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2012年/6月/11日/第00C版
文汇学人・思想&人文
伊格尔顿谈“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编译黎文
最近一期《牛津评论》刊登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批评学者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访谈。
伊格尔顿出生并成长于英国西北部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的一个爱尔兰工人阶级移民家庭,成年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深受老师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影响。
他先后在剑桥和牛津任教,因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闻名。
伊格尔顿出版于1983年的著作《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一直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启蒙读物之一。
他的近期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Why Marx Was Right)试图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蠢蠢欲动的“反资本主义”氛围下总结并修正马克思主义原理,他在访谈中就“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伊格尔顿以近期的希腊举例,他认为如今在这片文明积淀最深厚的土地上上演的危机,正是马克思所说的某种矛盾的鲜活例子。
马克思赞赏资本主义能够在很短的时期内积累如此多的财富,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文化上的,但伴随着辉煌成就而生的,是社会不公现象。
伊格尔顿强调,他并不热衷于去甄别人们是否执着地为自己贴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标签,他所希望的只是“人们对现状能保持批判性的立场”。
在谈到当下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左翼思潮”等概念时,伊格尔顿认为,它们彼此间仍然有鲜明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一个出色的‘反资本主义’的左派未必就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接受过给养。
虽然我认为左翼中‘反资本主义’的主要声音来自马克思主义,但我不愿过多地拿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来说话。
”
伊格尔顿还谈到,当今世界戏剧化的变化方式令人震惊——资本主义原本处于莫名其妙的自信和傲慢中,但自从美国世贸中心遭受恐怖袭击以来,反恐战争、剧烈的资本主义危机等相继出现,像希腊这样的社会就在激烈转向的边缘摇摇欲坠,甚至有很多美国青年开始向往社会主义。
十年前,恐怕没人能预见今天的情况。
伊格尔顿认为,这种转变并非因为今天的人们突然重拾马克思主义了,也不是因为新一代左翼已经自发形成了,而恰恰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危机将马克思主义、至少是社会主义重新带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危机能够将旧制度的局限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由此激发人们的批判性思考。
与马克思反对预言一样,伊格尔顿也反对草率预言资本主义的衰落。
“和任何政治制度一样,资本主义并不需要祝福,它仅仅需要人们能与之共谋。
人们只会在认为现行制度已经积重难返的情况下才会走上激进的道路,只要旧体制还能让人从中有微薄获益,人们仍然会愿意苟延残喘,因为变革蕴含着太大的风险和复杂性,令人胆怯。
”伊格尔顿认为如今希腊的情况只是一部分激进分子单纯的愤怒而已,还不足以说明资本主义的运行有多么不可靠。
当然,他也指出,这种情绪并非没有蔓延到整个欧洲的可能:“如果现行制度确实已经不再造福众人,人们为何不考虑重新选择呢?”
伊格尔顿注意到,最近几十年来人们不再转向左翼,因为他们发现实现突破的困难。
在撒切尔时代、里根时代、牛仔资本主义时代和新自由主义时代等繁荣年代,人们都不对突破现行制度抱有幻想。
伊格尔顿本人也避免了从年轻的激进分子转向老朽的保守分子的典型路径。
“改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直至今日,我还是徘徊在现状里,就像许多人一样。
”但伊格尔顿认为左派的低迷也并非没有好处,至少它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使人围绕政治本身进行思考,而不是盲目迷恋政治。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