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穆志军
发表时间:2014-06-10T12:44:24.810Z 来源:《教育与管理》2014年4月作者:穆志军
[导读] 在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明白,虽然教师活动的空间常常只在教室和办公室里,面前是三尺高的讲台,但教师的心底是无私的,因为教师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
四川省石棉县迎政乡中心小学/穆志军
在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明白,虽然教师活动的空间常常只在教室和办公室里,面前是三尺高的讲台,但教师的心底是无私的,因为教师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
青春是美好的,比青春更美好的是一颗高尚无私的心!正像我最喜欢的格言中所说的那样:“对学生的爱不应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要身体力行,用行动检验。
”
在这些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常常都是早出晚归,平日里只要一有空就与学生们呆在一起。
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使自己融入他们的生活,让孩子把我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
2011 年九月我又接受担任了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为了帮助这些刚从学前班上来的孩子尽早的适应学校生活,我又是花了很多的心血,常常是连休息的时间也搭了进去。
通过近一学期的沟通,终于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记得班中有一位调皮的男孩,在家玩耍时不慎脚骨折,一连几星期都未能到校。
我就每日中午到他家中去为他补习并与他谈心。
再次回到学校后,他就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家长缺少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一味地宠爱孩子,致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的自我中心主义,不懂得尊重别人,体谅别人。
我经常在与家长的交谈中给他们一些诚恳的见意,时间久了也就渐渐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使他们觉得把孩子交给我放心。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总有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他们的“差”只是暂时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因此我总是向学生暗示:你们中的每一位都是天才!平日千方百计去激励学生而不是批评打击学生,尤其对待“差生”更是抓住其点滴进步,大加表扬和鼓励。
因此,他们总也“差生”不差,信心十足的努力去做。
人人都有爱的需要。
冰心曾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爱能产生伟大的力量。
“差生”在家往往缺少父母之爱,在校又缺乏师生之爱。
其爱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他们,于是便产生“孤独”、“自暴自弃”甚至“孤僻”。
针对这些教师要以心中爱的火苗去点燃他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信念。
这样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无穷的信心与力量之火。
“差生”的“难处”往往很多。
老师若能主动帮其解“难”,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特别的关注,体验到师爱,定会产生无比信心和力量。
一次,我让同学们做题,有一名“差生”却在乱翻书,一道也没做。
当时,我心平气和地向他了解情况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逐题给他做了讲解,使他十分感动并认真做完了本课题目。
事后他写了纸条给我,上面写着:“老师,我一定认真学习。
”
爱学生要从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做起。
我曾教到过这样一位转学生,刚来不久就经常无原由的出手打人,与同学关系紧张,还喜怒无常。
在家访时由他父母口中得知,在原先的学校也这样,以前经常为此挨批评。
批评多了,他自己也有了破罐破摔的念头。
了解到情况以后,我经常找他谈心,给他一些小小的见意。
抓住他的闪光点,告诉他:“老师很欣赏你,上课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如果你能努力改掉那些小缺点,老师会更欣赏你。
”在看到他任何点滴的进步时,都给予鼓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转变确实很大,下课时还经常主动与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情深似海,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开窍,会飞快进步,茁壮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
让我们明确爱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更懂得爱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信任。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让我们处处为学生着想,用爱心,用不懈的努力共同托起明天更加灿烂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