路化的窠臼,没有让“为了世间正义舍我其谁、为了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主题流于说教,而是通过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和细腻丰富的细节处理使这些大情怀、大格局落在了实处,做到了有看点、有骨架、有灵魂。

片中注重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包括中国、老挝、缅甸、泰国等地的大量实景拍摄,枪战、飙车、飙船、爆炸等元素应有尽有,整部电影故事内容、拍摄手法、爱国情怀各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并带动了人们关于主旋律电影和打击毒品犯罪等问题的思考,成为今年业界一部现象级电影。

二.微观层面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和误导的符号世界中,很多时候我们要花费大量精力来判断自己有没有受到欺骗。

符号如果能够用来交流,那它们也会用来说谎。

索绪尔说,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综合,二者不可分割,并分别由“所指”和“能指”代替。

在‘符号的形式’理论中,其中关于动作和表演有这样的描述:由于符号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工作,我们如今开始关注肢体语言,动作、面部表情和人们发音的方式。

这些都是我们用来“解读”人物的符号——也就是尝试着深入了解它们的可信度、脾气、个性和价值观。

我们必须记住,演员是通过说话、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向观众“展示”某种特定感情和信念的人。

影片片头,一名红衣女子在五光十色的卧室里注射毒品,作为“贩毒”的一种符号形式的展示,贴切的告诉观众影片与“毒品”紧密相连。

影片发展过程中,行动小组受禁毒局局长郁平要求,演一出戏以诱骗敌方寻求交易,这是一出戏中戏。

影片中还多次交代方新武的回忆录,将他女友被杀剧情展现出来,从整体上也丰富了影片。

这一系列符号的形式,都是由“毒”演变为“毒品引发的事件”来展现的。

音乐和声音效果是用来引起观众的某种特定反映的——很大程度上,这依赖于给定的声音与特定情绪之间的已有的文化关联。

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暗示观众应该对看到的节目有何感觉。

影片中,当中国两艘商船行驶在湄公河途中时,无论是多云的天空还是平静的水面都烘托了一种‘暴风雨前平静’的气氛。

尤其是当音乐出来时,紧张不安的气氛也映衬在船员身上。

而在行动小组找寻线人失败后,被迫逃离封闭县城的一场戏中,小组各成员紧密配合配以紧凑刺激的背景音乐,无论绳索吊人还是汽车追逐都极具动感,使观众置身于剧情中。

在德里奇火车站的一场争斗戏中,场面平静中带着惊惶感,配乐时而平淡时而急凑,使观众丝毫不能逃离剧情,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后来在商场与糯卡团伙交易的一场戏中,背景音乐烘托的同样有条理,刺激而又有节奏,很好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在最后的高潮——捉拿糯卡情节中,背景音乐先是极具动感,而后陷入战斗当中的平静,最后又回归于快节奏,丝毫不浪费一帧音频。

当‘哮天’冲锋陷阵被射杀时,影片短暂的抒情音乐展现,使观众也身心感慨。

高潮过程中的汽艇追逐,场面波澜壮阔,方新武与敌方同归于尽一直到影片结尾,音乐运用的都是那么极具震撼。

符号学分析理论中的‘语言与言说’强调:影片里讨论的大部分内容都包括叙事——可以看做是言语,观众之所以能够理解,是因为观众通晓该语言。

也就是说,观众理解符号以及符号所指代的意义。

影片伊始,借主人公言语“毒品,金三角的代名词,这个位于泰国、缅甸、老挝的三不管地带,一直是罪犯和毒贩的天堂……湄公河,全长……”使得观众一听便知。

影片中方新武关于“金三角”形象描述,也使观众对金三角地域的现实增强了可信度。

很多人都说人如其名,片中主人公“高刚”一名,我们由‘刚’很自然想到刚毅、坚强等等,不由自主的将这些特征赋予到他身上。

如果将他作为一种符号,他代表的便是这一类中国公安。

若是隐喻,恐怕编导就想体现出他本身就带有刚强这一特征。

转喻是以联想为基础的关系,用来暗示人们思维的符码,使人们能够做出适当的关联。

即是通过细节联想或概念联想来激发观点或描述事物的修辞格。

影片里当船员遇难时,没有鲜血直流,有的是黑场数秒,继而观众听到的只有枪声,而结果想必已经预料到了。

生活中会话使用的词语是直接的、公开的,并且指向接下来的回答的。

就像俄罗斯符号学家米哈伊尔·巴哈金说的,当我们说话时,我们所说的内容不仅联系着我们以前说过的话,而且联系着我们将来要说的话。

这便是符号学分析理论中的‘对话理论’。

当湄公河事件发生后,禁毒局局长郁平与公安部部长郝部长的对话,直接将本片的主人公“高刚”引出,将他比作是一头倔驴,除了点出了他的某些特征,而且往后都以他的查案动向为线索。

