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1_中国建筑史-绪论(2012)
01_中国建筑史-绪论(2012)
史
24
东 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塔里木盆地 帕米尔高原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1
东
南
大
秦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2
东
南
大
西汉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3
东
南
大
东汉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4
东
南
大
三国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5
东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5
东
南
一、从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说起
大
学
战后复兴建筑是复兴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 筑
学
院
■ 战后建筑师的职责: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我们要创造适合于
自己的建筑。”
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6
东
南
一、从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说起
49
东 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唐招提寺金堂
50
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平面复原图东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日本平安京(今京都)平面复原图
51
东
韩国庆州佛国寺,新罗时期南
大
照片提供:李新学建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52
韩国成均馆
东
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越南顺化紫禁城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1
东
南
大
元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2
东
南
大
明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3
东
南
大
清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5
东
(一)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
南
大
学
1、延续性(正统观)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6
东
2、多元性
南
大
学
(1)起源的多元
建
筑
满天星斗
学 院
东
南
大
学
建
希腊—印度 犍陀罗艺术—中国佛教艺术的源泉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犍陀罗
代
建
筑
史
库车
敦煌
云冈 龙门
塔与精舍
中
国
古
代
印
建
度 桑
筑
奇
史
大 塔
45
山 西 应
东 南 大
县学
佛建
宫筑
寺学
释院
迦
塔
46
东
(2)伊斯兰建筑:蒙元时期
南 大
学
A.建筑类型:清真寺
建 筑
学
B.建筑技术:尖券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中 国
王服
古
霸服
代
野服
建 筑
蛮服
史
荒服
35
东
南
5.空间观念:平面化,方位,轴线,等级
大 学
建
筑
(2)平面五方位与南北轴线:
水
学
院
后玄武
北
金
西 中土 东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星象图来自江晓原《28宫与28宿》
右白虎
南
前朱雀
火
木
左青龙
36
东
南
5.空间观念:平面化,方位,轴线,等级
大 学
建
筑
(2)平面五方位与南北轴线:
东
南
中
大 学
建
国
筑 学
院
古
代
建
筑
史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
东 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绪论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
东
南
一、从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说起
大
学
《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期,1944
建
筑
学
院
梁思成、林徽音
刘敦祯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3
东
南
一、从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说起
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庐、匠、 车、梓。--《考工记》
匠,木工也。――《说文》
将作大匠,都料匠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34
东
南
5.空间观念:平面化,方位,轴线,等级
大 学
建
(1)中心与边缘
筑 学
院
“天子中而处”--《管子》 “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 立庙”--《吕氏春秋》
4.中国建筑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
南 大
学
建
类书,如唐《艺文类聚》;宋《太平御览》(居处部);清《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筑学
院
虫
鸟舟
车 山
禅
水
封
天地 天皇,后妃
州
乐 服饰
军
礼
军器
中
兽
鱼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33
东
4.中国建筑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
南 大
学
建
筑
营,币居也。四周垒土而居。造,制作。学院
房屋与服饰、器用一样,是一种用具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二)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
时代
约公元前4000-2000年 代
世界性的事件
文明中心的出现 两河 埃及 爱琴海 印度 中国
39
东
南
大
西方建筑
中国的相应时代 学
建
筑
古埃及、古西亚、 夏(前2070-前 学
古印度
1600)
院
古典时代的世界
公元前12世纪-146B.C.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 古希腊 年-前323年)
大
学
建
建筑是文化的表现,中国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传
筑 学
统文化的复兴是民族复兴的一部分—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院
“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 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 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 象。”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设计与结构构造
通过不同的主题来探讨建筑蕴含的各种可能性,建
立自己的建筑观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东
南
大
学
(二)考核方式
建
作业:30%
筑 学
闭卷考试:70%
院
填空、绘图、简答题、论述题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0
东
南
三、几个相关的问题
大
学
建
(一)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
筑
学
1、延续性(正统观)
多元一统
中 国 古 代 建
公筑史 元前5000年的文化形势
27
东
2、多元性
南
大
学
(1)起源的多元性
建
筑
满天星斗
学 院
多元一统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公元前5000年-前3000 史 年的文化形势
28
东
2、多元性
南
大
学
(1)起源的多元
建
筑
满天星斗
学 院
多元一统
中 国 古 代
建公元前3000年-前 筑史2500年的文化形势
■ 通过研究(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发掘其价值,并让公众认识其 价值,加以保护—遗产保护的核心任务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4
东
南
一、从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说起
大
学
建
筑
建筑的评价标准:
学
结构:真就是美
院
形式:权衡比例优美
“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进来应用愈趋简洁。形式为部 署逻辑,部署又为实际问题最美最善的答案,已为建筑艺术的抽象理想。”
东
南
大
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河北蓟县独乐寺(辽统和二年重建,984)
东 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东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宋皇祐四年,1052)
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宋崇宁元年重建,1102)
53
东
阅读材料:
南 大
学
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筑 学
院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