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骨髓细胞学特点小概
粒细胞系统:
原粒:体:大小ф:10~18μm;约2~3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少;天蓝色;无颗粒;为Ι型原粒
2.少;天蓝色;极少数细小嗜天青颗粒;为Ц型原粒
核:1。
形状:圆或椭圆
2.染色质均匀细致;核膜下见紫红色颗粒;淡蓝色核仁2~5个。
早幼粒:体:大小ф:12~20μm;约3~4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色泽:天蓝到浅蓝之间;
2.浆内见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个别情
况下出现嗜酸嗜碱特异性颗粒)
核:1。
形状:圆或椭圆
2.染色质粗(较原粒粗);核仁可见或见不清
中幼粒:体:大小ф:10~18μm;约2~3倍RBC
形状:圆
浆:1。
色泽:浅蓝(较早);淡红(较晚)
2.浆内见颗粒:1)。
小且密,淡紫色,嗜中性粒
2).大桔红色,嗜酸性
3).大且不规则,深紫红色:嗜碱性
核:1。
形状:椭圆形或一侧核扁平;位于细胞一侧
2.染色质密集,紫红色。
3.核仁消失,核膜明显。
晚幼粒:体:大小ф:10~16μm;约2倍RBC
浆:1。
色泽:粉红色;量多;见大量特异性颗粒;
核:1。
形状:凹陷呈肾形
2.染色质密集,呈粗条块状。
杆状核:体:大小ф:10~13μm;约1.5倍RBC
形状:圆
浆:1。
色泽:粉红色;量多;见大量特异性颗粒;
核:1。
形状:带状弯曲
2.染色质密集,呈粗条块状。
分叶核:体:大小ф:10~13μm;约1.5倍RBC
形状:圆
浆:1。
色泽:粉红色;量多;见大量特异性颗粒;
核:1。
形状:分叶状,2~5叶,叶与叶之间有丝状染色质相连
2.染色质密集,呈块状;色泽深紫红色。
红细胞系统:
原红:体:大小ф:12~20μm;约3~4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少;不透明,深蓝色;无颗粒(罕见少数颗粒);边缘有伪足
核:1。
形状:圆或椭圆
2.染色质颗粒状,深紫红色;深蓝色核仁1~5个,核周淡染区。
早幼红:体:大小ф:8~18μm;约2~3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稍多;颜色介于蓝色与深蓝色之间:海水蓝;
核:1。
形状:圆
2.染色质凝聚,核仁消失,副染色质明显。
中幼红:体:大小ф:8~15μm;约2倍RBC
形状:圆
浆:1。
多;颜色灰蓝色(老:蓝色;幼:灰红色);
核:1。
形状:小且圆
2.染色质凝聚成块,呈条索状,副染色质清楚,核仁完全消失。
晚幼红:体:大小ф:7~10μm;约1.5倍RBC
形状:圆
浆:1。
多;颜色粉红,同RBC;
核:1。
形状:更小且圆
2.染色质紫褐色、黑褐色凝聚成块,机构不清。
单核系统:原单:体:大小ф:15~20μm;约3~4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量多;灰蓝色;无颗粒(罕见少数颗粒);边缘不规则
核:1。
形状:圆或不规则
2.染色质纤细、疏松;浅蓝色核仁1~3个。
3.有Auer小体为I型;浆中有嗜天青颗粒为Ц型。
幼单:体:大小ф:15~25μm;约3~4倍RBC
形状:圆、椭圆或不规则形
浆:1。
量多;灰蓝色;见较多细小嗜天青颗粒;
核:1。
形状不一,椭圆、凹陷、扭曲或折叠
2.染色质疏松;较前稍致密。
单核:体:大小ф:12~20μm;约3~4倍RBC
形状:圆、椭圆或不规则形
浆:1。
量多;浅灰蓝色;见多粉尘样嗜天青颗粒;
