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

第一章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

建设工程投标是工程招标的对称概念,指具有
合法资格和能力的投标人根据招标条件,经过初 步研究和估算,在指定期限内填写标书,提出报 价,并等候开标,决定能否中标的经济活动。2Fra bibliotek招标投标的性质
《合同法》明确规定:
建设工程招标是要约邀请 投标是要约
中标通知书是承诺
3.招投标制度的历史沿革
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我国大型水电工程 建设一直采用自营制方式:
因此,当时利用外资的直接动因是解决国内资 金不足,而出乎很多人预想的是,利用外资产生 了比解决一时资金匮乏更重要、更深远的结果, 这就是开放促进了改革,
在引进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长期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形成的并为社会公认的规则,即被称为 “国际惯例”的市场运作法则以及项目管理的理 论和方法。
——这种国际惯例就是招投标制度。
竞争动力不足,习惯于寻找保护,竞争意识淡薄; 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模式落后;技术应用层次不
高,技术含量较低; 国际经营承包经验欠缺,相应人才不足。 国外公司靠的就是管理、是技术。
鲁布革工程概况
例子:鲁布革水电站工程8800米长、8米直径的引水隧洞 开挖。日本大成公司采用圆形断面一次开挖方案,而我国 历来采用马蹄形开挖方案,圆形断面与马蹄形断面开挖相 比,每一米进度就要相差7 个立方米的工程量,即日本大 成公司圆形断面开挖方案要减少6万立方米的开挖量,并 相应减少6万立方米回填砼用量。
第二节 招标投标的概念、性质、历史沿革
1.招标投标的概念 2.招标投标的性质 3.招投标制度的历史沿革 4.招标投标的意义
1.招标投标的概念
招标投标是指招标人对工程建设、货物买卖、劳
务承担等交易业务,事先公布选择采购的条件和 要求,招引他人承接,若干或众多投标人作出愿 意参加业务承接竞争的意思表示,招标人按照规 定的程序和办法择优选定中标人的活动。
2.1949年建国后至现在的发展情况
2.1 1949年至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承发包制:即由基本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计划,把建 设单位的工程任务以行政指令方式分配给建筑企业承包。 建设单位作为发包一方(甲方),建筑企业作为承包一方 (乙方),双方签订承发包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 权利、义务与经济责任。
鲁布革水电站工程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水电建设方 面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对外公开招标的国家重 点工程。
鲁布革工程概况
这项工程按世界银行要求,对引水隧洞工程的施 工及主要机电设备实行了国际招标。
引水隧洞工程标底为14958万元,日本大成公司以 8463万元(比标底低43%)的标价中标
1984年10月15日就正式施工,从下达开工令到正 式开工仅用了两个半月时间隧洞开挖仅用了两年 半时间,
于1987年10月全线贯通,比计划提前五个月, 1988年7月引水系统工程全部竣工,比合同工期还
提前了122天。 实际工程造价按开标汇率计算约为标底的60%。
鲁布革工程概况
鲁布革工程在施工组织上,承包方只用了30人组 成的项目管理班子进行管理,施工人员是我国水 电十四局的500名职工。在建设过程中,实行了国 际通行的工程监理制(工程师制)和项目法人负 责制等管理办法。
大成公司先进的施工机械、精悍的施工队伍、先 进的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方法引起了人们极大 的兴趣。大成公司雇佣中方劳务平均424人,劳务 管理严格,施工高效,均衡生产。当时曾流传过 在大成公司施工的隧洞里,穿着布鞋可以走到开 挖工作面的佳话。
鲁布革工程概况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内建筑企业,综合竞争能 力普遍低于国外同行水平,具体表现在:
区别:以行政手段分配工程施工任务,合同实质上是同为 政府单位的甲、乙双方之间的约定,类似政府给双方下的 任务单
2.1949年建国后至现在的发展情况
2.1 “二五”时期至1976年 大干快上、急于求成、盲目提高生产指标, 建筑业工期拖延,经济效果每况愈下 2.2 1976年至今
(1)颁布和实施了建筑法等法律规章 (2)制定和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3)推行招标投标制,把竞争机制引入建筑市场。 (4)创建建设监理制,改革建设工程的管理体制
招标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货
物买卖、财产出租、中介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一种 竞争形式和交易方式,是引入竞争机制订立合同 (契约)的一种法律形式。
1.招标投标的概念
建设工程招标是指招标人在发包建设项目之前,
公开招标或邀请投标人,根据招标人的意图和要 求提出报价,择日当场开标,以便从中择优选定 中标人的一种经济活动。
第一章 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
第一节 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招标投标的概念、性质、历史沿革 第三节 建设项目招投标范围、种类、方式 第四节 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
第一节 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发展概述
1.1949年我国建国前的发展情况 2.1949年建国后至现在的发展情况
1.1949年我国建国前的发展情况
1880年上海杨斯盛氏在上海创办了“杨瑞记” 营造厂随后,国人自营或与外资合营的营造厂 在各大城市相继成立,逐渐形成了沿袭资本主 义国家管理模式的建筑承包业。
当时的管理手段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招标投标承包制。 (2)严格管理的合同制。 (3)明确的经济责任制。 (4)推行业主、设计事务所、营造厂和官方 有关部门(如上海租界内的公务局等)各派各 自的监工人员进行质量监督的“监工制”。
鲁布革工程概况
第一部分首部枢纽拦河大坝为堆石坝,最大坝高103.5米。 第二部份为引水系统,由电站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
高压钢管四部份组成,引水隧洞总长9.38公里,开挖直径 8.8米,差动式调压井内径13米,井深63米。 第三部份为厂房枢纽,主付厂房设在地下,总长125米, 宽18米,最大高度39.4米,安装1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四 台,总容量60万千瓦,年发电量28.2亿千瓦时。
由国家拨款,国营工程局施工,建成后移交 电力管理部门生产运行,收益上交国家。
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成为发展重点 水电建设形成高潮____资金短缺 利用外资____世界银行贷款和政府贷款
借款人必须履行的一些承诺和条件 ----------------体制和管理方式 的改变
3.招投标制度的历史沿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