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品德特点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品德特点

其茶品质,以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品质较差 。
台湾乌龙茶——白毫乌龙
白毫乌龙
全世界最贵的茶——白毫乌龙
白毫乌龙中的上品称为东方美人茶、香槟乌龙茶
制作特点:别的茶类做一斤(600克)只需一千~二 千个芽即可制成,而白毫乌龙需要至少三~四千个 茶芽才能制成,几乎全部由嫩芽制成。
只限产于夏季,限于台湾省新竹县北埔、峨嵋及苗 栗县头份等地,限用青心大没品种,限用手采茶 青,且唯有经小绿叶蝉感染者才能制成较佳品质 的白毫乌龙茶。
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新工艺白茶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身披满白 色绒毛的牙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茶叶中, 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
白茶的药理作用
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特别是 白毫银针号称“三年为药,七年为宝”, 有“功若犀角”之誉,有退热降火解毒之 功效。
白茶——白毫银针
夏茶:茶水娇浓,味道微苦,耐泡
白露茶: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比春茶耐泡,没有夏茶的 苦涩
绿茶品质
颜色:清绿为上品 味道:以味道醇厚为尤佳 杂质:无杂质者为优
白茶
白茶
白茶的定义
白茶(又名黄溪草)。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 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市首创的。该市 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
茶色为什么是白色的呢?
黄茶
品质特征 干茶色泽带黄,汤色黄 亮,香气带甜,滋味微 甜,叶底黄亮、灰绿。
“ 黄叶黄汤” 分类 黄芽茶、黄小茶、黄大

黄芽茶——君山银针
特点:茶形紧实挺立, 芽身金黄,色泽润亮 ,香气高,汤色杏黄 清澈,茶味爽甜醇厚 ,叶底嫩黄明亮。
乌龙茶加工基本工艺
鲜叶→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乌龙茶品质特征
嗅香气 汤色:以橙黄清澈为好,橙红带浊为差,但品种、
季节不同也有差异。 尝滋味:滋味有浓淡、厚薄、爽涩及回味长短之分
。 看叶底:叶面黄亮,叶缘为红边。
红茶
红茶的定义
红茶创制是称为“乌茶”,英文为black tea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 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 酚减少90%以上,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 。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 、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料。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 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 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
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
普洱茶
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 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 料
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 色红浓明亮,香气独 特陈香,滋味醇厚, 叶底褐红。
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 茶自然发酵,熟茶人 工催熟。
我国红茶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过第二大茶类 ,出国量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50%左右。
严格来说,红茶不是指茶的品种,而是一种茶叶的 加工工艺
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 外山小种(烟小种)
红碎茶
工夫红茶 祁门工夫 滇红工夫 闽红工夫
红茶分类
黑茶
黑茶属全发酵茶或称后发酵茶。 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 黑茶采用的原料较为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
安溪色种——本山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便于分类列等,将安溪乌龙 茶分为铁观音、色种和黄金桂等3个等级。据20世 纪80年代初统计,色种占了安溪乌龙茶的80%以 上。熟香蕉色。冲泡后,香气似铁观音, 但较清淡;滋味清纯,略厚重;汤色橙黄,叶底 黄绿。
白茶——贡眉寿眉
眉茶产量约占白茶产量一半以上。一般以贡 眉为上品,质量优于寿眉。
制作贡眉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二、三 叶,要求芽嫩、芽壮。
优质贡眉毫心显而多,色泽暗绿或灰绿,汤 色橙黄。叶脉迎光透视呈红色,味醇爽, 响鲜纯。
定义 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 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 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 黄,产生黄茶。 基本工艺 鲜叶→杀青→揉捻→闷 黄→干燥
武夷四大名从
铁罗汉是武夷山最早的名从,茶树生长在慧苑坑的 鬼洞,即蜂窠坑。
白鸡冠茶树原生长在武夷山慧苑坑的外鬼洞。 水金龟茶树原生长在武夷山牛栏坑葛寨峰下半崖上

