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矩阵标准形

矩阵标准形


A ~ B E A ~ E B
2.3.2 Jordan标准形 ①一个n阶方阵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之一: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或对A的每个k重特征值λ,矩阵λE-A的秩为n-k。 ②对应初等因子的Jordan块:对于初等因子方幂(λ-λi)ni,对应一个ni阶 方阵,称为Jordan块即 i 1 i Ji 1 i 1 i
见后面的提示 1
• 2.3 矩阵的相似标准形
• 2.3.3 有理标准形 • ①首一多项多项式的伴随矩阵(可类比由例2.2记忆证明):
对于n次首一多项式 () n a1n1 ... an1 an,其伴随矩阵为 n阶方阵
0 0 0 an an 1 C E n 1 a2 a1
0 1 0 1 0 1 1 0 A 0 4 3 0 1 0 2
A1 0 结论:准对角矩阵 A ,则相应的 0 A 2 J diag( J (1) , J ( 2 ) ),其中J (1)、J ( 2 )分别对应A1、A2
(区别于 1 、 2)
2
0 A2
提示1:A1的初等因子为 i和 i;A2的初等因子为 1、 1、 2
• 则对角线上多项式f1(λ)、f2(λ)、...、fr(λ)的所有一次因式(首一化)的方 幂组成A(λ)的初等因子组。 • 准对角阵法:A(λ)与一个准对角(分块对角)多项式矩阵等价即 • 则分块A1(λ)、A2(λ)、...、Ar(λ)初等因子的全体就是A(λ)的初等因子组。
A( ) ~ diag( A1 ( ), A2 ( ),...,Ar ( ))
• 2.2 特征矩阵的行列式因子及初等因子
• 2.2.2 初等因子 • ③等价定理:以下条件均可证明两个多项式方阵等价。
A( ) B( ) A( )、B( )有相同的各阶行列式因 子 A( )、B( )有相同的不变因子( Smith标准形) A( )、B( )有相同的秩和初等因子 组
• 2.3 矩阵的相似标准形
• 2.3.2 Jordan标准形 • ③Jordan标准形(理解会证明):已知n阶方阵A的特征矩阵λE-A的各初 s 等因子 nj
( j) , j 1,2,...,s, nj n
j 1
• 则A的一个Jordan标准形为 n J diag(J1 , J 2 ,...J s),J i为对应初等因子 ( j ) j 的Jordan块
• 2.2.2 初等因子 • ①定义:将每个特征矩阵λE-A的不变因子di(λ)可以分解为一次因子的方 t k 幂之乘积 d ( ) ( ) ij
i

