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学课件)(12级二系)肺血栓栓塞症

(内科学课件)(12级二系)肺血栓栓塞症

• PTE的血栓来源 – 下腔静脉径路:最多见 – 上腔静脉径路:有增多 – 右心腔
病理与病理生理
• 栓塞部位特点 –多发多于单发,双侧多于单侧; –下肺多于上肺,右侧多于左侧
病理与病理生理
• 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1.对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机械阻塞因素 ◆神经体液因素 ◆缺氧
肺动脉高压
病理与病理生理
治疗方案及原则
• 一般处理
监测,绝对卧床,通便,对症
• 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吸氧 呼吸支持 血管活性药物 液体负荷疗法
治疗方案及原则
• 溶栓治疗
– 适应证:大面积PTE;次大面积PTE± – 溶栓时间窗:14天 –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出血,过敏,复栓
–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活动性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2月内自发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证:2周内大手术,15天内严重创伤,…
治疗方案及原则
• 具体溶栓方法 – 溶栓药物及用法
• UK:4400IU/kg静注10min,2200IU/kg/h持续 静滴12h;或20000IU/kg静滴2h
• SK:250000IU,静注30min,100000IU/h持续 静滴24h。SK半年内不宜复用
• rtPA:50~100mg持续静滴2h
– 非大面积(低危)PTE(non-massive PTE)
未出现休克和低血压的PTE
• 次大面积(中危)PTE(submassive PTE)
– 超声心动图标准:右室前壁运动幅度<5mm – 出现右心衰竭表现:颈V充盈,肝大,外周与中心静脉压↑
PTE的临床分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出现氧合功能障碍;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
栓子的大小和数量 多发栓子的递次栓塞间隔 基础心肺功能 个体反应差异 血栓溶解快慢
——影响临床过程与结果
临床表现
• 症状: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
– 呼吸困难(80%-90%) – 胸痛:胸膜炎性胸痛(40%-70%)
心绞痛样疼痛(4%-12%) – 晕厥(11%-20%) – 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55%) – 咯血(11%-30%) – 咳嗽(20%-37%) – 心悸(10%—18%)
– 临床漏诊与误诊情况分析 – 若及时治疗,死亡率由25-30%→8-%
危险因素
• 原发性:遗传变异引起 – V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凝 血酶缺乏……
• 继发性:继发于某种临床情况 – 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 制动、高龄、吸烟 、产妇、肾病综合 征……
病理与病理生理
2.对心脏的影响
– 右心后负荷增加 – 急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静脉系统淤血 – 室间隔左移,左心功能受抑制,血压下降,休
克 – 冠脉供血动力学状态改变,心肌供氧及氧代谢
状态改变,诱发心绞痛 – 卵圆孔开放,右向左分流
病理与病理生理
• 对肺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 肺泡无效腔增加;血流重新分布,V/Q失调 – 支气管痉挛 – 栓塞部位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呼吸面积减少 – 肺顺应性下降,可能出现肺不张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间质和肺泡内液体增多或出血 – 肺梗死(不足15%) – 累及胸膜出现胸腔积液 – 肺内右向左分流
– 测量双下肢周径:髌骨上缘以上15cm 髌骨下缘以下10cm
双侧相差>1cm有临床意义
诊断
• 诊断流程
– 疑诊 – 确诊 – 求因
诊断
• 疑诊:
– 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胸痛、晕厥、休克等 – 不对称性下肢肿胀、疼痛 – 血浆D - 二聚体(D-dimer):<500ug/L,排除价值 – 动脉血气分析 – 心电图 – 胸部X线平片 – 超声心动图 – 下肢深静脉超声
– 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心衰 – 多部位、较广泛的肺动脉阻塞,呈慢性栓塞表现 – 常可发现DVT – 右心导管示:静息肺动脉平均压>25mmHg,活动后肺
动脉平均压>30mmHg – 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游离壁厚度>5mm
鉴别诊断
• 冠心病 • 肺炎 • 主动脉夹层 • 胸腔积液 • 休克
ECG 示SIQIIITIII;完右
I导 II导 III导
ECG 示V1-V4导T波倒置
V1
V2
V3
V4
诊断
• 确诊:
– 疑诊PTE的情况下,行PTE确诊检查,包括: ➢ 螺旋CT (CTPA):最常用的确诊手段 ➢ 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扫描 ➢ 磁共振成像(MRPA) ➢ 肺动脉造影(PAA):诊断PTE的经典参比方法
左肺动脉
干内的血 栓向舌叶 延伸
诊断
• 求因:
– 明确有无DVT:行超声、CTV、MRV等检查,帮助 诊断DVT及确定栓子来源
– 寻找诱发因素:易栓症;隐源性肿瘤
诊断流程
• 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
– 危险因素、临床表现;ECG、X线胸片、血气 – D-Dimer检测 – 超声检查:心脏,下肢静脉
– 溶栓中的护理:静脉留置针,易出血部位压迫
– 溶栓结束后的监测:出血,APTT,再通情况
治疗方案及原则
• 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 肝素推荐用法:
• 静脉:3000~5000IU或80IU/kg静注, 继以18IU/kg/h持续静滴;
• 对疑诊病例合理安排进行确诊检查
– CTPA;核素V/Q;MRPA;PAA
• 寻找PTE-DVT的成因和危险因素(求因)
PTE的临床分型
– 大面积(高危)PTE(massive PTE)
诊断标准:收缩压<90mmHg 或 较基础值下降≥40mmHg, 持续时间>15min。排除其它致血压下降原因
肺血栓栓塞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 李长毅
肺栓塞
PTE
羊水栓塞
脂肪栓塞 空气栓塞
约50%近端DVT并发PTE 80-90%的PTE存在DVT
Migration Embolus
Thrombus
DVT
PTE
VTE
流行病学
– 发病率分析 • 国际: 0.5‰ • 国内: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 体征
– 呼吸系统体征:呼吸急促、发绀;有时闻及湿罗音 和/或哮鸣音;胸腔积液可出现相应体征
– 循环系统体征:心动过速;血压变化,重者可出现 血压下降、休克;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 P2亢进,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 其它:发热
临床表现
• DVT的症状体征
– 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皮肤色素沉着, 行走后易疲劳或肿胀加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