/高刚向上级汇报湄公河事件的进展,也促进了情节发展。

/查出糯卡是幕后真凶,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加以强调的。

影片中最值得铭记的情节、最能引起国人觉醒的镜头,便是糯卡团伙捆绑中国13名渔民,并用最残忍的姿势射杀他们的场景。

从符号学分析理论角度看,这是一种超真实。

即认为现实已经被‘超真实’所代替,这也意味着符号比它们所代表的东西重要。

简单地说,就是复制品“比真实更真实”。

导演之所以还原这一残酷现实,无非是让观众能深刻体会这个事件背后的残酷性。

三.宏观层面在许多主流影片中,叙事者并不是以国家的名义在书写历史,而是把国家拟人化,使剧中人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者,进而使观众完成对国家的心理认同。

影片中的两大男主人公便被赋予一种符号象征,即国家意志的体现着。

张涵予饰演的特别行动小组队长高刚,既是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正义卫士,又是与女儿温情互动的呆萌老爸。

儒雅睿智经验丰富,被上级委以重任,负责查清案件真相,为遇难同胞讨回公道。

彭于晏饰演的缉毒情报员方新武,为人沉稳老练,处变不惊。

方新武的女友因沾染毒品而自杀,令他下定决心打击毒品犯罪。

为了得到情报对线人严刑拷打,为了报仇杀死犯罪嫌疑人。

最终为了保障完成任务、掩护高刚和被捕的罪犯安全离开,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

电影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完成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所以,尽管一些电影并没有直接表现国家意志,但是,在故事的背后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都有着意识形态作用。

例如影片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行动小组中,有医护人员郭冰、中国特种部队“野牛队”队长、缉毒小队副队长郭旭、中国警方翻译、无人机驾驶员二郎、缉毒小队队员哪吒、爆破专家木星,以及神勇的缉毒警犬啸天。

这是一支紧密配合的团队,为了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个人生命,这便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的一种符号象征。

尤其是警犬啸天,因为被赋予一种使命感,而随团队作战。

从而变得具有意义,成为一种符号而区别与一些普通狗。

电影在满足人们观影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视听语言表达文化含义。

电影“把他的观众联结在一个集体的梦幻中,一个对他们自己的文化经验理想化的幻景当中”。

影片中,在毒枭隐藏的深山丛林中,糯卡部下们围着两个年轻小孩欢呼。

而让观众不可思议的是,两个年轻孩子竟然在‘赌枪子’,竟然拿自己的性命当赌注、开玩笑。

这一表演情节无疑是刺激的,也是令人发省的。

而在商场枪战中,小组队员被一名手持冲锋枪的小孩射杀,高刚直到把小孩毙倒都面露不可思议之情。

以及后来糯卡通过药物刺激一名小孩,并亲口赋予他是“伟大的战士”,引导他去炸弹袭击四国联合指挥部。

这里,年轻孩子被赋予一种符号,他们所代表的是——在金三角受毒枭们压迫而走向亡命路的村民孩子,无知、危险而又可怜,从而这些年轻孩子变得畸形。

关于《湄公河行动》,我想我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整个作品给予我们观众的正义感和解开真相时候的果断与专注。

而这部影片的重点,也许便是通过作品的故事,彰显了正直、公平以及对人间正义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意义是如何产生的?符号学的重大突破就在于,它采取语言学的模式,将语言学的概念应用到其他现象——文本,而不局限于语言本身。

社会文化现象不只是物质对象或事件,而是具有意义的对象或事件,因此成为符号。

这便是符号学分析理论中关于‘意义问题’的阐释。

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是虚拟性的,是用镜头语言以虚构的话语形式建构起来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典型形象,是诗意的国家形象,具有审美魅力。

这部影片真真切切地展示了我国公安的雷霆之力,与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影片的开篇就从维护国家尊严、打击国际犯罪行为的层面简洁交代了案件的背景,然后迅速切入故事本身,用强情节推进剧情。

影片三段重头戏,即在赌场营救线索人物,商场假交易以及抓捕糯康,可谓险象环生,悬念迭起。

其中既包括窄巷追击、高空飞跃,也有丛林野战、近身格斗,既有直升机空中救援、水面快艇追逐,也有无人机侦查和缉毒犬排雷,更别提追车、爆破等警匪片中的常见桥段了这种短平快的叙事节奏和奇观景象的有效营造展示了中国公安领导者的运筹帷幄、团队的有力配合和个人的英雄本色,使观众的肾上腺素不断飙升,极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观影热情。

首先,影片所反映的是敏感地域发生的特殊事件,暴力、毒品、军贩同流合污确实存在,甚至泛滥膨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