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 (1)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 (1)


观察吸出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做好口鼻腔、呼吸道护理
定时清洁鼻腔口腔,每日2次,协助病人 翻身、拍背、咳痰,做深呼吸,排出呼 吸道分泌物,做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 湿润通畅。
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
二、体腔与内脏引流管
主要包括: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盆腔引 流管,胃、 胆囊、空肠造瘘管,T管,尿管等。
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 压 经常挤捏引流管,避免阻塞 酌情给予半卧位,可维持良好引流功 能
4、加强无菌管理
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 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破溃 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5、注意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 准确记录于体温单上
T管引流及护理
T管的作用和目的
T管及其装置
引流目的:1、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 脓液或坏 死组织 2、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 体腔内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4、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 状
三、伤口引流管
适应症:1、一般伤口渗出较多,创面较大, 单纯依靠压力包扎不能有效防止渗血时,宜放 置引流管。2、缝合后有死腔存在者,感染或 有潜在感染者。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外科 -------
外科引流技术
引流: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 排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方法
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
吸附作用 导流作用 虹吸作用 消化道的蠕动作用
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
通畅 彻底 低组织损伤 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 确定病原菌
普外科常见引流管
一、胃肠减压管 二、体腔与内脏引流管 三、伤口引流管 四、营养性造口管
1. 作好心理护理 2. 妥善固定导管 3. 保持引流通畅 4. 加强无菌管理 5. 注意观察记录
1、作好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配合 治疗 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
2、妥善固定导管
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 其脱出 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 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3、保持引流通畅
目的:引流手术后伤口下的积血积液,使密闭 创腔内的液体排出体外,消灭死腔,促进伤口 愈合
临床常见疾病有全身多处脓肿、乳腺癌等
四、营养性造口管
作用:营养支持 适用于:
1. 吞咽和咀嚼困难; 2. 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 3. 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4. 高分解代谢状态;
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胆汁的量太多或太少应如何 解释?
多:肝细胞功能差;炎症感染后有炎性 渗出液者;胆肠吻合术后十二指肠液倒 流;胆总管下端梗阻
少:肝细胞坏死,没有制造胆汁功能; 中毒性休克全身血容量低,导致肝血流 量减少,胆汁分泌相对减少
胆汁颜色异常应如何解释?
草绿色: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 胃酸氧化 白色:由于长期梗阻,胆色素和胆盐 被吸收,由胆囊黏膜、胆管黏膜所分 泌的黏性物质所代替 红色:胆道内有出血 脓性及泥沙样混浊:胆道内感染严重 及泥沙样残余结石
拔管指征
1. 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常; 2. 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日、清亮无
脓液、结石、沉渣、异物等; 3. T管造影显示胆道通畅; 4. 夹管试验无不适;
☺夹管试验
术后2周左右,试行夹管1~2日,每日2~ 3小时,逐步延长时间至全天,期间注意 观察病情,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 状,可经T管行胆道造影,T管造影后应 开放引流24h以上,使造影剂完全排出, 避免逆行感染。如胆道通畅无结石或其 他病变,再次夹管24~48h,无不适方可拔 管。若有结石残留,则需保留T管6周以 上,再做取石或其它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体位
妥善固定
搬运病人中
下床活动中
保持引流通畅
1. 观察水柱波动范围
2. 观察并准确记录引 流液量、颜色、性 状
3. 七日更换水封瓶并 做好标记
胸腔引流液的观察
胸腔引流液的观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常胸液
活动性出血
乳糜胸
几种常见的异常水柱 波动分析
拔管后观察
脱管处理
健康宣教
禁忌症:应用前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 的食管静脉曲张、腐蚀性胃炎、食管或喷门狭窄或梗 阻、鼻腔出血阻塞、严重呼吸困难等。
胃肠减压的护理方法
胃管置入长度
胃管插入长度要合适,如过深,胃管在胃内盘 绕打折,过浅则接触不到胃液,均会影响减压 效果 一般成人应插入45-55cm,即胃管头端应插至 胃幽门窦前区 胃管应固定牢靠:
四、预防感染
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局部保持 干燥,防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炎症 反应 定期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 平卧时引流管远端不高于腋中线, 坐位、站立或行走时不可高于腹部 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五、拔管护理
拔管时间:术后2周左右,在T管腹腔段 周围由大网膜等组织包绕粘连形成牢 固窦道,此时拔管,不会使胆汁漏入 腹腔;年老体弱或合并低蛋白血症、 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应 延长拔管时间
一、胃肠减压管
定义: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 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 的气体及液体吸出。 适应症:急腹症、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胰腺或胆道 疾病、胃肠穿孔修补或部分切除术前术后(术前术中 减压可防止胃膨胀,有利于手术操作,术后应用有利 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行胃肠道给 药、不能经口进食需要鼻饲的患者等。
拔管后护理
拔管时指导病人与医生配合,避免腹肌 紧张
拔管后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残留窦道, 1~2日后可自行闭合
带T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活动 衣服应宽松柔软,勿使引流管受压 用防水贴膜覆盖置管处后可淋浴 指导病人自己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指导患者如何记录引流量,以及如何观 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注意饮食调节,低脂、高蛋白、高维生 素饮食
T管引流的护理
•妥善固定 •有效引流 •评估记录 •预防感染 •拔管护理
一、妥善固定
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 躁动病人应专人看护,加以适当约束 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避免翻身、活 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
二、有效引流
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引流 管扭曲、折叠、受压,要经常挤捏, 防止管道堵塞。 注意引流袋放置的高度 :
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 站立活动时不能高于腹部切口
三、评估记录
观察记录引流出的胆汁的量,正常成 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术 后24h内引流量约300~500ML,恢 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 后逐渐减少至200ML左右。 观察胆汁的颜色和性状 正常胆汁颜色为黄色或黄绿色、清亮 而无沉渣、有一定粘性。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膜腔的有关知识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2.引出胸膜腔内积气 3.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 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 侧肺迅速复张 4.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 支气管残端瘘等
适应症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
1. 胸腔闭式引流管 2. 水封瓶
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放位置
尤其是外科胃手术后的胃肠减压,胃管一 般放置在胃肠吻合的远端,如固定不牢靠,一 旦胃管脱出,再次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 起吻合口瘘
保持引流通畅
保持胃管通畅: 可持续负压吸引以减压,负压吸引力
不宜过大,过大可使胃管头端小孔被吸 附于胃黏膜上而至引流不畅,过低达不 到效果 如果由胃管内灌注药物,冲净管腔后, 夹管30~60分钟,使药物充分吸收后再接 吸引
出院指导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