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十年来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_宋小霞
近十年来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_宋小霞
第一种( 二元化) : 我国养老模式可分为家庭养 老和社会养老模式[4]。其中,家庭养老模式又分为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居家养老模式两种形式; 社会
养老模式又分为社会机构养老模式和社区养老模 式两种形式。
第二种( 三元化) : 根据养老的地点划分标准, 可以分为 三 种: 一 是 居 家 养 老、社 区 养 老、机 构 养 老[3]; 二是家 庭 养 老、社 会 机 构 养 老、社 区 居 家 养 老; 三是家庭养老、社区( 集体) 养老、社会养老。根 据养老的资金来源为标准划分,养老模式又有两种 分法: 一是划分为个人养老、政府养老、社会养老; 二是划分为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机构养老[5 - 7]。
( 二) 研究主要内容 养老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开展的: 一是“谁来养”,即经济支出的主体是谁; 二是“养不 养”,涉及 对 养 老 的 态 度 问 题,包 括 家 庭、社 会、政 府; 三是“怎么养”,即养老模式,选择何种养老模式 是最适合本国国情的; 四是“养得怎样”,即养老的 效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等。其中对养老模式的研 究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养老模式的概念及 分类研究; 二是区域城乡养老模式的研究; 三是研 究特殊人群的养老模式; 四是选择养老模式的影响 因素; 五是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研究。
刊”、“EI 来源期刊”、“CSSCI”、“核心期刊”四类来 源,从 2005 - 2015 年近十年间收集到的 1155 篇关 于养老模式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研究的角度主要 基于经济学、医学、心理学以及人口学等学科领域。
表 1 关于养老模式检索主题词
检索导向
主题词
养老
养老模式、养老方式、养老形式、养老体系
第三种( 多元化) : 我国养老模式有单一走向多 元化[2]。根据养老居住的方式,我国城市养老模式 分为“居家养老 + 社区养老”、回归田园养老、异地 养老和旅游养老; 根据经济供养来源,可分为以房 养老和以地养老; 根据日常的生活照料,可分为遗 赠养老、搭伴养老和“迷你”家庭养老院[8 - 10]。
92
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015 年 10 月
一是按照 年 龄 来 划 分,可 以 分 为 低 龄 老 人、中 龄老 人 以 及 高 龄 老 人,一 般 来 说,高 龄 老 人 在 老 年 人口中属 于 增 长 最 快 的 群 体,是 一 个 脆 弱 的 群 体, 大多数高龄老人经济上主要靠家人,在养老上更加 依赖家庭养老模式[25 - 27]。
( 三) 关于区域城乡养老模式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经济水平存在 巨大的差异。在对区域养老模式选择的研究中,学 者们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一是基于城乡养老模式选择的角度研究: 根据 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养老模式 的变化可以视为一条 logistic 曲线。当前中国养老 模式处于家 庭 养 老 向 社 会 养 老 转 变 的 过 程[11]。 城 市作为经 济 水 平 较 高 的 地 区,受 经 济 收 入、文 化 程 度、住房条 件 等 因 素 的 影 响,家 庭 养 老 模 式 已 发 生 改变,而城 市 居 民 对 社 区 养 老 的 接 受 程 度 较 低,使 得养老模式供给与老年人的需求存在矛盾 [12 。 - 15] 相比于城市,农村地区受“新农保”政策的影响,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年人在经济上的依赖,对传统 的家庭养老模式有一定的冲击,但仍占据主导 地 位,从长 远 来 看,家 庭 养 老 模 式 将 走 向 社 会 化 养 老[16 - 19]。 二是基于城乡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的角度 研究: 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养老是目前 我国老年人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独生子女家庭老 年人养老将面临多重危险,选择适宜的养老模式可 以有效的规避风险[20 - 22]。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老年 人养老在 经 济 状 况、精 神 生 活、日 常 照 料 等 方 面 都 明显的处于弱势地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未能缓 解风险,需要政府和家庭成员协同努力[23 - 24]。 综上文献所述,受经济水平、文化程度、政策等 多重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所适应的养老模式存在 差异。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城乡家庭养老模式功 能开始弱化,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养老模式来作为 支撑或者补充,如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模式。 也有一部分学者从改善家庭养老模式的角度来减 缓其功能的弱化。 ( 四) 关于养老模式服务对象的研究 养老模式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大部分学者选 择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孤寡老人为研究 对象( 图 1) 。原因有三:
相对而言,研究者对当前孤寡老人的研究是相 对缺乏的。
图 1 关于特殊人群的研究
