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药剂学-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3-药剂学-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二)化学灭菌法
是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将其杀死的方法 化学杀菌剂不能杀死芽孢,仅对繁殖体有效 气体灭菌法 环氧乙烷 甲醛 丙二醇等 化学杀菌剂 75%乙醇 0.1~0.2%苯扎溴铵溶液 2%煤酚皂溶液
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
系采用气态杀菌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环氧乙烷、甲醛、丙二醇、甘油、过氧乙酸的蒸气 适合环境消毒,不耐热的器具、设备与设施、地面 不适合对产品质量有损害的场合,应注意杀菌剂的残留
湿热灭菌法
是在饱和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气中进行灭菌的方法 是在饱和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气中进行灭菌的方法
特点 特点
●蒸气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蒸气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所以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且可靠的灭菌方法 ●所以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且可靠的灭菌方法 ●不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不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过滤灭菌的影响因素
滤膜的孔径与微生物的大小 滤膜和微生物的电荷、溶液 pH、温度、压力、或真 空度等 滤膜的吸附性(含量<5 mg) 滤膜装配的正确性 适合的范围:热不稳定药物、、小剂量药品的除菌、 室温下易挥发、易氧的药物、水、气体等
射线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 微波灭菌法 紫外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 微波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
是直接在火焰中烧灼微生物而达到灭菌的方法
特点:
●灭菌迅速、可靠、简便 ●适用于耐火焰材质的物品,如金属、玻 用具的灭菌 ●不适用于药品的灭菌 璃及瓷器等
干热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
系指在高温干热空气中灭菌的方法
●适用玻璃制品、金属制品、油脂类、粉末化学药品等
1 无菌操作室的环境灭菌
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法 紫外线灭菌 药液灭菌
2 无菌操作
环境灭菌 空气、桌椅、地面、墙壁 用具灭菌 容器、烧杯、量具、安瓿、管路等 操作人员 洗澡、手消毒、更换无菌服和鞋 禁止外漏头发和内衣、化妆、首饰佩戴 乙肝病毒携带者、皮肤等疾病患者操作 无菌室应进行无菌检查
无菌操作柜
基本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耐热性:芽孢>繁殖体>衰老体 数量少,灭菌时间短 介质的性质 耐热性:中性>碱性>酸性 药物的性质 尽可能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 蒸汽的性质
蒸气性质
饱和蒸气 热含量高、潜力大、穿透力强、灭菌效率高 湿饱和蒸气 热量低、穿透力较低、灭菌效率较低 过热蒸气 与干热灭菌近似。穿透效率很差、灭菌效率较差
湿热灭菌-低温间歇灭菌法
将待灭菌的物品,用60℃~80℃水或流通蒸气加热1h, 将其中的细胞繁殖体杀死, 然后在室温中放置24h,让其中的芽胞发育成为繁殖体, 再次加热灭菌、放置,反复进行3~5次,直至消灭芽胞 为止。 本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制剂的灭菌。 缺点是:费时,工效低,且芽胞的灭菌效果往往不理 想,必要时加适量的抑菌剂,以提高灭菌效率。美国及 英国药典没有收载本法。
消毒 (disinfection)
是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手段 消毒剂
无菌制剂和限菌制剂
无菌制剂 指采用灭菌法或无菌操作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 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不得检出活菌)
限菌制剂 指允许一定限量的微生物存在,但不得有规定控制菌 存在的药物制剂(限制染菌的种类和数量)
以放射性同位素(60Co和137Cs)及放射的γ射线杀灭微 生物和芽孢的方法。
射线可使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直接发生电离,产生破坏正 常代谢的自由基,导致微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
辐射灭菌的特点
不升高灭菌产品的温度,穿透性强,适合于不耐热药物 的灭菌。 固体药物优于液体药物。 应用于维生素类、抗生素、激素、肝素、羊肠线、固体 制剂辅料、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包装材料、中成 药、中药材。 注意安全防护
射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
是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波长:200nm~300nm 灭菌力最强的波长是254nm 紫外线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 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
紫外灭菌的特点及范围
因此本法适用于照射物表面之灭菌、不适用于药液和固 体物质深部的灭菌;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 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灭菌。注意皮肤、眼睛的保护! 空气灭菌 蒸馏水灭菌 固体表面 物料、机械设备、容器、包装材料
过滤灭菌法
用过滤方法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方法,是一种机械 除菌的方法。这种机械叫除菌过滤器。
常用的除菌的滤器 ● 微孔滤膜 (0.22μm) ● 垂熔玻璃滤器(G6)
垂熔玻璃滤器
硬质中性玻璃粉,高温至 接近熔点溶和而成均匀孔 径的滤板。 将滤板粘连于不同的玻璃 器内而制成的 规格 1~6号 6号 孔径 1.5~2μm
灭菌制剂所涉及的灭菌范围
灭菌制剂 环境
注射液、输液、滴眼液等 (耐热与热敏感的药物) 空气、墙壁、地面、灯具等