可见少量粗颗粒、空泡,浆边缘有伪足。
核:1。
形状不一,呈折叠、分叶或肾形。
2.染色质疏松;有粗网状有。
淋巴系统:原淋:体:大小ф:10~18μm;约2~3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量少;蓝色;无颗粒;核周带明显
核:1。
形状:圆或不规则
2.染色质颗粒状,分布均匀,但比原粒粗;
核仁1~2个,较清晰,核膜清楚。
幼淋:体:大小ф:9~18μm;约1.5~3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量少;蓝色;少许嗜天青颗粒;
核:1。
形状:圆
2.染色质较紧密;核仁不清或者染色质疏松核仁消失状态中。
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体:大小ф:12~15μm;约2倍RBC;形状:圆
浆:1。
量多;淡蓝色;少许嗜天青颗粒;
核:1。
形状:圆或稍凹陷;
2.染色质致密浓集;核膜清晰。
小淋巴细胞:体:大小ф:6~9μm;约1倍RBC;形状:圆
浆:1。
量少;蓝色;
核:1。
形状:圆或稍凹陷;
2.染色质紧密成块,染深紫红色。
中淋巴细胞:体:大小ф:8~14μm;约1~2倍RBC;形状:圆
浆:1。
量多;淡天蓝色;可见少许嗜天青颗粒;
核:1。
形状:圆或稍凹陷;
2.正负染色质不清。
浆细胞系统:原浆:体:大小ф:14~18μm;约2~3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深蓝或灰蓝色;无颗粒;核周有淡染区
核:1。
形状:圆或椭圆,偏于细胞一侧
2.染色质颗粒状,呈网状排列,紫红色;淡蓝色核仁1~3个。
幼浆:体:大小ф:12~16μm;约2~3倍RBC
形状:圆或椭圆
浆:1。
量少;深蓝色,偶呈火红色形成假颗粒,如量多则着色淡;
近核部分有半月状淡染区,偶有空泡;
近核处有时含细小嗜天青颗粒;核周有淡染区。
核:1。
形状:圆或椭圆,偏于细胞一侧
2.染色质颗紧密,深紫红色;核仁模糊。
浆细胞:体:大小ф:8~20μm;约1~3倍RBC;
形状:椭圆或不规则
浆:1。
深蓝或带紫蓝色;核周有淡染区;有时胞浆边缘着紫红色,
偶见呈火红或浓紫红色;浆中含拉赛尔小体(红色大小不等球形
包含体)
核:1。
形状:圆或椭圆,小而偏于细胞一侧;
2.紫红色染色质呈团块状或车轮状。
巨核细胞系统:
原巨核:体:大小ф:15~20μm;约3~4倍RBC;形状:圆
浆:1。
深蓝色;无颗粒;
核:1。
形状:巨大,圆或不规则形,常偏于细胞一侧;
2.染色质粗颗粒状,呈网状排列,着色深,紫红色;
3.核仁2~3个或不清。
幼巨核:体:大小ф:20~50μm;约4~8倍RBC;形状:近圆形
浆:1。
量少;深蓝色;部分区域由于出现少量嗜天青颗粒而染淡紫
红色,胞浆边缘部可出现伪足。
核:1。
形状:圆形,边缘处有凹陷、切迹或呈分叶状;
2.染色质粗慥;核仁不清。
巨核细胞:
颗粒型巨核细胞:体:大小ф:40~70μm;约8~14倍RBC;
形状:不规则。
浆:1。
量多;充满细小紫红色颗粒;
核:1。
形状:巨大呈分叶状;
2.染色质粗而紧密,染紫红色;无核仁。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为颗粒型巨核细胞,其边缘部胞浆可裂解成血小板。
裸核型巨核细胞:
为胞浆完全脱落的巨核细胞。
骨髓阅片的经验口决
1.大量阅片,然后熟能生巧。
2.结合临床,追踪病人病历。
3.掌握原则,牢记诊断标准。
4.偶而灵活,结论留有余地。
5.知难而退,建议复查也对。
6.并非万能,勿忘组化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