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日昌:心理测量与测验
• 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 (一)个别测验 – (二)团体测验
• 三、按测验的材料分类 – (一)文字测验 – (二)非文字测验 •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 (一)描述性测验 – (二)诊断性测验 – (三)预测性测验
• 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
– (一)速度测验 – (二)难度测验
• 八、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 分类第一节 心理Fra bibliotek量及其相关概念
• 一、什么是测量
– (一)测量的定义: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 事物加以确定。“一定的法则”是指在测量时所采用的 规则或方法。 “事物”是指我们所感兴趣的东西,即是 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测量就是确定这些 属性或特征的差异。 – (二)测量的要素 – 1.参照点 – 2.单位 – (三)测量的量表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发展
• 一、智力测验的发展 • 二、教育测验的发展 • 三、人格测验的发展
第四节 近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兴起
第二章 心理测量概述
1.什么是测量?什么是测验?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的区别是 什么? 2.心理测量有哪些性质?如何理解心理测量的性质? 3.心理测验有哪些功能? 4.什么是最高行为测验与典型行为测验? 5.仔细理解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的差别, 结合后面有关章节看对不同测验的测量学要求有何不同。 6.列举几个你感兴趣的心理品质,譬如智力、自尊、适应能 力等,看看采用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 表来评估这些品质会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 效度的概述
• 一、效度所要回答的问题 • 二、效度的含义
– (一)效度的含义 – (二)效度的性质
• 三、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 (一)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要条件。 – (二)测验的效度受信度的制约
• 四、效度验证与效度概化
– (一)交叉效度评定 – (二)元分析
第二节 效度的种类与估计方法
四、其他效度
– – – – (一)表面效度 (二)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 (三)合成效度与区别效度 (四)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
第三节 影响效度的因素
• • • • 一、测验本身的因素 二、效标因素 三、样本的代表性 四、干涉变量
第四节 效度系数的解释与应用
• 一、效度的解释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 二、效度的应用
– – – – – (一)效度在测验编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效度在选拔中的重要影响 (三)效度在决策中的重要影响 (四)效度与信息组合 (五)效度在人员分类与安置中的重要影响
图5-2录取率与命中率的关系
图5-3能力倾向测验分数与工作成绩的二元分布
第六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
1.编制心理测验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应该遵循 哪些原则?具体技术有哪些? 2.什么是项目分析?在心理测验编制过程中为什 么要进行项目分析? 3.什么是区分度与难度?两者关系怎样? 4.IRT的基本假设与模型有哪些?IRT对心理测验 编制有何意义? 5.什么是项目等值?它的具体性质与条件要求有 哪些?这些要求对于保证项目与题本的质量有何 关联?
第五章 心理测量的效度
1.什么是效度?效度在测验当中有什么作用? 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怎样?如何在同一个测验当中协调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3.分别举出估计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念效度的一些具体方法。 4.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念效度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5.假设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试图证明高考内容效度、构念效度的有效性, 并找到其效标关联效度;作为辩论的另一方,请你尽量找出反例进行驳 斥。 6.什么是效度验证和效度概化?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7.如何提高外部效度?提高外部效度会怎样影响到测验的信度? 8.简述MTMM的思路并评价其优缺点与实用价值。 9.自选一个研究主题,尝试为其寻找合适的效标,并说明为何选取这些效标。 10.评价效度信息组合的方法。
– (一)标准化测验 – (二)非标准化测验
• 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 (一)最高作为测验 – (二)典型作为测验
•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 (一)构造性测验 – (二)投射性测验
• 九、按测验结果的评价标 准分类
– (一)常模参照测验 – (二)标准参照测验
• 十、按测验的应用领域分 类
– (一)教育测验 – (二)职业测验 – (三)临床测验
第一节 心理测量误差的定义与种类
• 一、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
程中,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所导致的测量 结果不准确或者不一致的效应。这里包含两层意 思:(1)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 (2)误差是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结果。
• 二、误差的种类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第二节 心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 • 一、误差的来源
