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西学东渐全部内容课件.ppt.

高考复习—西学东渐全部内容课件.ppt.


利玛窦的智慧
•“入乡随俗”调和策略,迎合中国文化和习俗 •走上层路线,取悦皇帝,广交中国官员和士大夫 •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为传教的敲门砖
利玛窦到韶州后,依然是光头僧 服,但仍感难以融入中国社会。 1594 年,他听学生瞿太素讲:实际上,僧人 在官员与百姓眼里地位并不高,中国人 普遍尊重的是读书人。于是,经范礼安 神甫批准,利玛窦开始留须发,改戴儒 冠,穿儒服。 利玛窦忠实的拥护者:徐光启
②清王朝被迫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③中国的爱国志士开始冲破传统的思想藩篱 “贵华夏”、“贱夷狄”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60年代)
2、林则徐
①设立译馆;②翻译书报《各国律例》;
③编译《四洲志》;④仿制西方战舰。
3、魏源 《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4、“开眼看世界”的影响: 打破了传统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 为探索救亡图存而研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 代的思想主流。 不足:主要活动是编译西方书籍,并没有付诸实践。
西学东渐, 东学西渐, 海纳百川, 共同发展。
马嘎尔尼使团带回了许多中 国重要的科技成果,如船舶密封 隔舱技术,双动活塞风箱技术等, 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中引用的中国 科技文献资料达一百多条,作为 进化论的重要依据。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60年代,从夷夏之辨到 关注世界) 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华,其冲击日益加剧
自然科学
地理
数学 物理机械工程 天文历算 水利技术 火炮制造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 邓玉函与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徐光启、汤若望、龙华民等编订 《 崇祯历书》
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拔与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不断东来,他们向 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到17世纪末和18世纪, 在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中国通过科举考试 选拔官员的方式引起西方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西 方近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借鉴。伏尔泰,孟德斯鸠, 等欧洲著名启蒙思想家都曾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北京

营口
天津
烟台 河 运
1858年《天津条约》 开放的通商口岸
黄 海

1860年《北京条约》 增开的通商口岸
南京 长 汉口 九江 江
镇江 上海
宁波
定海


福州 淡水 厦门 广州 澳门 (萄占) 九龙司 香港 (英占)
1842年被迫割让的领土 《中英南京条约》 1860年被迫割让的领土 《中英北京条约》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 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 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
一、从目的看,学习西方是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取得民族独 立富强,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二、从过程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 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 的历程; 三、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 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立国 的根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来挽救江 河日下的清王朝。
补充复习: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今日宜日鉴诸国,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采西学议》1861年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 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 也,非工艺也。”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 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 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 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 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认为,对于中国人来 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 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认为,就一 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 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 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 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 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四个阶段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制 度”;
3、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学“思想文化”; 4、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 到“走自己的路”。
九龙司地方一区
香港岛
台湾
汕头
琼州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 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 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 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曾国
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 年)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西学东渐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中所起的作用
认识西学东渐
1、概念: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逐渐向中国 传播、渗透的历史过程。 2、阶段: ①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来华;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3、表现: ①利玛窦、徐光启。 ②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 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