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要想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管理好,就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本着这一宗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本人坚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自身修养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而一位教师就是一个榜样!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不要自己觉得没什么、无所谓,其实学生的眼睛一直盯着呢。

他们在心中评价你,在背后议论着你。

评价你的衣着、言谈、处理事情的方式。

为了能让学生信服,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率先做到:规定学生6:30到校,我6:20就到了;要求学生语言文明,在公众场合我从不讲粗口。

时时处处要求自己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用自己的良好风范和得体的举止吸引学生。

二、做好常规工作
(一)、注重细节管理
在日常的管理中,本人力求做到“勤”、“细”、“全”三个方面:“勤”,即勤了解、勤观察、勤发现、勤解决。

本人经常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室和宿舍,勤与学生沟通,勤向科任老师了解,勤同学生家长联系,从而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不使问题与矛盾扩大和激化,不给管理工作留下隐患。

“细”,即了解情况详细、认真,全面观察和了解;发现问题要仔细,不让任何问题的蛛丝马迹逃过自己的眼睛;处理问题细致,不急躁、简单、粗枝大叶、甚至粗暴。

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晓之以情,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使动机和效果、手段和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全”,即对班级工作要全面抓。

班风、班纪、学风都重视;都努力搞好;面向全体学生,对全班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没有男女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

(二)、让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与学生是处于同一层面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接近,因而他们更容易沟通。

作为班主任本人往往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我们班的规章制度都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具体落实也是由学生实施和监督的,本人只负责起协调作用,由于管理比较规范,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地步。

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

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班会,除了组织学习材料外,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本人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进行。

诸如:开展励品讨论,由学生自由发言,主持人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对讨论做总结性的发言。

只要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从不打断学生的发言。

只是在讨论终了,对讨论会做一下点评,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每周工作总结,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班级的情况(组长总结本组情况,值周班长、班长总结全班情况,科代表总结各科学习情况,另外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发言,班干部尤其如此),然后由我总结。

经过锻炼,我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

三、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地位是拥有绝对权威的。

教师多以“我”为中心去要求学生,容不得学生的半点违抗。

而今天,学生要求教师抛弃“警察形象”。

老师也不能再成天板着一幅面孔,摆着“班主任天生不会笑”的形象。

班主任几乎天天跟学生见面,天天要给他们讲求学和做人的道理。

不能设想班主任以一副冷漠的神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或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

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情感交流,而情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所以我们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待。

要去了解他们、感受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让他们感受到你的鼓励你的笑,你的尊重你的爱,从而敞开心扉,接受你,听你的话,而不再是“你不懂我的心”。

实践证明,班主任采用不同的教育行为作用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

班主任采用“微笑”作用于学生,学生在心理上对微笑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

当学生喜欢这个班主任时,大都喜欢和他谈心,喜欢听他的课,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就要注意培养和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后进生的班主任更要坚持不歧视、不放弃,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来感化他们。

作为一名老师,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热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接纳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用之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真心爱学生,就必须尊重他们。

人人都说孩子小,可是人小心不小。

”一定要以“爱”为先导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因为高素质的人群是以爱来沟通情感的。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一直提倡以理服人,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一个人得不到爱,即使别人关心得都对,说得道理多么浅显易懂,也不易接受。

在教育过程中,我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经常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理想、性格以及对自己的认识。

只有了解他,才能使教育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

与此同时,我与学生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多以鼓励为主,做学生的朋友,得到学生的信任。

学生都很乐意与我交往,接纳我的建议甚至批评。

当然,尊重学生并不等于放纵学生,越严格的要求才会体现更多一分的尊重。

每个班都会有少部分后进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存在自卑、苦闷、伤感、沉默寡言等不良心理。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主要原因
是由于学生成绩不理想。

他们在家里受家长的指责,在老师面前很害怕,在同学中觉得低人一等,情绪低落,头上好像压着一座大山,要转变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就必须帮助他们搬掉这座大山。

怎么搬呢?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发掘学生言行中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促使其走向成功。

我班学生张烨、虽然学习成绩差,但特别热爱班集体,地面脏了,值日生没有发现,她就主动打扫了,文明岗生病了,她就主动站文明岗;冯杨成绩不怎么样,但最关心同学,那位同学生病了,她第一个承担起护理义务;田耕因为打架受过处分,但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尽职尽责;秦三强虽然小错不断,但性格开朗、勇于承担班务工作……对于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及时予以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多用功。

在我们的公共努力下,这些同学在第三次月考中都进进步了,其中田耕和张烨前进了200多个名次,他们学习的尽头更足了。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值得津津称道的优点,只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具体优点,公开赞美。

这样,赞美将会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求学的巨大动力。

班务工作无小事,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小的事,在学生看来却是非常重要。

我坚持做到不因自己的散漫而影响孩子人生观的建立。

时刻做到:脚踏实地、务实工作。

就是在这些平凡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营造着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岳建英
2009年6月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