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针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情况,通过钻石模型分析、指标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对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引言2006~2009年,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产影片的海外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19.1亿元人民币上升到了2009年的27.7亿元人民币,涨幅高达45%。
电影行业发展势头虽然良好,但如何更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影的国际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外学者Andrew Joseph Filbert(2001)认为,电影产业是一个有高风险性的产业,在产品没有投入市场以前,无法预测其是否会盈利、有多少盈利或亏损。
因此,电影商品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政治权力的文化主张和"语言市场的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了电影产业国际贸易的具体轮廓。
Schulze(1999)指出,电影生产所需的固定成本非常高,但相比之下复制的边际成本却很低。
大型电影公司可以通过较高的制作投入,较低的复制品价格来分散固定成本,在出口竞争力中比小电影公司更有优势。
国内学者张翼(2009)认为,电影产业的国际化企业的市场运作,既要有全球战略,又要根据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不同地域采取差异化战术。
戚义明(2008)借鉴李怀亮(2005《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研究后指出,美国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大国,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链、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群体,故具有强大的出口竞争力。
刘悦笛(2006)认为,无论是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厂,还是流行音乐的唱片公司,其实都是以外来跨国资本为主的。
首先,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文化产业依赖于国际贸易的全球互动的趋成,这是美国文化产业最具优势的方面。
其次,在资本支持方面,美国文化产业依赖于金融市场的全球紧密流动。
目前,对于竞争力的研究相对比较完善,相关竞争力的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仍缺乏比较深入的分析。
本文从钻石模型、相关竞争力指标分析,对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我国电影产业钻石模型分析英国经济学家邓宁(1993),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添加了“跨国公司商务活动”这项外在影响因素。
邓宁的国际化钻石模型中有四个最基本要素,分别是:需求条件、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业竞争、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产业支持。
此外,还有三个辅助要素,即机遇、政府决策以及跨国公司战略。
图1:邓宁“国际化钻石模型”要素1.要素条件电影产业链中的“创意”,是贯穿电影产业整个价值链的重要因素。
在影片生产制作过程中的电影类型创造、影片发行放映的宣传策略、档期安排与排片技巧,以及后电影产品开发等都离不开“创意”。
其中,电影类型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杭州/杜华伟吴杭敏邬关荣经管研究J INGGUANY ANJ IU创造是电影产业竞争力核心要素中最初,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电影类型,是满足不同观影人群需求偏好的产物,它是由明星、背景、情节事件、动机等元素组成的集合体,是电影产品的商标。
观众喜欢预期和辨认熟悉的类型产品,这样电影就可能被“预先出售”。
通过类型电影可以细分观众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观影需求,并尽可能降低电影前期投资和制作的风险,从而提高电影产业的产业竞争力。
(1)设备资源。
电影与创意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影片制作上,而且,在放映形式上也与创意紧密相关。
在当前娱乐产业的数字化浪潮中,电影产业形式的创新,主要是通过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造出新的产品形态、增加新的观赏体验,从而刺激新的消费需求,提高电影产业的竞争力。
目前,数字影厅、3D影厅和工M AX影厅的建设都是技术创新的具体表现。
数字电影有利于院线开展增值服务,降低电影的制作与发行成本,有利于电影版权保护,其发行方式多样且灵活、环保并便于保存等诸多优点。
电影制片厂则是电影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源。
表1:2002~2010年我国电影产业硬件设备指标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数据整理)(2)人才资源。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之一的电影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电影产业的竞争就是电影人才的竞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影产业的应用技术也不断增多。
关于电影产业发展的报道内容增加,新的电影经营管理课题相继出现,从而,需要大量的电影人才来满足电影产业的发展。
因此,影片质量的提高与电影产业的发展,取决于电影产业的人员队伍素质。
人才辈出是电影产业繁荣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表2:2001~2010年我国电影、娱乐业就业人员工资统计(单位: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数据整理)从表2可知,电影文化行业的工资要比我国行业的综合工资要高,以2001年和2009年为例,全国平均工资分别为10834元和32244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而电影文化、娱乐业的年工资高达11452元和37755元,比各行业平均工资高6~17个百分点。
就工资增长率来说,电影文化娱乐行业的工资增长也比我国这十年的平均工资增长率(24.5%)高出很多。
由此可见,电影娱乐行业可满足从业人员的高素质、高薪资要求。
2.需求条件需求条件,是对电影行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性质。
