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的选择


四、我的课程内容选择观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含义
关于课程内容的含义,课程理论界有两种观点影 响较大。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内容是在教育机构 范围内向学生灌输的知识;另一种观点认为,课 程内容是在一门课程中所教授或所包含的知识, 也是指一些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法则和问 题等。前者是课程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后者是课 程技术学的观点。实际上,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 是知识,它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形态。
课程内容
(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比如18世纪法国卢梭倡导的“自然教育论”及相 应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20世纪上半 叶杜威倡导的“进步教育论”及相应的自然主义 经验课程论等都倾向于这种课程取向。
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
(1)塞勒和亚历山大提出的范围是,人从经验中 获得的事实、观察结果、资料、知觉、感性、设 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将经验重组形成的理 念、概念、通则和计划等。
课程内容的选择
叶堃鹏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含义 2.课程内容的理解 3.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1.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 2.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三、几种不同流派对课程内容选择的观点
1.进步主义的课程内容选择
2.永恒主义的课程内容选择 3.要素主义的课程内容选择 4.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内容选择
四、自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1.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 2.基本生活和生存技能的课程 3.人际交往课程
vpn / vpn 0 仐邑益
课程内容的选择

(2)马什则认为这个范围应包括知识、技能、价值 和态度。 (3)塔巴和布雷迪则将这个范围概括为知识和学习 经验两个方面。
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系统知识原则 (2)历久尚存原则 (3)生活效用原则 (4)兴趣需要原则 (5)社会发展原则
进步主义的课程内容选择
进步主义主张“儿童中心主义”,倡导的是民主 的、实验的教育方法,他们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可 分为以下两种:其一是“经验中心课程 ”(Experience centered Currriculum);其二是基 础课程,又称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内容选择
后现代主义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提出了四个基本 标准,又称“4R原理”,即丰富性(Richness) 、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s) 和严密性(Rigor)。
我的课程内容选择观
一、国家课程的选择 1.根据国家的客观国情和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 2.充分考虑各地域的地方差异性和各民族的民族差 异性 3.紧随世界潮流和时代特征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比如,我国历史上“礼、乐、射、御、书、数” 所构成的“六艺”,欧洲中世纪的“文法、修辞 、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构成的“ 七艺”,都是属于这种取向的课程观。
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经验 比如,20世纪40年代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 教育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 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反映的 就是这种课程取向。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理解
关于课程内容的理解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课程内容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课程 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内容体系。 第二,课程内容是发展的、多元的、多形式的,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度,由于社会生产力水 平、政治体制与教育目的的不同,课程内容也各 不相同。 第三,进入21世纪,课程内容又进一步呈现出了 生活化、综合化的趋势。
永恒主义的课程内容选择
永恒主义主张“教师居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呼 唤“古代智者型的教师”,他们主张把学科划分 出等级和主次,并精选名著来编著相应的课程。
要素主义的课程内容选择
要素主义的课程目标是传授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 、道德训练,他们的课程内容选择坚持以下三个 原则: 第一,课程内容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 第二,课程内容要具有长期目标 第三,课程内容要包含价值标准
二、地方课程的选择 1.遵循国家制定的课程内容标准选择课程内容 2.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选择合理的课程 3.通过与不同地方的交流和沟通选择于己有利的 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选择 1.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内容 2.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选择合适 的校本课程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 选择自己的特色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