• 三、差异分数的信度
– (一)含义及计算 – (二)缺陷
• 四、分测验的信度 • 五、变异的测量
第五节 概化理论的信度观
• 一、传统信度估计的弊端 • 二、概化理论简介 • 三、概化理论的信度观
– (一)概化理论对比经典测量理论的优越性 – (二)可靠性和“随机平行测验”假设 – (三)测量设计
• 一、IRT的提出与内涵特征
– (一)经典测验理论的不足 – (二)IRT的诞生与提出 – (三)IRT的特征与优点
• 二、IRT的基本假设与模型
– (一)IRT的基本假设 – (二)IRT的主要模型
图3-4 三参数逻辑斯蒂克项目特征曲线
第四章 心理测量的信度
1.指出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 2.怎样提高测量信度? 3.以下情景,什么信度系数最不适合? 速度测验 测量异质主题的测验 学生可很容易地从考试中学到答案的测验 4.稳定性系数与等值性系数之间有什么区别? 5.找几个常见的测验,看看都报告了哪种信度,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6.是否有些很有价值的研究很难用目前的信度手段衡量? 7.有时一个良好的测验也会发生重测信度不高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低信度? 这有什么实践价值? 8.什么是平行测验? 9.试述概化理论信度观的实践意义,并探讨这对测验工具开发有什么意义。 10.试从概化理论角度来分析测量工具的适用性。 11.差异分数与变异的关联。
第五节 测验等值与题库建设
• 一、测验等值
– (一)等值的概念与条件 – (二)等值的理论与方法 – (三)等值设计与处理
• 二、题库建设
– (一)题库的定义与功能 – (二)题库建立的理论与方法 – (三)题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程序
第七章 心理测验分数的处理与解释
1.分数合成的方法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多重分段?它有哪几种主要的模式? 举例说明什么情况适 用于这种方法? 3.什么是渐进效度?它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它们的分数解释各有什么 特点? 5.什么是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基于计算机的测验解释有何特点? 6.如何看待“巴纳姆效应”?你在做测验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类似情 况? 7.试举出你曾经参加的多项考试,说明它们属于常模参照测验还是 标准参照测验?不同的结果解释方式是否对你的成绩产生了影响? 8.参阅有关统计方法与计算机软件应用的书,掌握多元回归技术, 看最后得到的回归方程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 (一)含义及估计方法 – (二)使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 二、复本信度
– (一)含义及估计方法 – (二)局限性
• 四、同质性信度.
– (一)含义 – (二)估计方法 – (三)内部一致性估计存在的 问题
• 五、评分者信度 • 六、总述
第三节 影响信度的因素
• 一、影响因素
– – – – – (一)被试因素 (二)主试因素 (三)施测情景因素 (四)测量工具因素 (五)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 • 三、提高信度的常用方法
第一节 中国古代测量思想与贡献
• • • • 一、心理健康测量思想 二、个性心理测量思想 三、能力测量思想 四、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访谈法 – (三)自然实验法
第二节 西方近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 一、心理测验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对个体差异的 研究 • 二、心理测验的先驱
– – – – – – (一)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二)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 (三)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 (四)克雷佩林的精神病理学研究 (五)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 (六)比奈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
• 一、内容效度及其估计
– (一)含义 – (二)内容效度的估计方法 – (三)内容效度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 二、构念效度及其估计
– (一)含义 – (二)构念效度的评估方法 – (三)提高构念效度的方法
• 三、效标关联效度及其估计
– (一)含义 – (二)评估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
图5—1 根据假定数据模拟的MTMM示意图
第三章 心理测量的误差
1.什么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2.误差的来源有哪些?在实践中应如何尽量避免或者控制? 3.测验焦虑与误差的关系。 4.什么是真分数理论? 5.试述真分数理论的误差独立性。 6.增加个人测量分数与他的真实分数差距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请分 别举出特定的例子。 7.CTT模型及其假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如何做到测验的标准化? 9.测量分数、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10.项目反应理论是针对经典测量理论的哪些不足发展起来的? 11.项目反应理论模型中的参数不变性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现实意 义?
– (一)适当增加测验项目的长 度 – (二)因素分析和鉴别力分析 – (三)弱势矫正 – (四)控制测验项目的难度 – (五)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 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 团体上的信度。
• 二、信度多高才是可信的
第四节 信度的特殊问题
• 一、速度测验的信度 • 二、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
– (一)利文斯顿方法 – (二)一致百分比方法
第一节 信度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