j 1
j
ij ( ) • 其中每个一次因子方幂 称为λE-A的一个初等因子,λE-A的 j
k
全部初等因子称为其初等因子组。
• 2.1 特征矩阵及其Smith标准形
• 2.1.1 特征矩阵
④多项式矩阵:对于多项式矩阵A(λ)=R(或C)[λ]m×n,行列式、子式、伴随矩 阵及分块等概念以及运算法则与常数矩阵相同,而以下概念有所不同。 1)多项式矩阵A(λ)的秩:A(λ)中有一个r阶子式(r≤min{m,n})为非零多项 式(不恒为0),而一切r+1阶子式为0,则A(λ)的秩为r=rankA(λ)。 2)非奇异方阵(满秩的):A为n阶方阵,detA(λ)不恒为0,即 rankA(λ)=n,显然,对于n阶方阵特征矩阵λE-A的秩为n,显然特征矩阵时 满秩的。 3)可逆矩阵:A(λ)为n阶方阵,若存在n阶方阵B满秩A(λ)B(λ)=B(λ)A(λ)=E, A(λ)为可逆的(单模态的)。 ⑤多项式矩阵可逆的条件 1)必要条件:A(λ)∈K[λ]n×n可逆,则A(λ)必非奇异(满秩); 2)充要条件:A(λ)∈K[λ]n×n可逆等价于detA(λ)为非零常数c。 1 即 det A( ) c 0, A1 ( ) adjA( )
0 0 0
0 0 0 0 1
• 2.3 矩阵的相似标准形
• • • • • • • • • 2.3.1 矩阵相似的充分必要条件 ①定义:A、B∈Cn×n,若存在n阶可逆矩阵P满足 B P 1 AP 则A、B相似,记为 A ~ B,P为相似变换矩阵。 性质: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②充分必要条件:A、B的相应特征矩阵等价,即。
2 2
0~0 0 0 0 0
0
0 0 ( 1 -
0 0
0 0 0 2
0 1 0 0 0 A( ) 0 0 0 0 1
1 0 0 0 0 ~ 0 0 0
• 2.2 特征矩阵的行列式因子及初等因子
• 2.2.3 初等因子的求法 • ③示例:求以下多项式矩阵的初等因子 0 1 1 • 1)定义法(三阶以下) A( ) 4 3 0 0 2 1 • 2)对角阵法
0 0 A( ) 0 2 0 0 ( 1) 2 0 0
D1 ( ) d1 ( ), D2 ( ) d1 ( )d 2 ( ),...,Dn ( ) di ( )且Dn ( ) det(E A)
i 1 n
d1 ( ) D1 ( ), di ( )
Di ( ) (i 2) Di 1 ( )
• 2.1 特征矩阵及其Smith标准形
• 2.1.1 特征矩阵
• A的特征向量:λ为n阶方阵A的一个特征值,相应的特征向量为n阶非零向 量x∈Cn,满足 x Ax • ③性质: • 1)n阶方阵A有n个特征值(实矩阵可以有复数特征值) • 2)特征值之和等于A的迹,特征值之乘积为A的行列式值,即
• ②相关概念: • A的特征多项式:行列式即首一多项式 f ( ) det(E A) E A n a1n1 ... an1 an
其中a1 trA aii , an (1) n det A
i 1 n
• A的特征值:方程f(λ)=0的零点λi为A的特征值,k重零点为k重 特征值,全体特征值为A的谱。
• 2.2.3 初等因子的求法 • ①定义法。即先求A(λ)的Smith标准形或各阶行列式因子,进而确定A(λ) 的不变因子,然后确定其初等因子组。 • ②对角阵法:A(λ)与一个对角形多项式矩阵等价即
A( ) ~ diag( f1 ( ), f 2 ( ),..., f r ( ),0...,0)
• ④矩阵可对角化的另一充要条件:λE-A的初等因子均为一次方幂。
• 2.3 矩阵的相似标准形
• 2.3.2 Jordan标准形 • ⑤应用:可见确定一个矩阵的相似形需先确定其特征矩阵λE-A的初等因子 组。
0 13 16 16 1 ;E A ~ 0 3 A 5 7 6 0 6 8 7 0 5 1 2 1 0
• 2.1.2 特征矩阵的Smith标准形
• ③代表矩阵——Smith标准形(法对角阵):
d1 ( ) d ( ) 2 S( ) diag( d1 ( ), d 2 ( ),...,d n ( )) d n ( )
• 1)特征: • 所有对角线上的非零元素均为λ的首一多项式;对角线上前一个非零元素 可以整除后一个元素,即为 di ( ) | di 1 ( ) • 对角线上零元素必在非零元之后出现。 • 2)定理:任何一个多项式方阵与一个Smith标准形等价。(会证明) • 3)特征矩阵的不变因子:对于n阶方阵的特征矩阵λE-A的Smith标准形
• 2.1 特征矩阵及其Smith标准形
• 2.1.1 特征矩阵 • ①定义:对于常数矩阵A=[aij]∈Cn×n,λ∈C,则A的特征矩阵 为λE-A,即 a11 a11 a1n
a 21 an1
a22
a11
a2 n ann
c
• 2.1.2 特征矩阵的Smith标准形
• ①初等变换:类似常数矩阵,多项式矩阵A(λ)也存在以下三类初等行(列) 变换,以下以行变换为例,列变换写在箭头下方。 • • • • 1)互换A(λ)的第i,j两行,记为 [ i ( a )] 2)A(λ)的第i行乘以非零常数a,记为 A( ) B ( ) [ i j ( )] A( ) B( ) 3)A(λ)的第j行乘以多项式φ(λ)加至第i行,记为 意义:一次初等行(或列)变换,相当于左乘(或右乘)一个可逆(单模 态)矩阵。
A( ) B( )
[i , j ]
• ②等价矩阵:若A(λ)经过有限次初等变换得到B(λ),A(λ)同B(λ)等价。即
B( ) P( ) A( )Q( ), P( )和Q( )分别为m阶和n阶单模态矩阵
• 结论:等价必等秩。 A( ) B( ) rankA rankB • 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及传递性(P34)
S( ) diag(d1 ( ), d2 ( ),...,dn ( ))
• 中所有对角元素非零,记di(λ)为λE-A的第i个不变因子。 • 例子:
4 6 0 特征矩阵的Smith标准形及不变因子 3 5 0 3 6 1
• 2.2 特征矩阵的行列式因子及初等因子
• ②定理:对于n阶方阵,若特征矩阵λE-A的非常数的不变因子为
i ( ) ai1
ni
ni 1
... ai ( ni 1) aini, ni n
i 1
s
• 则A的有理相似形为
A ~ C diag(C1 , C2 ,...,Cs ), Ci为对应ni次非常数不变因式的 ni阶伴随矩阵
• 2.3 矩阵的相似标准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