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第四章细胞膜及物质的跨膜运输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第四章细胞膜及物质的跨膜运输PPT课件

(均分布于细胞膜的外层,即膜的非胞质面)
※膜脂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膜内外表面 功能的不对称性。
※膜的通透性——膜允许一定物质穿越的性能。
特点:具有选择性。
O2 , CO2 , N2 尿素,H2O 葡萄糖,蔗糖 H+,Na+ , Ca2+
一、膜的选择性通透
★膜对物质分子的通透性取决于
膜的结构属性及分子特性:
①脂溶性越强的分子越容易穿膜; ➢非极性物质脂溶性强,易穿膜, 如O2,CO2,N2; 但H2O例外。
②分子量越小越容易穿膜;
③不带电荷的分子容易穿膜,带 电荷的离子不能或很难穿膜。
➢离子脂溶性弱,且带有水化膜, 增大了它的有效体积。
二、膜运输蛋白及其介导的跨膜运输
★根据运输机制不同,将膜运输蛋白分为两类:
(2)一端嵌入膜层内,另一端露出膜外——半嵌入蛋白
内在膜蛋白具有双亲性,其亲水区域暴露在膜的一侧或
两侧表面与水相吸,它们的疏水区嵌入膜内,与脂类分子疏水
尾部通过疏水键结合,不易分离。
2、外在蛋白
非双亲性分子;附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 在细胞膜的内表面),与膜脂极性头部或内在 膜蛋白的极性区域非共价地结合,易分离。
膜、高尔基复合体膜、溶酶体 膜、核膜等,统称为细胞内膜。
生物膜(biomembrane)
细胞膜、线粒体膜和细胞内膜的总称。

细胞膜
物 细胞内膜

线粒体膜
细胞膜 细胞质
任何生物膜在电镜下都呈现“暗—明—暗”
三层结构,故将这三层结构称为单位膜。
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细 脂类、蛋白质、糖类 ——主要成分

膜 水、无机盐、金属离子 —少量成分
★蛋白质/脂类 :在不同种类生物膜中有所不同。
一般地说:功能多而复杂的膜,蛋白质/脂类 大; 功能少而简单的膜,蛋白质/脂类 小。
各种生物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含量比
膜的种类
蛋白质/脂类
神经髓鞘(轴突部分的细胞膜) 血小板 Hela细胞 红细胞膜 线粒体内膜
0.23 0.7 1.5 1.5-4 3.2
①载体蛋白:通过蛋白质发生可逆的构象变化进行物质运输; ②通道蛋白:在蛋白质中心形成一个亲水性的通道,使特定
溶质穿越。
★根据膜运输蛋白转运物质方向不同,分为
两种运输方式:
被运输的物质借助于膜运输蛋白,顺着浓 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穿越细胞膜,且不需 要消耗细胞代谢能,这种运输方式称…。
被运输的物质借助于膜运输蛋白,逆着浓 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穿越细胞膜,且需要
4
非胞质面




1
2
胞质面 层
3
5
1 单 次 穿 膜:单条a-螺旋贯穿脂质双层。
跨膜蛋白

2 多 次 穿 膜:数条a-螺旋几次折返穿越脂质双层。
在 膜
3 非穿越性共价结合:不穿越脂质双层的全部,而与胞质侧单层脂质的烃链结合。 蛋
4 与磷脂酰肌醇结合:蛋白质通过自己的一个寡糖链与磷脂酰肌醇(在非胞质面 白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概念: 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周的一层
界膜,又称质 膜
(plasma membrane).
功能:
①使细胞具有相对独立和稳定 的内环境; ②是细胞内外物质、信息、能 量交换的“门户”。
细胞内膜 (endomembrane)
★概念:
除细胞膜外,真核细胞内许多
膜性细胞器的膜,如内质网
的单层)共价结合。Fra bibliotek5 外在膜蛋白:附在膜的内外表面,非共价地结合在镶嵌蛋白上。
(三)糖类
共价键
单糖或多聚糖 + 膜 脂
糖脂
共价键
单糖或多聚糖 + 膜蛋白
糖蛋白
细胞外被 细胞外表的糖链与该细胞分泌出来的糖蛋白等粘附在
一起,形成一层外被,称细胞外被。
细 胞 外 被
脂 双 层
膜 蛋 白
细胞内
二、细胞膜的特性 ——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常见糖脂: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
鞘 胺 醇
脑苷脂
糖脂分子
3、胆固醇(cholesterol)
极 性 头 部固
醇 环 结 构非
极 性 尾 部
(二)膜蛋白
内在蛋白(70%~80%) 外在蛋白(20% ~30%)
1、内在蛋白
※膜功能的承担者; ※双亲性分子,可以不同程度地嵌入脂双分子层: (1)贯穿脂双层,两端露出膜外——跨膜蛋白
小鼠膜蛋白抗体 + 小鼠膜蛋白(抗原)
人膜蛋白抗体 + 罗丹明
人膜蛋白抗体+ 人膜蛋白(抗原) 孵育(37℃,40分钟)
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1.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 饱和程度高,流动性小 饱和程度低,流动性大
2.脂肪酸链的长度 3.胆固醇的影响
链长,流动性小 链短,流动性大
调节膜的流动性
4.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
第二:胆固醇
因其与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的亲和力较大,故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外层。
第三:糖脂
全部分布在膜的非胞质面。
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第一:膜蛋白在脂双分子层中 的分布位置是不对称的。(包 括内在及外在膜蛋白) 第二:膜蛋白颗粒在膜内外两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细胞膜内层多于外层) 第三:糖蛋白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此比例小,流动性小 此比例大,流动性大
5.膜蛋白的影响
内在膜蛋白多,流动性小
6.其它因素
环境温度、pH、离子强度等
(二)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1、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
第一:磷脂
磷脂酰胆碱 和 鞘磷脂多分布在细胞膜的外层(非胞质面)
磷脂酰乙醇胺 和 磷脂酰丝氨酸多分布在细胞膜的内层(胞质面)
∵ 磷脂酰丝氨酸带有负电荷,∴细胞膜内层负电荷多于外层。
(一)细胞膜的流动性
1、膜脂的流动性
★★膜脂的特性——液晶态
晶态
液晶态
液态
相变
相变温度
★膜脂分子的运动方式
(1)侧向移动 (2)旋转运动 (3)左右摆动 (4)翻转运动
2、膜蛋白的流动性
膜蛋白分子的运动方式 (1)侧向移动 (2)旋转运动
小鼠细胞
膜蛋白 (抗原)
人细胞
异核细胞 小鼠膜蛋白抗体 + 荧光素
(一) 膜脂 生物膜上的脂类统称膜脂。
磷脂 膜 脂 胆固醇
糖脂
均为“双亲性分子”(★★)
既有亲水性一端,又有 疏水性一端的分子。
1、磷脂的类型
X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性 头
磷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部 (
脂 磷脂酰丝氨酸
亲 水 性
鞘磷脂






部 (






2、糖脂
糖脂与鞘磷脂相似, 只是头部不同。
消耗细胞代谢能,这种运输方式称…。
载体蛋白 既参与主动运输又参与被动运输。 通道蛋白 只参与被动运输。
(一) 被动运输
1.单纯扩散 2.通道扩散 3.协助扩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