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如何用降压药
作者:陈金伟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06期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是指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发生脑卒中(分缺血性、出血性两类)。
故脑卒中后控制血压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促进病愈的主要措施。
但血压过高过低都不行,这常使患者及其家属感到左右为难(因此病太多数为出院后在家治疗),以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
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如何使用降压药介绍如下。
一、缺血性脑卒中
主要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发生6小时后,病变中心区域缺血坏死已难以恢复,但其周围缺血区经治疗可恢复功能,故称为“半暗带”,为急性期治疗的重点。
治疗关键是改善“半暗带”血供和降低血压,但不宜降得过低,以免缺血区供血不足。
用药参考降压药物宜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群地平、莫索地平、伊拉地平等,这是因为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较强的优点,非常适合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
可有头痛、脸红、心悸、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且能诱发糖尿病,故糖尿病患者慎用。
二、出血性脑卒中
主要表现为血压先升后降,早期血压升高为机体的自我调节,有利于脑部血液灌注,如一下子把血压降得过低,则可影响脑部血供,继发脑梗死,治疗起来更困难。
但如一味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导致上述后果而缩手缩脚,则可因血压迟迟不降而导致脑出血加重,脑疝形成。
用药参考选用可增加脑血流但不增加颅内压的药物,如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尼莫地平、莫索地平等;与此同时,可再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必要时再次入院静脉滴注硝普钠。
使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的不良反应有咳嗽。
可加用咳必清制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