武夷岩茶——武夷水仙
品质特征:因为茶叶本身带有一股清香,可以被制 成富有香味,极为珍贵的茶叶,因此叫做水仙, 是在日本销量最大的乌龙茶品质之一。
福建茉莉花茶——龙团珠茉莉花茶
产于福建福州。是福州茉莉花茶中的传统地方品牌 。
品质特点:外形圆紧重实、匀整;内质香气鲜浓, 滋味醇厚,汤色黄亮,叶底肥厚。
福建茉莉花茶——政和茉莉银针
福建茉莉花茶——政和茉莉银针
产于福建政和茶厂。
品质特点:外形芽条肥壮,满披茸毛,形似银针, 色泽油润;内质汤色清澈明亮,花香芬芳、浓郁 ,冲泡3~4次花香犹存,滋味鲜浓醇爽回甘,叶底 肥厚匀整,根根如针。
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茸毛的芽 叶,加工时不炒不揉,用晒干或用文火烘 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 ,使其看上去呈白色
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 工序。
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
白茶的品质特征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 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 底嫩匀。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产地
产地特点:主产于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冻顶山。冻顶 山是凤凰山的余脉,海拔700米。冻顶山,山高林 密土质好,且山上多雨适宜茶树生长。
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 鲜叶为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摇 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团揉(包揉) 、复烘、焙火而制成
三坑两涧
根据生长条件不同有正岩、半岩、洲茶之分。正岩 品质最著名。产于海拔高的慧苑坑、牛栏坑、大 坑口和流香涧 、悟源涧等地,称“三坑两涧”品 质香高味醇。
半岩茶又称小岩茶。产于三大坑以下海拔低的青狮 岩、碧石岩、马头岩、狮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带, 略逊于正岩。
崇溪、黄柏溪,靠武夷岩两岸在砂土茶园中所产的 茶叶,为洲茶。
普洱茶
云南沱茶
再加工茶——花茶
熏制花茶的毛茶(茶胚),主要是绿茶,其次是青 茶和红茶,且以烘青数量为最多,熏花质量也最 好。
花茶的熏制原理:花茶熏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 茶胚吸香的过程。
熏制程序:花茶的熏制传统工艺程序:茶胚、花拼 和堆熏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熏或提花 匀堆、装箱。
茉莉花茶
内在特点:有特殊浓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 泡开后滋味鲜醇,回味甘厚,汤色嫩绿整齐,幼 芽初展,芽大叶小。
绿茶等级划分
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春天刚刚冒出的嫩芽采制而 成,喝着有种淡淡的香。
谷雨茶:谷雨前采制的茶。春节温度适中,雨量充沛。一芽 一叶正式形成。仅次于明前茶,味道稍微加重。
春尾茶:春天末期前采制的茶。经常说雨前茶大概就是这个 时期的茶。
绿茶——洞庭碧螺春
产地:江苏吴县太湖洞 庭山。
外形特点:条索纤细、 卷曲、呈螺形,茸毛 遍布全身,色泽银绿 隐翠,毫风毕露,茶 芽幼嫩、完整,无叶 柄、无“裤子脚”, 无黄叶和老叶
绿茶——洞庭碧螺春
品质特点: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 翠隐,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 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三鲜之称,是我国名 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 闻名中外。

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 音
干茶色泽一般砂绿油润 ,颗粒卷曲圆结,汤色 金黄明亮或者清绿明亮 ,香气馥郁高长,滋味
鲜醇甘滑,独具“音韵 ”,
叶底肥厚软亮。
绿叶红镶边
福建乌龙茶
福建乌龙茶
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
《茶经》称茶山“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中,武夷茶园土 壤系烂石或砾壤。
成品茶外观茶叶肥壮, 形状似针,白毫披覆 ,色泽鲜白关润,闪 烁如银,条长且直, 茶汤呈杏黄色,清澈 亮晶,香气清鲜,入 口毫香显露。
白茶——白牡丹
采福鼎大白、福鼎大毫一芽一、二叶的茶青 为主要原料制成,品质独特
高级白牡丹叶张肥嫩,毫心肥壮,汤色橙黄 ,滋味甜美鲜爽,毫香浓显。泡茶后绿叶 拖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 其性温凉,具有健胃提神、去湿退热的功 效。
又叫茉莉香片,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 气味”之美誉。
茉莉花茶使用的茶叶称茶胚,一般以绿茶为多,少 数也有红茶和乌龙茶。
大宗茉莉花茶以烘青绿茶为主要原料,统称茉莉烘 青,共同的特点是:条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黑 褐油润,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 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
福建茉莉花茶——龙团珠茉莉花茶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之中 的极品。
武夷岩茶分为岩茶与洲茶。在山者为岩茶,在麓者为洲茶。 武夷四大名从: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武夷岩茶——大红袍
大红袍既是茶树名 又是茶叶名。产 于武夷天心岩九 龙窠岩壁上。母 树距今有350多年 的历史。
特色:冲泡7~8次尚 不失原茶真味和 桂花香。
香气浓郁而馥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边缘 呈红褐色,中间部分为淡绿色,形成奇特的“绿 叶红镶边”。
汤色的不同 闽北乌龙茶汤色较深而闽南乌龙茶汤色清澈明亮。
福建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 干茶色泽一般乌褐油润 ,条索扭曲紧结,汤色 橙黄明亮,香气浓郁幽 长,滋味醇厚鲜滑,独
具“岩韵”,叶底肥厚 软亮
凤凰单枞
特点:条索粗壮,轻匀挺直,粗中有细,质地柔软,有一股 优雅宜人的独特清香。
“五不采” 太阳升不采,天气热不采,早期见其芽不壮不采,阴天不采
,雨天不采。
铁观音的六种香气 兰花香、桂花香、芝兰花香、乳香、果香、清香
凤凰单枞十种香气 兰花香、芝兰花香、木兰花香、玉兰花香、蜜兰 花香、姜花香、桂花香、杏仁香、肉桂香、夜来 花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