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湖南省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4. 《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
”这表明金章宗A .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B .开始推行内阁制度C .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D .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5. 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A .《南京条约》签订B .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 .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 .《辛丑条约》签订6. 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A .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 .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 .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 .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7.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的6处办事处组成。
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
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仅阿姆斯特丹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A .商业资本是推动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B .荷兰的工业发达,基础雄厚C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贸易公司D .荷兰垄断了当时的世界贸易8. 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
表中的“乙”是指9. ly:宋体; font-size:10.5pt">国家(代称) 1500~1599 1600~1700 1701~1800 甲705 371 196 乙 65 1770 2950 丙— 811 1865 丁— 155 130010.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美日同盟为基础的“多边自主外交”;加强美日关系,同时在中国和苏联之间采取“等距外交”;以美日合作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由此,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A .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的务实B .美日关系逐渐淡化、边缘化C .日本以独立身份展开自主外交D .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11.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C .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D .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12. 《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
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 .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 .规范丝织行业秩序13. 《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 .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 .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D .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14. 有文章说,欧美国家在上世纪结束进入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
……特别是繁重的家庭清洁工作,由于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的使用而大大减轻。
材料中的“本世纪”应是A . 18世纪B . 19世纪C . 20世纪D . 21世纪15. 社交网站脸谱网(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说:“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受其弊。
”下列现象能够印证扎克伯格观点的是A .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一样普及B .美国政府为维护反盗版法关闭文件分享网站C .“@”只是一个小发明,但对整个世界来讲,则无疑是伟大的D .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16.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17.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 .“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18. 史学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
“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A .科学技术B .市井文化C .佛道文化D .外来文化19. 如图所示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其走向成熟时期可追溯至A .明末清初B .元末明初C .清同治、光绪年间D .清乾隆、雍正年间20. 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ún)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
材料反映的是A .古希腊文明B .古罗马文明C .不列颠文明D .阿拉伯文明21. 如图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
该组漫画反映了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A .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B .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C .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D .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22. “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B .《人权宣言》引发法国大革命C .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D .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23.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
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
”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A .史学即史料学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 .治史所以明变D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24.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 .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 .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25. 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 . 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 .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 .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 .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 .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二、综合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
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
此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
如《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
《商标注册暂拟章程》规定“如有侵害商标专用权者,准商标主控告,查明责令赔偿”。
《破产律》注意维护债主的利益。
《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
《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
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荜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
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材料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改良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事务。
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
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
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
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
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
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
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
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
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
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
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
——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颁行的背景及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