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填空解题策略
一、知识点睛 特殊化法
常用于已知信息处于变化状态,但结果唯一确定的问题.难以入手时,先从特殊情况进行研究,然后类比推广到一般情形进行验证.
常见处理手段:特殊位置,特殊图象,特殊函数,特殊值,极端值等. 操作要领:采取特殊化法时,不能违背题意.只需求出一种特殊状态下的结果,对应选项验证即可.
注:常用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迅速得到问题答案;有时也会用在大题中来辅助寻找思路和进行探索.
排除法
常用于选择题,根据题目条件或分析转化得到的结论,针对选项间的差异进行验证排除,合理利用排除法,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常见处理手段:代入验证法,倒推法(正难则反法)等.
操作要领:充分利用各选项的特点,边分析边排除,往往从选项的差异处入手,降低工作量.
注:一般应用在选择题中,充分利用选项的优势解决问题.(4个选项,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精讲精练
1. 一次函数y ax b =+(0a ≠)、二次函数2y ax bx =+(0a ≠)和反比例函数
k
y x
=
(0k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b a k =+
B .a b k =+
C .0a b >>
D .0a k >>
2. A (-2,4),B (4,2),直线y =kx -2与线段AB ( ) A .-5
B .-2
C .2
D .5
第2题图 第3题图
3. 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1,2),B (2,5),C (6,1).若函数x
k y =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与△A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k ≤
4
49 B .6≤k ≤10
C .2≤k ≤6
D .2≤k ≤
2
25 4.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B =3,AC =4,D 为斜边BC 中点.第1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1;设P 1D 的中点为D 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2;设P 2D 1的中点为D 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2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3;…;设P n -1D n -2的中点为D n -1,第n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n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n (n >2).则AP n 的长为( )
第
3第2次折叠第1次折叠
第1次折叠 第2次折叠 第3次折叠 A .1
2532
n n -⨯ B .
32
352
n n ⨯ C .2(1)532n n +⨯ D .1
21
352
n n +-⨯ 5. 已知函数y =(k -3)x 2+2x +1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4
B .k ≤4
C .k <4且k ≠3
D .k ≤4且k ≠3
6. 下列图形是二次函数221y ax bx a =++-的图象,若
0b >,则a 的值为
( )
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5分
C .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4分
D .该组数据的极差是8分
8. 如图,直线y kx b =+经过A (-2,-1),B (-3,0)两点,利用函数图象判断不
等式
1
kx b x
<+的解集为( ) 9. 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展开后折痕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 ,连接GF .有下列结论:①∠ADG =22.5°;②tan ∠AED =2;
③S △AGD =S △OGD ;④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⑤BE =2OG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O
D
A
B
C E
F G
O F E
D C
B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 如图,△ABC 与△DEF 均为等边三角形,O 为BC ,EF 的中点,则AD :BE
的值为( ) A .1:3
B .1:2
C .5:3
D .不确定
11.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一点,连接AC ,过点C 作直线
CD ⊥AB 交AB 于点D ,E 是OB 上的一点,直线CE 与⊙O 交于点F ,连接AF 交直线CD 于点G
.若AC =AG AF ⋅的值是( ) A .10
B .12
C .8
D .16
F
G
D E
C
B
A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为AB ,BC 边上的点,AD =BE ,
AE 与CD 交于点F ,AG ⊥CD 于点G ,则AF AG
的值为__________. 13. 已知二次函数22y ax x c =++(0a ≠)有最大值,且4ac =,则二次函数的
顶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4. 如图,在矩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动点P 从点
C 出发,沿CB 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B ,动点Q 从点
D 出发,沿DC 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C .已知P ,Q 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连接OP ,OQ .设运动时间为t ,四边形OPCQ 的面积为S ,那么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刻画S 与t 之间的关系的是( )
Q
O
P
D C
B
A
A.B.
C.D.。