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血压管理参考幻灯片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血压管理参考幻灯片
? 升高或波动 脑梗塞后血压多有升高或波动
头24h血压波动显著
? 立即升高
脑梗塞一旦生,血压立即升高
? 血压回落时间 脑梗死血压回落时间为4天
约2周左右逐渐降低到原来的90%
? 血压升高持续的时间 1~2周
? 血压恢复特点 用24小时血压动态监护大脑半球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脑梗塞后1周内收缩压降低7mmHg,舒张压降低3mmHg
(1)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mmHg 、舒张压<100mmHg
(2)缺血性脑卒中后24小时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 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mmHg 或舒张压 ≥110mmHg ,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予降压治疗, 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如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最 好应用微量输液泵,避免血压降得过低
(3)卒中后病情稳定,血压持续≥140/90mmHg, 无禁忌症可于数天后恢复使用发病前 降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
(4)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病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可静脉 输注0.9%氯化钠溶液纠正低血容量,处理可能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的心脏问题。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的血压管理
1
目录
1 概述 2 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 3 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 4 脑小血管病的血压管理
2020/3/5
2
第一部分 概 述
2020/3/5
3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
2020/3/5
? 每16秒有一个中国 人发生卒中
? 每19秒有一个中国 人死于卒中
? 对缺血性脑卒中,准备进行血管 再通治疗,推荐应用静脉注射药 物(如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等) 将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
? 未进行血管再通治疗,而且血压 不超过200/110mmHg,不推荐早 期过度积极的药物降压
2020/3/5
17
急性期血压的管理
2014及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
7
不同年龄人群中, 血压水平与卒中死亡率均显著正相关
2020/3/5
Lewington S,et al. Lancet 2002; 360:1903-1913.
8
脑卒中
30%
62%的卒中事件 由高血压直接导致
62%
卒中
全球30% 的人死于脑卒
中、心脏意外等心血管 疾病
49%
心梗 49%的心肌梗死
? 个体化掌握,适时 启动二级预防!
?急诊溶栓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 ?神经保护 ?预防并发症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危险因素 ?抗血小板治疗 ?稳定斑块 ?他汀治疗 ?抗凝 ?口服降纤 ?干预颈动脉
2020/3/5
以卒中单元为载体 16
2017年中国脑卒中防治血压管理指导规范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
10
脑卒中血压管理的必要性
A 脑卒中是中国高血压患者最主要并发症 B 脑卒中是中国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C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D 血压升高是脑卒中急性期的常见并发症
E 脑卒中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0/3/5
11
第二部分 缺血性脑卒中 的血压管理
2020/3/5
12
脑梗塞后血压的变化
《2005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tlas of Heart Disease4and Stroke. http://www.who.int/cardiovascular_diseases/resources/atlas/en/
静静到来的脑卒中,突然剥夺了无数人的美好人生!
丘吉尔
斯大林
罗斯福
列宁
撒切尔
沙龙
卓别林
徐悲鸿
李钟郁
2020/3/5
5
卒中已成为我国人群的首位致死因素
1990-2013 年中国人群死因前十位
1990 年
下呼吸道感染
卒中
慢阻肺 先天性畸形
溺水 新生儿脑病 缺血性心脏病 自我伤害 早产并发症 交通意外
2010 年 卒中
缺血性心脏病
慢阻肺 交通意外
肺癌 肝癌 胃癌 自我伤害 下呼吸道感染 食管癌
2020/3/5
14
脑梗塞急性期血压增高的因素
疼痛 恶心、呕吐 意识模糊 焦虑 肢体约束带的束缚
颅内压升高 气管插管的刺激 血容量不足早期 低氧的生理反应 卒中后应激状态 病前存在高血压……
2020/3/5
15
卒中全程规范化管理
一级预防 急性期 二级预防
急性期定义: ? 一般指2周内(多数) ? 轻者1周内; ? 重者1月内。
2020/3/5
13
急性脑梗塞血压增高的机制
? 颅内压增高 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下降 ? 适应性反应 缺血性卒中时,缺血脑组织部分或完全丧失了脑血
流量的自动调节机制,使该缺血区的脑血流几乎完全依赖动脉血 压来维持脑灌注,脑卒中后血压适度增高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对 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脑循环的自动调节机制受损 脑缺血后可逆性梗死周边区称之半 暗带,该区域的血流灌注依赖血压变化,动脉压升高可改善半暗 带的脑灌注
26.5
28.5
18.9
18.8
99%CI
24.9
险 15 风 10 因5
5 3.8 6.7 4.6
归0
群
人
危险因素
? 2010年《柳叶刀》发表的INTERSTROKE研究显示:10个高危因素可解释90%的卒中风险 ? 高血压“人群归因风险比”高达34.6%,为卒中首要危险因素
O2'0D2o0n/3n/e5ll MJ,et al. Lancet. 2010;376(9735):112-23.
2006年 2第02201/3届/5国际高血压学会( ISH 2006) 福冈宣言
导致
高高 血血 压压
9
脑卒中
缺血性卒中 87% 脑出血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 3%
80%患者在急诊室或住院期 间出现血压升高
2020/3/5
AHA Statistical Update.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16 Update
2013 年 卒中
缺血性心脏病
交通意外 慢阻肺 肺癌 肝癌 胃癌
先天性疾病 下呼吸道感染
肝硬化
Lancet. 2015 ; 328052(909/633/):5117 –171
6
Lancet 2013; 381: 1987 –2015
高血压是卒中的最强危险因素
40
35
比(%)
30 25 20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