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认识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
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备课研读文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0XX-20XX学年度,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在教研组前辈们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课堂观察行为跟进,并根据各种观察表总结出了许多对高效课堂有帮助的理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
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充分的备课工作不可少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效地顺利进行。
首先
要充分地备教材。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这样方能融会贯通,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把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从而为下一步教学设计打下基础,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其次要充分备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应更多地思考如何避免言语过于成人化和书面化,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其主动发展。
再则要充分备教具。
如教学用的字卡、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这些教具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要把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具紧密结合起来,为高效课堂奠定好基础。
二、潜心研读文本
虽然潜心研读文本是备课里的一个环节,但在这里还是想再次强调文本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老师都因为自己熟悉了课文而疏于对文本的研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里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可见文本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那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潜心研究文本就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
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熟悉每个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如果把文本比喻成一座精神花园,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就像有的学生喜欢红花,有的学生喜欢绿叶,应该给予学生对文本喜好点不同的充分尊重,这样课堂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目标
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度适宜,太高太低都
不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点的吸收。
例如有一节跟进课上,老师把“习作评改”的重点定位在了学生对修改符号的认识和使用,这就是将目标降低了。
教学目标的定位还要严格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
除了在课堂上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顺利掌握教学内容外,还要兼顾优等生和差等生,给他们额外制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学目标。
优等生可以提出在修改时尽量对句子进行美化,而对差等生则要求语句通顺,要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
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
我经常会鼓励学生提问题,表扬提出不同意见和想法的学生。
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
”“我对你提个意见。
”“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
”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五、狠抓学生基础知识
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夯实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只有基础打好了,课堂才能收到更好更高的成效。
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比如,在本学期的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练习课都出现大量的词语,这些词语无论是对于学生在写作中还是学习生活中,学会了作用都是很大的,所以在这些基础词语的把握上,我让学生读和背,进行听写和复习,并适时地将这些词语带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使用。
又如,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六、灵活机动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
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
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上《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的时候,我就采用了童话剧的表演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致很高,对童话中的角色的扮演也表现得很好,从而提高了他们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七、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学校的汇报课时,我选了《小露珠》这篇课文作为汇报课,虽然多次磨课,但还是在教学时留
下了一些遗憾,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部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还是缺少情感的现象,这对于要把课文读得很美是一种挑战,没有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本课的语言美,是我这节课最大的遗憾。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
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
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
八、加强教研组的团队合作、资源共享
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加强教研组的团队合作、资源共享,我认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
高效课堂的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
到的,加强教师的教研研究与讨论,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在学习中建立合作关系,努力的学习、实践,打造民主,开放,快乐的课堂,真正实现高效。
以上就是我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对于学习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长流,我将会铭记这些,并将振奋精神、激励自己,在语文教学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三基”之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我深感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