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2.2钻孔
(1)钻孔和开挖,应在中距5m内的任何砼灌注完成24小时后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砼的凝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拟采用多机同时作业。
(2)钻孔时应分班连续进行,不得中断,一气呵成,采用冲击钻钻孔时,应不断地向孔注浆,防止出现坍孔。若坍孔严重时应回填重钻。终孔时应对孔位、孔径、孔形、孔深、垂直度及孔底土质情况进行检查,合格后立即清孔。
(3)钻孔时须及时填写钻孔记录,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
2.3清孔
(1)钻孔达到图纸规定的标高后,且成孔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应立即进行清孔。清孔时,孔内水位应保持在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以上1.5-2m,以防止成孔塌陷。
(2)清孔时,应将附着于孔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并将孔底钻渣及泥砂等沉淀物清除。大桥需进行两次清孔。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采用循环钻进,施工方法定为反循环钻进成孔
2.1施工准备
(1)精心量测,准确放出桩位及其护桩。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打夯密实。
(2)护筒制备,护筒就位用十字交叉法定位。护筒就位后,周围用粘土分层均匀填满夯实,确保泥浆不外漏,确保护筒位置正确牢固。如果底部土质很差。为防止护筒下沉,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把护筒固定。护筒埋好后,测定好护筒顶标高,做好资料,请监理复核认可后,钻机就位。护筒埋好后,在桩机范围内整浇混凝土地坪,挖好泥浆排放沟,确保泥浆不外溢。
2.2钻孔
(1)钻孔和开挖,应在中距5m内的任何砼灌注完成24小时后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砼的凝固。
(2)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不中断。升降钻具时,保证操作平稳,钻头提升时,防止发生碰撞护筒、孔壁及钩挂护筒底现象发生。在钻孔中因故停钻时,一是确保有规定水位及相应比重的泥浆,防止塌孔,二是钻头上提2m左右,以防钻渣沉淀而埋住钻头,造成质量事故。
(7)钢筋笼安放,钢筋笼下放前对孔型进行检查,检查采用检孔器(探笼),探笼长度为4-6倍桩径,采用钢筋或型钢制作,并要求具备一定的质量;当探笼下放顺利到孔底口,提起探笼方可进行钢筋笼下放。
钢筋骨架整体制作,一次吊装就位。由汽车吊吊放钢筋笼就位。
钢筋笼现场分节制作,长度根据定尺钢筋长度及钢筋笼长度确定。保证接头按50%错开。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错开100cm以上。
三、安全注意事项
4.1钢筋笼吊装作业时,下面严禁站人,必须有专门的人操作。确保吊运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
4.2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戴安全帽,系安全绳等。
4.4严禁乱接电线,确保用电安全。
交底人/时间
复核人/时间
接收人/时间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部位
交底时间
桥梁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1.1《新疆甘泉堡神信铁路专用线桥梁设计图》
1.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4《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1.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2.5水下砼灌注
(1)水下砼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砼前,应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再次清孔。
(2)砼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应二次拌合。
(3)孔身及孔底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且钢筋骨架安放就位后,应立即开始灌注水下砼,并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4)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砼方法是:将导管居中插入距孔底25-40cm,在导管上口放入球囊,然后导管上接漏斗。导管由管径300mm钢管组成,用装有垫圈的法兰盘或丝扣连接,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首批水下砼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导管下口应伸入砼面层内至少2m,以防止泥浆及水冲入管内,且导管埋深不得大于6m。每罐车砼灌注完之后均测量砼面层的高程,计算导管的埋置深度,并始终严密监视导管应在无水状态下进行水下砼灌注,直至水下砼灌完为止。并且做好全过程施工记录,记录详细、完整。
(3)挖泥浆坑和泥浆制备。送用优质粘土制备泥浆,且泥浆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保持护筒内的泥浆顶面始终高出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0-1.5 m以上。
(4)钻机就位,钻机底架要垫平,保持稳定,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拴牢拉紧。钻机钻杆垂直,钻尖与孔位允许误差的规定之内。调整好钻机,保证钻杆竖直,使钻架吊点、钻机的转盘中心和桩位中心三点在一垂直线上。
(3)清孔后,孔底沉淀物厚度应按图纸或规定值进行检查,对于直径等于或小于1.3m的摩擦桩的沉淀物厚度应等于或小于400mm。支承柱小于50mm,检查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立即吊放钢筋笼。
2.4吊放钢筋笼
(1)钢筋骨架整体制作,一次吊装就位。由汽车吊吊放钢筋笼就位。
(2)检查钢筋笼焊接质量,同时钢筋骨架内焊有强劲的内支撑,在钢筋笼内均匀地绑好通长刚度较强的木杆,防止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就位时变形,在孔口顶面应采取定位钢筋进行固定,防止砼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升。固定支承系统应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倾斜和移动,当砼灌注完成后,方可解除定位支承系统。
制作原则是:主筋顺直,距离均匀,箍筋间距均匀,点焊牢固,保护层垫块均匀合理放置,垫块采用圆垫块。
钢筋笼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长度为5d,持证上岗,保证焊缝饱满,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8)放导管,导管在使用前检验好水密性试验,不合格的接头不准使用。保证导管在填充水下混凝土中不漏水,不漏浆,确保桩的质量。根据孔深配制好相应的导管节数,保证安装时一次性到位。下放导管时,位置保证正确,卡口旋紧
(3)终孔时应对孔位、孔径、孔形、孔深、垂直度及孔底土质情况进行检查,合格后立即清孔。钻孔时须及时填写钻孔记录,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
2.3清孔
采用抽浆法清孔。可在终孔后停止进尺,利用钻机的反循环系统的泥石泵持续吸渣10-20分钟,使孔底钻渣清除干净。
清孔注意事项:提前作好灌注水下混凝土准备工作,缩短清孔至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间。不得用加大孔深的方法代替清孔,如有类似情况,项目部将严肃处理。
2.6灌注桩的质量检查
(1)灌注水下砼时,每根桩应随机做3组砼试件,以检查桩砼质量。
(2)应由专业桩检查检测单位逐桩进行无破损法检测,检测时监理工程师旁站以监督桩检测质量和桩检测结果。
(3)监理工程师对每一根成桩的平面位置,钢筋笼偏心情况试验结果及施工记录认可批复后,才能进行桩基础的其它工作。
桥梁钻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5)灌注水下砼时,益出的泥浆应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以防止污染或堵塞河道和交通。
(6)在水下砼灌注接近桩顶面时,会发生灌注困难,所以最后一节导管要深埋在砼中,保证在上下窜动导管时,始终保持导管底口在砼表面2m以下,以保证成桩质量。当砼灌注完成后立即拔出孔口部位护筒。
(7)水下砼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中途不得中断,直至灌注的砼顶面高出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确定截断高度,才可停止灌注,以确保截断以下的全部砼均达到强度标准。一般情况下,灌注桩的顶面应比设计桩顶略高,中小桥0.5-1.0m,大桥应在1.0m以上,以保证桩顶部位砼强度,多余部分应在接桩或承台施工前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