药用辅料 注射用水、油,基质材料等 制备用具 安瓿、配液罐、注射器、过滤器、
无菌工作服、灌装管路等
操作人员 手、脸、眼镜等
二 灭菌与无菌技术
药剂学灭菌的特点
除去或杀灭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 保护药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临床疗效 选择灭菌方法时必须结合药物的性质加以全面 考虑。故灭菌法的研究对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 要意义
卧式热压灭菌柜主要构造
全部用坚固的合金制成,带 有夹套的灭菌柜内备有带轨 道的格车,分为若干格。 灭菌柜顶部装有压力表,指 示灭菌柜室内的压力。 灭菌柜的上方还应安装蒸气 排除阀,以便开始通入加热 蒸气时排除不凝性气体。
卧式热压灭菌柜操作方法
蒸气加热夹套10分钟 将待灭菌的物品置推入柜室,关闭柜门 将加热蒸气通入柜内,使柜内压力表应固定在规定压力 (表压97kPa、121℃)为灭菌开始时间 在灭菌时间到达后,先将蒸气关闭,排气,当蒸气压力 降至“0”时,柜门即可开启,待冷却后将灭菌物品取出
(2)Z 值
Z 值为降低一个 lg D 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

dN dt
= − kN
kt lg N 0 − lg N t = 2.303
N0—原有微生物数 Nt—灭菌时间为 t 时残存的微生物数 k—杀灭速度常数
(1)D 值
kt lg N 0 − lg N t = 2.303
2.303 D=t = (lg100 − lg10) k
D值的物理意义: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微生物90%的灭菌时间; 残存率为10%时所需的灭菌时间; 降低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间。
湿热灭菌-热压灭菌法
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具有很强的灭菌效果,灭菌可靠,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 体和芽胞,是在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
凡能耐高压蒸气的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瓷 器、橡胶塞、膜过滤器等均能采用此法。
灭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116℃ (67kPa) 121℃ (97kPa) 126℃ (139kPa) 40min 30min 15min
●缺点:是穿透力弱,温度不易均匀,而且灭菌温度较 高,灭菌时间较长,不适于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
干热灭菌举例:
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系统 油溶液、脂肪类、软膏基质、粉末等 160~170℃ >120min 玻璃、瓷制、金属容器等 160℃ >120min 安瓿 200℃ >45min. 红外线隧道 >250℃ > 45min
化学灭菌法-药液灭菌法
系采用杀菌剂溶液进行灭菌的方法 适合皮肤、无菌器具、设备 杀菌剂 75%乙醇 1%聚维酮碘溶液 0.1~0.2%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 酚或煤酚皂溶液
(三)无菌操作法
系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 适用:不耐热药物的注射剂、眼用制剂、皮试液、海 绵剂、创伤制剂的制备 无菌分装和无菌冻干生产工艺 最终采用灭菌的产品(注射剂)的生产过程 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柜进行
射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
用微波照射而产生的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兆赫到300千兆赫之间的高频电磁 波。振动24.5亿/秒改变物品中的极性分子而产生热量 微波能穿透到介质的深部,通常可使介质表里一致地加 热。具有低温、常压、高效、快速、等特点
微波灭菌适应范围
部分水溶性性注射液 蜜丸、湿粉、颗粒剂等固体制剂 眼膏基质等半固体材料 存在灭菌不完全,劳动保护问题
无菌和无菌操作法
无菌 (sterility)
系指在任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 何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法 (aseptic technique)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或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避 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
防腐和消毒
防腐 (antisepsis)
是指以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 手段 防腐剂 抑菌剂
第三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 空气净化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注射剂的制备 输液的


灭菌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 空气净化技术
药物制剂灭菌与无菌的重要性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是指直 接注射于体内或直接用于创 伤面、黏膜等的一类制剂。
人体安全性的保证 药品质量与疗效的需要 无菌概念的建立 无菌素质的培养
一、基本概念
灭菌和灭菌法 无菌和无菌操作法 防腐和消毒 限菌制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灭菌和灭菌法
灭菌 (sterilization)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 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已获得无菌状态的过程。
灭菌法 (the technique of sterization)
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 芽孢的方法或技术
(四)灭菌参数和灭菌验证
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 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 .容器大小、形状及热穿透性等 .灭菌产品溶液性质、填充量等 .容器在灭菌器内的数量及分布 现行的无菌检查方法的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