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性肺炎-PPT

放射性肺炎-PPT

间质水肿,导致肺泡间隔增厚,类似透明膜病 的表现。
9
放射性肺炎的病理生理学
参与局部损伤和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 IL-1α,IL1β, and TNF-α
参与组织修复和器官纤维化的细胞因子:TGF-β 、 PDGF、 TNF-α
这些细胞因子参与早期炎症反应,并刺激成纤维细胞 增生、促进胶原基因启动,导致纤维化的形成
12
病理学改变
①急性渗出期(0—2个月):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和肺上皮细胞发生肿胀、空泡形成。微血管的 损伤导致充血、血栓形成
②机化或增殖期(2~9个月):肺泡内渗出物进 行性机化
③慢性纤维化期(>9个月):纤维组织增生引起 间隔显著增厚,最终引起肺泡腔塌,甚至完全 闭塞
在同一肺组织标本上同时存在不同阶段的病理 改变,是放射性肺损伤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
在一个回顾性研究中表明,对照射剂量
从60GY到86GY等病人组中研究发现,放射性气
管狭窄的发生率为25%,并与放射治疗剂量有
着直接的关联。
18
临床表现
气急随肺纤维化加重呈进行性加剧、容易产生 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呼吸道症状。
并发放射性食管炎时出现吞咽困难 若放射损伤肋骨,产生肋骨骨折,局部有明显
II级有症状,需要医疗处理,影响日常工作 III级有严重症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
吸氧 IV级指危及生命的呼吸功能不全,需要紧急干
预如气管切开或置管等 V级指引起死亡的放射性肺炎
6
放射性肺炎的病理生理学
肺脏的细胞构成
I型肺泡细胞 -83%肺泡表面 非增殖细胞 受损伤时不增值
II型肺泡细胞-16%肺泡表面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1月 损伤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肺血流灌注改变及 血管通透性增加,微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堵塞
8
PATHOPHYSIOLOGY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放射性肺炎的病理生理学
组织学: 几天至几个星期内出现血管充血、肺泡渗
出和水肿,接着炎性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脱落 几个星期后,胶原纤维沉积在损伤部位及
3
放射性肺炎—流行病学
放射性核素颗粒被肺组织吸入并滞留在肺组织 并对肺组织造成长期的辐射,导致放射性肺炎。 因此放射性损伤可发生在因为居住环境、意外 事故、战争、恐怖行动而暴露在高水平吸入性 放射性核素环境的人群中
4
表现病理类型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纤维化
5
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分级
I级没有症状,仅仅需要临床观察,不需治疗 干预
进入快速的有丝分裂 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
上皮细胞 –肺脏细胞的30%、位于血液和肺组织之间 、构
, 成肺实质 其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更新时间为2个月 损害时可被
诱导进入代偿性的快速增殖
7
放射性肺炎的病理生理
目前认为放射性肺炎发生与肺泡II型细胞及血 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
1、肺泡II型细胞损伤导致肺泡张力变化,肺 顺应性降低,肺泡塌陷和不张
21
X线表现
放射性肺炎不寻常的表现为单侧透明肺,推测 可能与中央肺血管受累所致。与其他纤维性肺 病一样,可并发自发性气胸和感染,如肺曲霉 菌球。
急性和慢性放射学异常表现均限制在放疗照射 野内,不具有正常的解剖学边界,这是放射性 肺损伤的特征表现。
放射性纤维化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亚临床或症状明显的放射性肺炎之后
胸片:放疗几个月后或几年后 纤维化
多发生在先前发生肺炎或其临近区域、亚临床
的放射性肺炎患者
临床症状:无症状--轻微活动性呼吸困
难--严重肺纤维化表现呼吸功能受损、发绀、
16
Late Manifestations 迟发表现
放射性胸膜反应:
胸膜炎发生在放射治疗后的2-6个月
13
Acute Manifestations 急性表现
采用分割放疗时,急性肺损伤相对少见 较高剂量治疗下(50-60GY)下,将会有气管
支气管树的辐射损伤。支气管检查:粘膜发红 伴有浓厚的分泌物积聚并阻塞气道 尽管大部分病人无症状,但少数病人会有刺激 性干咳。一旦放疗结束,支气管上皮会在几星 期内再生并愈合,相应的症状会消失
14
Late Manifestations 迟发表现
1. 放射性肺炎:
放疗后的2-6个月
X线显示肺泡模糊影、放疗的范围
相一致。
临床症状:无症状--低热、咳嗽、
肺充血、胸闷或胸部不适、极小量咯血--突发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超过总量
15
Late Manifestations 迟发表现
表现有胸膜炎性胸痛、胸膜摩擦感、和
胸膜腔渗出、大量胸膜渗出少见
放射性胸膜炎或完全痊愈,而无明显残
17
Late Manifestations 迟发表现
放射性支气管狭窄
病因:放射性肺纤维化导致支气管狭窄,
进而出现梗阻性肺不张、肺容积减少、肺脏功
能缺失,从出现呼吸困难
需与肿瘤复发区别 通过支气管镜或
PET-CT成像
压痛
19
肺功能改变
肺放射性肺炎和纤维化都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 障碍,肺顺应性减低,伴通气/血流比例降低 和弥散功能减低,导致缺氧
▲有时胸片尚未发现异常,而肺功能检查已显示 变化
20
X线表现
放射性肺炎发生于放疗近结束时至放疗后2个 月之内
急性期表现为照射野内血管周围片状毛玻璃影 和(或)均匀的实变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放射性肺炎也可表现为结节状实变影。病灶边 缘与放射治疗野一致,和正常肺组织有明显分 界,此为放射性肺炎的特征表现。
Radiation Pneumonitis 放射性肺炎
1
放射性肺炎--定义
系由于肺部、纵隔、食管癌、乳腺癌、恶性 淋巴瘤或胸部其他部位肿瘤经放射治疗后, 在放射野内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引起的炎症 反应,发生率为16.7%—50.3%
2
放射性肺炎—流行病学
在美国近1/3的人会得肿瘤,而超过一半的病 人将要治疗他们的恶性肿瘤。大约65%的肿瘤 病人将要接受 放射治疗
10
发病机制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严重程度与放射方法、放 射量、放射面积、放射速度均有密切关系
11
影响因素
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相关因素包括:肺受照射体 积大、女性、KPS评分低、治疗前肺功能差、 不吸烟、放疗前行化疗(应用博来霉素、阿霉 素、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等 )、与 某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 等联合放射治疗、老年人和儿童更易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