( 五) 关于影响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研究 影响我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家庭因 素,经济因素,文化价值观念因素等,这其中家庭因 素和经济因素在养老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1. 家庭因素 工业化以 来,家 庭 结 构 趋 于 小 型 化,空 巢 老 人 增多,老人的地位下降。一是因为长期实行计划生 育国策,使我国特别是城市家庭结构和模式发生深 刻变化,大家庭向核心化与小型化家庭转化[5]; 二 是因为子 女 婚 后 独 居 状 态 增 多,家 庭 规 模 小 型 化, 婚后独居住会促使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增多[33]; 三 是家庭权力由“夫权”转移为“妻权”。随着经济的 快速发展,家庭权力也发生很大变化,由传统的“夫 权”向“妻权”转移,在赡养老人问题上由妻子做主。 总体 来 说,妻 子 对 待 公 婆 不 如 自 己 的 父 母,以 致 妻 权家庭的老年人的养老质量有所下降[34]。 2. 经济因素
表 2 我国养老模式的分类
分类 二元论
划分标准
养老来源、 养老支持方式
模式 传统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 居家养老
社会机构养老 社会养老
社区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养老的地点
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
三元论
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社区( 集体) 养老
养老的资金来源
个人养老、政府养老 社会养老
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归纳总结上升到理 论的高度,形成一个较稳定的、系统的、典型的方式 和方法[2]。
养老模式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养老体系,包 括主要的养老方式和辅助的养老方式,以及为这些 养老方式提供支持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3]。
第 33 卷第 10 期
宋小霞,王子玲,赖洪潮,等 近十年来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 2015 - 04 - 30 基 金 项 目: 广 东 省 科 技 创 新 培 育 专 项 资 金 ( PDJH2015B0487) 。 作者简介: 宋小霞( 1992 - ) ,女,广东梅州人,2012 级本科生; * 通讯作者: 俞万源( 1972 - ) ,男,广东平远人,教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教学与区域发展。
第 33 卷 第 10 期 2015 年 10 月
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Vol. 33 No. 10 Oct. 2015
近十年来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
宋小霞,王子玲,赖洪潮,范林风,俞万源*
三、养老模式研究内容
( 一) 关于养老模式的概念研究
在有关养老模式的研究中,养老模式的概念一 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
养老模式就是指人们进入老年阶段后怎样进 行晚年生活的制度安排与机制保障。它主要包括 两个层次: 一是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二是老年人的 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1]。
养老模式是指把解决养老问题、缓解老龄化所
素和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等五个方面。文章对当前研究状况存在的不足进行评述,以期探索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模
式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模式; 研究综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642X( 2015) 10 - 0090 - 06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相对 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相对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 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21 世纪以来,中国开始进 入老龄化社会。在中国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以及 社会经济急剧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 存在 着 老 年 人 总 数 不 断 庞 大、发 展 迅 速、老 龄 化 发 展超 前 于 经 济 发 展、区 域 发 展 不 平 衡、特 殊 老 龄 群 体不断增多等发展趋势。虽然老龄化可以表明我 国经济增长、医疗进步、社会稳定,但是也给我国社 会的前进发展带来了劳动力供给减少、影响经济增 长、影响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影响社会活力、影响 创新 驱 动、加 重 国 家 保 障、削 弱 家 庭 的 养 老 功 能 等 影响新常态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我国人口老 龄化问题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养老问题已成为 社会极为关注且需亟待妥善解决的社会难题。养 老模式作为养老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成为学 术关注的焦点。对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在养老模式 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有助于厘清养老模式学术研究 的思路和路径,明确学术研究方向。
91
从众多概念中不难发现,学者对养老模式的概 念的侧重方面的不同导致概念存在分歧,如“养老体 系”、“制度安排与机制保障”、“方法”等等。即使对 养老模式在概念上存在分歧,但大多学者都普遍认为 养老模式是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保障的体系。
( 二) 关于养老模式的分类研究
养老模式作为研究养老问题的重点之一,在对 养 老 模 式 分 类 的 研 究 中,学 者 们 的 观 点 也 存 在 分 歧,主要有以下三种( 表 2) :
家庭养老、自我养老 机构养老
多元论
居家养老 + 社区养老、 养老居住的方式 回归田园养老、异地养老
和旅游养老
经济供养来源
以房养老
日常的生活照料
遗赠养老、搭伴养老和 “迷你”家庭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