如果国内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的话,会有助于我国电影产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
(1)国产影片与进口影片。
在国家电影管理机构发布的国产电影发行放映考评政策、国产电影放映时间总量和档期等相关规定的出台和实施下,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市场空间逐渐扩大。
2008年底,我国国产影片的总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次都超过了进口影片。
但国产影片的平均放映场次仍低于进口影片。
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国产影片效益较低。
(2)消费者的成熟度。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作为非生活必须品支出的电影产品,属于高层次的消费。
当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时,才会倾向于电影产品的消费。
消费者对电影流行趋势敏感,对电影技术和艺术表达的要求严格,又促进电影制作商必须不断地追求技术创新。
一般来说,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可以从城市人口比重方面,来研究我国电影市场需求的情况。
表3:2000~2009年我国城镇、乡村人口数及占全国人口比例(单位:万人)(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由表3可见,我国城镇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其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逐年增加,由此,可以开发电影市场的12 3 4国有电影制片及加工单位(个)电影院线(条)院线内影院(家)银幕(块)34329881581343311882396363612432668363413253034383414273527383415454097383716874723383719936223343210452296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综合11452132901709820522226702584730430341583775540177其他单位15951170081612117481196912227925384295673289835868城镇集体单位73048036942910970137341423917414196862217730661国有单位11591134731754421206233422670331210349933874942517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人口数45906480645021252376542835621257706593796066762186比例63.7862.3460.9159.4758.2457.0156.1055.0654.3253.41人口数80837795637824176851757057454473742727507213571288比例36.2237.6639.0940.5341.7642.9943.9044.9445.6846.59城镇乡村比重是逐年增加的。
(3)观影人次。
从表4可看出,我国观影人次在2006~2010年五年中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证明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以后,更多的人愿意把钱花在文化娱乐上,花在观影上。
2007至2010年,各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6.84%,30.77%,23.53%,35.23%。
表4:2006~2010年我国观影人次增长(单位:亿人)(资料来源:《201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数据整理)3.相关和支持产业从电影产业的产业链条来看,电影产业有众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从影片研发、制作来看,主要包括光电产业、信息产业等;从影片宣传来看,包括广告产业等;从影片的发行放映来看,包括广播电视产业等;从以影片的知识版权而衍生出来的后电影产品开发来看,包括出版业、旅游产业等。
电影产业可以通过增加影碟片、付费电视、网络游戏、图书出版、主题公园等后电影产品开发,带来巨大的附加值收入。
因此,电影产业的跨行业经营,是提升电影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既可以为电影产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方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又可以为众多小制作成本的影片提供网络、手机影院等媒介设施。
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影响电影产业的发展,对提升电影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反映信息化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统计研究所构建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可以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评价尺度。
表5:2006~2009年我国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比较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2006~2009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不断提高,历年分别提高3.60%、3.32%、41.3%。
证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已越来越完善,这对我国电影产业的传播和交流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电影节及相关展销会。
各大电影节和电影颁奖晚会,对电影产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一,电影节不仅仅是制作团队和商业推广团队洽谈的桥梁,更是一个信息聚合体,展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无形的汇集、加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第二,展览会能够直接带动电影产业发展。
这些电影节会奖励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优秀影片,给这些影片以价值肯定,给电影的市场趋势指明方向。
国内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长春国际电影节,国外的柏林、金熊、金棕榈等,为我国电影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教育业。
目前,我国形成了多所培养电影制作人才的高校,如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电影艺术与技术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